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小规模反渗透(RO)系统处理高硬度水时往往采用投加阻垢剂、降低回收率来减少碳酸钙在膜上结垢的风险,该系统操作参数主要是阻垢剂投加量和系统回收率。目前许多反渗透系统是凭借经验或生产厂家的建议来确定这2个参数,缺少科学、快速的求解方法。就这2个参数的确定提出了便捷办法。  相似文献   

2.
次氯酸钠氧化法脱除二级生化出水中氨氮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间歇和连续运行的方法对CODcr和NH3-N浓度分别约为200 ms/L和30 ms/L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次氯酸钠氧化脱氮中试研究,考察了pH值、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和中试工艺连续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化脱氮的最适工艺条件是pH=7.5-8.5、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10%)投加量为0.5%(v/v)、反应时间30 min.处理量为9.6 m3/d的中试装置在上述优化条件下连续运行15 d,处理水氨氮全部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SSF净化(suspended sludge filtration)是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在处理量为1.8×104m3/d大型污水处理站的首次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达到ρ(油)≤10 mg/L、ρ(SS)≤15 mg/L的指标,克服了常规流程二次沉降罐沉降分离效果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SSF净化装置投加混凝剂65.00 mg/L、助凝剂0.84 mg/L,药剂成本约0.31元/m3。该工艺流程短、运行成本低、投资省,适用于来水水量水质相对稳定的污水处理站。  相似文献   

4.
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来源废水(养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鸡粪废水厌氧消化液和污泥厌氧消化液),利用MgO与白云石石灰作为药剂进行磷回收试验,研究不同药剂、药剂投加量和反应时间下3种来源废水中磷的回收效果,通过动力学方程模拟2种药剂的除磷速率,并采用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镜)对沉淀产物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投加2种药剂均可实现磷的有效去除与回收,反应沉淀物中含有MAP(磷酸铵镁)和CaCO3,MgO的最佳投加量为200 mg/L,当反应时间为4 h时,PO43--P去除率达85.0%以上;白云石石灰的最佳投加量为500 mg/L,当反应时间为24 h时,PO43--P去除率达80.0%以上. 投加白云石石灰的反应速率较慢,并且反应沉淀物中含有更多的CaCO3. 以处理1 m3原水为例,MgO药剂成本为0.80元,白云石石灰药剂成本为0.25元,显示白云石石灰经济成本更低,是较为理想的磷回收药剂.   相似文献   

5.
反渗透技术在高硫酸盐硬度矿井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介绍了高硫酸盐硬度矿井水的水质特点,通过试验确定反渗透装置阻垢剂种类、选择和投加量,最终确定适合高硫酸盐硬度矿井水特点的反渗透处理工艺,工业性应用表明反渗透脱盐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6.
针对淮南矿区矿井水净化处理药剂的投加量高、水处理水质不稳定等问题开展了矿井水净化处理药剂选择的静态试验研究,试验选取了其水质具有淮南矿区代表性的潘一矿矿井水作为原水,通过投加不同种类的净化处理药剂进行了混凝沉淀静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配合投加较为适合;当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40 mg/L和0.2 mg/L时,沉后水上清液浊度持续低于3.0 NTU,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文章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反渗透(m WRRO)系统RO浓水中的化学污染物的来源与特点。结果表明,RO浓水中的COD、DOC、NH3-N、NO3-和PO43-可分别达60~184、19.2~62、0.3~37.5、3.1~296和10~39 mg/L,m WRRO的水源水质、RO操作参数及其回收率的差异导致了RO浓水的水质变化较大。m WRRO工艺运行过程中投加的多种化学药剂使得RO浓水中存在高浓度的无机盐和阻垢剂等化学物质。除了常规水质指标外,m WRRO系统RO浓水中存在高风险有毒物质如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内分泌干扰物(EDCs)和消毒副产物(DBPs)等。有研究检出RO浓水存在多种PPCPs,如卡马西平、碘美普尔和萘普生的浓度可分别高达3.4、3.9和9.22μg/L。m WRRO系统进水的氯化消毒,会导致工艺运行过程中卤代以及亚硝胺类DBPs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通过投加化学药剂比选、药剂投加浓度和投加方式优化试验,考察了投加化学药剂对城市黑臭河流水质的改善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投加过氧化钙能够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同时降低水体总磷含量。在该试验条件下,投加400 mg/L的过氧化钙后水中的溶解氧迅速升高,但1天后即恢复到投加前水平。由于投加过氧化钙增氧的成本相对较高,并且水体流动性会影响过氧化钙的增氧效果,投加过氧化钙方法仅适用于对封闭的污染水体进行快速增氧和修复。  相似文献   

