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科技创新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生态环境科技的创新之路,加快推动新时代生态环境科研范式变革,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一、生态环境科研的三种范式“范式”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建成相对系统的环境科技研究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环境科技创新成果,为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控、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必将发生深刻变化,生态文明建设亟需环境科技做全面支撑,环境基础和前沿研究有待加强,环境保护"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亟待突破,对此,环境科技要提前谋划做好支撑工作。我国环境科技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做到"六个融合",提升创新维度和手段,落实好体制机制保障,以全面提升环境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称水专项)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立的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旨在为中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水专项"实施以来,遵循着以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集成创新为出发  相似文献   

4.
节能减排需要科技支撑,重点实验室是科研的主力军之一。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为了进一步阐述创新支撑发展,本刊将采访不同领域的科技专家,从不同方面来述说创新支撑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部分领域进入世界前列,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迅速提高,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时代的大潮中,河南紧跟国家步伐,创新土壤不断丰沃,创新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循环经济取代传统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导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阐述了传统科技创新的生态缺陷,指出传统科技创新存在生态缺陷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凸现增长极限的根源.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路,建议在战略思路上实现科技创新观、技术创新战略由效益型转向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由线型转向循环型,传统技术体系转向绿色技术体系,使科技创新能够真正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从事环境科研的单位,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基础性、培育性、前瞻性、战略性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经过五十余年的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环境规划、水、大气、固废、城市生态和环境风险等六大优势领域。在科技机制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工作,为政府部门与社会企业提供了环境保护全过程服务,为国家与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全面地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从事环境科研的单位,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基础性、培育性、前瞻性、战略性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经过五十余年的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环境规划、水、大气、固废、城市生态和环境风险等六大优势领域。在科技机制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工作,为政府部门与社会企业提供了环境保护全过程服务,为国家与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全面地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召开2012年度环境保护部直属单位科技工作座谈会,主题是总结"十一五"以来部直属单位科技工作进展,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和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精神,大力推进环保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环境管理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1.
<正>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从事环境科研的单位,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基础性、培育性、前瞻性、战略性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经过五十余年的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环境规划、水、大气、固废、城市生态和环境风险等六大优势领域。在科技机制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工作,为政府部门与社会企业提供了环境保护全过程服务,为国家与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全面地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2月1 9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以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单位,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环函[2014]30号)。建设目标通过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团队的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解决关系民生、涉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提供创新思想、关键技术、科技产品等重大科技支撑,在国家环境保护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新形势下,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技需求以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规律认识 科技进步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基础,科技创新加速了人类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如何统筹运用“科技创新”和“协同治理”来有效支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本文梳理了协同创新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在区域部门间权责利不匹配、科技支撑协同创新不足等方面仍然面临着深层次的问题和瓶颈。以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为例,系统分析了该项目在改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提出深入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要充分应用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治理的政策工具、开展多尺度多目标的协同控制、构建生态环境领域集中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正确处理“一市一策”和区域联防联控的协同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主创新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国民和社会组织、机构,自主、主动、独立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主要任务是推动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自主创新具有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竞争与合作、溢出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一个科技企业在竞争似乎残酷的今天,必以其独到的企业文化和科技力量作支撑,才能站得稳、经营好、发展快,才能在商海搏击中勇立涛头。融市场、科研、实业为一体的辽宁北方环保集团正是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紧紧围绕辽宁省环境治理重大课题大展环保宏图,短短的几年时间,集团已发展成为环境科技实业的领军企业,成为北方环保企业的旗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下简称中石油)通过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和引领了公司业务的健康发展。其中,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组织研发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动力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交流合作机制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对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国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16字方针。《纲要》中设立了许多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优先主题,这是从项目的角度考虑的。其实《纲要》里面还有一项工作,就是能力与建设:创新方法工作就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方法是为创新铺路、架桥、打基础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9.
浙江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2012年成立以来,围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企业研究院融合联动、与平台引育互促双赢、与精英集聚同轴共转的方式,走出了一条企业创新主导、战略载体加盟、领军人才支撑的三轮驱动之路。  相似文献   

20.
推进环保科技创新是加快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论述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中的作用,回顾了"十二五"期间在水、大气、土壤、生态、固废与化学品等领域环保科技工作的进展与成效,提出了"十三五"环境保护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