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比较安全学的创立及其框架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基于比较科学理论与安全科学学的原理,将比较方法应用于安全科学方法学研究;提出比较安全学的定义,分析其内涵,从安全科学的理论类别、灾害类别、安全管理类别、工程类别与安全学的纵向分支5个方面构建比较安全学的学科分支体系,并阐述了各分支体系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比较安全学学科体系框架;综合与比较安全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依据其应用的个案探讨比较学在安全科学中的应用,阐述比较安全学应用与研究的广阔前景。研究表明,多视角的比较安全学构建了诸多新的安全方法学思路和研究方向,为构建安全科学方法学体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完善比较安全学学科体系,推动比较安全学的研究工作,从比较方法的角度研究比较安全学。构建比较安全学领域的SBCS体系,将比较划分为简单比较(S)、基本比较(B)、复合比较(C)和科学比较(S)4个层次。基于编辑学、政治学科知识,从部位、背景、模式、质量、特征、时空、属性和基础8个类别出发,将基本比较方法划分为16种,以此为基础探讨基本比较方法、综合比较方法和科学比较方法之间的关系,绘制比较方法基础图。基于比较学文献,提出比较空间和比较维度的概念。在传统比较流程基础上,引入定性的反馈特性和定量的稳定特性,构建比较安全学研究的内部比较循环和外部反馈循环双循环结构。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双循环结构有很好的兼容性,适用于各领域中的问题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规范比较安全学比较研究活动,以促进安全科学发展,提出比较安全学比较研究的要素,并分析其属性特征,在综合考虑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目标、比较研究方法与比较结果五大比较安全学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其机翼结构模型;基于比较安全学研究的维度,提出比较安全学研究的比较单元,并划分基于"时间-空间"维度、基于"时间-知识"维度、基于"知识-空间"维度和基于"时间-空间-知识"三维比较安全学研究的路径,最后基于比较安全学研究的起点及目的,筛选出九条有效比较路径。  相似文献   

4.
为正确利用和改善安全人性及有效开展安全教育,有必要开展宏观层面的安全人性方法论研究。首先,给出安全人性学方法论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基于人性学方法论和安全科学方法论等,构建包括时间维、数量维、专业文化维、环境维、技术维和理论维的安全人性学方法论的多维结构体系。其次,从学科特性出发,描述了安全人性学的研究方法,确立了安全人性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安全人性学研究的范式体系。研究表明,安全人性学方法论是在安全人性学原理以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所形成的系统化和程式化思想,对安全人性学的研究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安全科学原理体系,指导安全科学原理研究工作的开展,从方法论角度探讨安全科学原理的研究。结合安全科学、安全科学方法论与方法学,给出安全科学原理及安全科学原理研究方法论的定义,并从方法的角度对安全科学原理进行分类,阐明不同存在状态的安全原理的研究取向,确定安全科学原理的结构三要素。提出以安全现象-安全规律-安全原理为发展主线的第1类未知安全科学原理的一般构建步骤,以及以并列-比较-假设-检验为主线的第2类未知安全科学原理构建步骤,并建立安全科学原理动态研究的范式体系。研究结果使安全科学原理研究的层次思路系统化,并有益于指导安全原理研究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在比较安全学学科体系框架下,将比较研究方法应用于安全心理学领域,提出安全比较心理学的定义和内涵,阐述安全比较心理学质的比较和量的比较、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现象比较和本质比较、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探讨安全比较心理学应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与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行业与领域、不同环境、不同年龄阶段安全心理现象与规律。安全比较心理学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促进安全心理学为人类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构思“安全学”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线 ,对“安全学”的内涵 ,从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构成、安全学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安全观 ,安全哲学、安全哲理与安全方法 ,原始安全动力学、安全系统的灰色特征以及安全系统的非线性等主要方面进行了构思 ,以图搭起“安全学”的顶层结构 ,为撰写“安全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神经层面客观研究与安全相关心理现象和行为活动,首先,明确提出神经安全学的定义,并剖析其概念内涵;然后,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2方面探讨神经安全学建设的背景;最后,从理论、应用和技术3方面,深入论证神经安全学建设的基础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安全科学与神经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神经安全学的建设具有充分的背景和坚实的基础,建设神经安全学必要且可行。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相似安全心理学学科体系,促进安全心理学发展,基于相似学、安全心理学与安全科学基本理论,提出相似安全心理学定义,并阐述其内涵及研究意义;剖析相似安全心理学基础理论及研究层次,构建其概念体系,分析其应用领域及示例;基于相似安全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范围、状态及属性,建立"人数—类别—属性"三维结构体系;从不同角度阐释相似安全心理学的研究进路。研究表明,相似安全心理学是安全心理学与相似安全学直接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安全科学分支学科,其研究旨在揭示安全心理学领域的相似现象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安全情报学(SIS)方法论体系,进而完善SIS学科理论体系,基于理论视角,根据SIS与方法论的基本内涵,分析SIS方法论的基本涵义,并提出SIS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基于此,剖析SIS的研究原则和路径,并解析SIS的研究方法构成(包括一般研究方法、移植类研究方法与专有研究方法)。结果表明:SIS方法论是系统化的SIS研究方法体系,SIS的研究原则、路径和方法共同构成SIS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信息发展和安全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安全信息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对安全信息学的定义、安全信息学与安全信息方法论之间的5条主要联系进行阐述,提出了安全信息学的研究对象及其23个主要分支学科。其次,基于信息学方法论原则和安全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探讨出安全信息学的5条方法论原则。