9.
张乐乐  郭磊  程志刚  杨志林  马悦  秦鑫  杨超思 《环境工程》2023,(12):236-240+328
高盐难降解的反渗透浓水能否达标处理,严重制约着中水回用双膜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江苏某工业园区高碱度、高溴的反渗透浓盐水达标处理的实际工程为例,探讨了影响工艺出水达标的主要因素,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运行参数。工程运行结果表明:Br-浓度和碱度过高时会影响臭氧生化耦合系统的处理效果。适当投加H2O2可对Br-产生掩蔽效应,降低高浓度Br-对O3利用效率的影响。H2O2投加量为80 mg/L,且控制碱度<2000 mg/L时,臭氧生化耦合系统对COD去除效率可由10%提高到46%,整套系统出水满足达标排放标准。该项目对高碱度、高溴难降解的反渗透浓盐水的达标处理,可为同类废水的处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再生水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时,投加杀生剂和缓蚀阻垢剂是防止细菌大量繁殖以及减缓水质腐蚀管道、提高管道传热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自配的复配杀生剂TH-1、TH-2与复配缓蚀阻垢剂TH-3,研究了2类药剂在同时作用时对系统的杀菌率、缓蚀率及阻垢率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垢的形态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异养菌总数约2.8×107CFU/mL时,2种杀生剂投加14 d后杀菌率可达99%以上;对不锈钢、铜质挂片的最大腐蚀率为0.002 2 mm/a,药剂同时作用时对碳钢具有明显的协同缓蚀的效果,腐蚀率均符合国标要求,对水质的阻垢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复配杀生剂与缓蚀阻垢剂配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斜网+混凝沉淀+A/O工艺处理白卡纸废水,平均CODCr去除率为97·9%,平均SS去除率为99·1%,出水各项指标达到《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92)一级标准。以斜网装置回收废浆,过水量5~12m3/(m2·h),CODCr去除率52·8%,SS去除率53·7%。回收纤维获益相当于每吨纸节省成本33元,占总成本的2·5%。将剩余污泥回流到沉淀反应池,可降低投药量,节约总运行费用25%,并能减轻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
在扬州某皮革厂原有的废水处理设施基础上,采用浓淡分流,药剂调整等方法。对其物化处理部分进行整改。结果表明,用Fe2SO4作混凝剂处理浓废水及用复合混凝剂处理淡废水,效果较好。处理后,可减少排放废水CODcr约1252t/a。处理成本从原来的4.03元/t降到1.30元/t。同时,降低了加药量的控制难度与加药频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含油乳化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含油乳化废水常用的破乳工艺。以生产润滑油的某调合厂为实例,通过絮凝剂的筛选,采用复合型破乳剂聚合硫酸铝(PAS)作为絮凝剂进行化学破乳工艺试验,设计了破乳、气浮、活性炭吸附处理及附加条件的5种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铝与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破乳剂能有效地对调合厂含油乳化废水进行破乳,每吨废水分别加500mL的聚合硫酸铝(浓度为10%)和500mL的阴离子PAM(浓度为0.1%),停留时间为5min,即能完成破乳及油水分离过程,废水处理药剂费用为0.25元/t左右,在原水COD2894mg/L时,COD去除率达到96.8%。经处理后的排放废水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改革的费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费用效果角度对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进行探讨,利用污染源普查数据,通过城镇污水治理投资和运行函数的构建,计算不同处理规模和排放标准下的污水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在全国层面上计算提高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所需费用和污染物的减排效果.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增加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增加而递减.以污...  相似文献   

15.
列举了肉类加工行业的几种常见污水处理工艺,并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一个肉类加工污水处理的实际工程为例,进行详细的工艺单元设计和工程运行问题分析.案例主工艺为水力筛脱毛、预沉隔油、预曝调节、折板厌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工程投资为1 525元/t,污水处理成本为0.592元/t,系统出水可以稳定达到行业相关标准(一级).   相似文献   

16.
农药化工废水水质复杂、可生化性差,采用传统生物工艺的处理难度大且效果不理想。针对国内某农药化工废水蒸发后产生的污凝水,采用常规生物处理后,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及氨氮(NH3-N)不能达到当地污水处理厂收纳标准的问题,该项目采用外部投加工程菌以提高原生化单元的污水理效能,并增设超滤和反渗透双膜工艺以保障出水水质。改造后的工艺系统调试表明,工程菌增效提升了生化处理单元对污水COD及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与67%),双膜工艺保障处理后,水质[ρ(COD)<500 mg/L,ρ(TN)<70 mg/L,ρ(NH3-N)<45 mg/L]达到下游污水处理厂的收纳标准。经成本核算,该厂污凝水处理项目运行成本为52.77元/t。工程菌增效/双膜工艺改造方案实现了对该厂污水的达标处理排放。  相似文献   

17.
预处理-水解酸化-A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钦濂  孟建平  周欣 《环境工程》2005,23(3):32-34
常州某染织有限公司采用预处理 水解酸化 AO工艺处理棉布、棉纱印染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且适应多种水质的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 )中的一级标准,废水处理站的运行成本为1 85 1元t。  相似文献   

18.
吴宇行  王晓东  陈宁  杨本亮  颜廷梁  黄青 《环境工程》2022,40(6):212-218+271
乙酸钠、甲醇等药剂是污水处理厂为保障反硝化脱氮效果所投加的外碳源,然而污水处理厂存在碳源实际投加量与反硝化碳源需求量不匹配的问题。针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反硝化碳源的动态需求,研究提出了基于在线实时监测的碳源投加智能控制算法,开发了污水处理碳源智能投加控制系统,以克服人工调控碳源投加存在的过量加药、调控滞后、碳排放量高以及工艺稳定性问题。在污水处理厂进行了4个月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正式运行以来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日均乙酸钠投加量与2020年同期相比降低了21.2%,月均节省乙酸钠药剂费用4.72万元。该项技术可在保障污水处理工艺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对碳源投加的精准控制,为污水处理厂自动化运行和减污降碳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的后置化学除磷试验研究,分析了药剂种类、二沉池出水磷浓度和浊度对化学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的化学除磷效果略优于聚合氯化铝。随着进水磷浓度的升高,投加Fe/去除P的摩尔比会明显降低,这可能与化学除磷沉淀物的吸附和络合作用有关。二沉池出水浊度对后置化学除磷具有竞争性影响,较高的出水浊度将增大药剂消耗量。因此,污水处理厂采用化学加药后除磷工艺时,应根据二沉池出水总磷和浊度范围进行最佳投药量试验,并采取自动控制措施根据出水水质调节加药量,确保出水总磷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20.
方广君  王叶鑫  李理 《环境工程》2021,39(11):154-158
以山东某钛白粉厂二级压滤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设计的中试设备考察了催化臭氧氧化工艺与NaClO工艺对钛白粉废水处理情况,确定催化臭氧氧化的最佳工艺实验条件为:在室温条件下,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时间为60 min,臭氧投加浓度为125 mg/L。对原有NaClO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工艺为:NaClO投加量为1.2%,反应时间为30 min。当平均进水ρ(COD)与ρ(NH3-N)分别为109.7,12.8 mg/L,则催化臭氧工艺平均出水ρ(COD)与ρ(NH3-N)分别为43.5,3.8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和70.4%,NaClO工艺平均出水ρ(COD)与ρ(NH3-N)分别为49.8,4.7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5%和63.1%。在30 d内,催化臭氧氧化出水达标率为100%,NaClO出水达标率为26.7%,催化臭氧氧化处理费用为1.12元/t,NaClO处理费用为12元/t,催化臭氧氧化工艺相较于NaClO氧化工艺更适用于处理钛白粉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