此外,从信息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分析过程提出安全信息学具体方法,分析安全信息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搜集法、概括法、统计法9种基本方法。最后,建立了安全信息学的一般程序,包括5个主要步骤,为安全信息学的构建提供方法论支持。研究表明:安全信息学有其独特的方法论,其方法论的研究能为安全信息学建立及开展提供方法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比较思维对安全经济学发展影响,以扩展安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基于比较学与安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出比较安全经济学的定义和内涵,并阐述其研究意义,描述其基础理论和研究层次。基于比较安全经济学的属性,提出研究比较安全经济学的10个角度,总结比较安全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构建比较安全经济学“方法—知识—步骤—逻辑”四维结构体系,举例阐述其研究步骤及其安全应用。研究表明:比较安全经济学是安全经济学与比较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安全科学分支学科,其研究旨在为企业安全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角度,提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阐述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内容:安全系统管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对象是安全系统;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原理,揭示系统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系统的范畴和特性、安全系统管理的规律、实施过程以及方法、手段等。提出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并研讨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多视角探索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理论和规律,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分析表明:安全系统管理学作为安全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研究的学科理论基础牢固,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但由于安全系统具有非线性、模糊性等复杂特性,对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保证性的定义、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情况等分析,提出保证性的相关属性和概念;讨论其主要研究领域及保证性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特点;结合对增强核爆安全系统、建筑结构安全、信息安全、能源供应等具体应用实例的比较分析,讨论保证性各属性间的关系;研讨其在各应用领域中的内涵。从保证性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出发,讨论复杂系统保证性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借鉴保证性的思想和方法,研究含危险物质要害系统保证性的内涵;进而探讨提高其保证性水平需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安全史学的方法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历史研究发展和安全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安全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安全史学的定义、安全史学认识系统结构、安全史学研究的特征进行综述,详细分析安全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基于史学方法论原则和安全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总结了安全史学的方法论原则。分析安全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归纳方法、比较方法和综合方法在安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安全史学研究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过程提出安全史学方法学。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和系统论,提出基于人的需求层次的安全史学系统研究法及其应用,为安全史学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安全系统学理论体系,立足于理论思辨层面,基于韧性科学和安全系统学,提出安全韧性的定义,并解析其内涵,论述其研究意义。基于此,从3个维度构建系统安全韧性塑造体系的概念模型,并对其进行扼要阐释;深入剖析系统安全韧性塑造体系的作用机理,并构建其作用模型。基于系统安全韧性曲线,构建系统安全韧性评估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系统安全韧性曲线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安全系统学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系统安全韧性是安全系统学和韧性科学交叉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范式。  相似文献   

17.
安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进行综述;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研究现状,给出安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论及学科理论基础,并建立安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论四维结构体系。借鉴水资源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提出安全系统工程学新的方法体系即安全系统分析方法、安全系统优化方法、安全系统建模方法、安全系统预测方法、安全系统模拟方法、安全系统评价方法以及安全系统决策方法。研讨现有安全系统工程学中的实用方法,并进行比较与评价。这对丰富安全科学技术的学科理论,特别是安全系统学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安全统计学的创建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统计学原理,提出安全统计学定义,并分析其内涵。从统计研究的侧重点、安全系统统计范围、典型行业安全统计、具体统计对象和统计指标等方面构建安全统计学的分支体系,并阐述各分支体系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安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的比较,得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最后,就行业安全统计学、伤亡事故统计学、自然灾害统计学、职业健康安全统计学、安全经济统计学和安全社会统计学进行实践研究,阐述安全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