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其实后面还加了一句话,“要以全球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中国正处在转型期,世界也在转型,我们研究和实践创新的人,就是既要看到中国,又要看到世界。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有一种新的导向,就是把有形资源的研究和无形资源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1979年的那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从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振兴的伟大序幕。30年来,中国解决了上千年来一直追求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粮食自给、丰年有余;30年来,中国的人均GDP从168美元达到4400美元,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那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有抒不尽的情怀和仰望.1991年4月23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者——邓小平同志,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题写了刊名.早在1988年5月24日他老人家会见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国际咨询委员会代表团时指出:要从全人类的高度来研究发展问题.这深刻地体现了一代伟人小平同志对中国未来发展深邃的战略远见和深切的关注.对中国美好未来的创造,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历史责任.今年是小平同志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题写刊名20周年,也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创刊20周年.在这个永远回望的日子,纪念刊的出版既是对他老人家的深切缅怀,又是按照他老人家的殷切期望,把中国的事办好,继续探索与中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立体地质图具从两个视察点来看两张图那样的体视效果,与航空照片很相似。立体地质图可明确反映距离和方位等的相互关系,是使地质图具有真实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西藏自治区的土地、粮食和人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西藏自治区土地系统、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西藏土地类型复杂多样,极少土地能用于种植业,单位产量亦不高。人均占有粮食不足300kg,若干牧区不足50kg。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这种趋势在今后30年内仍将继续下去。 为了解决土地—粮食—人口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协调,需采取若干切实措施。文中亦强调人口控制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迄今为止对南极进行的观测及其现状,并呼吁各国应将南极资源视为人类的共同财富,更好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本文分析了我国脆弱生态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探讨了我国典型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我国典型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地表干湿状况影响研究,对揭示陆地表层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与变化规律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我国降水与地表干湿状况时空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敏感性与贡献度分析,定量评估降水变化对干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50年间我国年降水量呈轻微增加趋势,其中,青藏高原(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西北(中温带西部、暖温带西部)和南方地区(亚热带、热带)呈增加趋势,东北(寒温带、中温带东部)和华北地区(中温带中东部、暖温带东部)呈减少趋势。就地表干湿状况而言,华北和东北地区以干旱化趋势为主,西北、青藏高原及南方地区主要呈湿润化趋势。地表干湿状况对降水变化响应较为敏感(全国多年平均敏感系数:-1.13),干湿指数和降水呈负相关。内陆干旱地区降水对干湿状况变化的贡献高于湿润地区,局部地区降水贡献度超过60%。  相似文献   
9.
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适应则更为现实和迫切,而适应技术的正确选择与表述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本研究以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林业、水资源、海岸带、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等领域为对象,在分析各领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危害及其适应技术响应基础上,初步总结归纳出11项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表达方式,主要包括预警、工程研发、动态监测、评估、灾害防控、适应空间、适应长效性、模型分析、重大工程、行业标准和规范以及社会影响与宣传等类型的技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选择框架,对各领域适应技术进行初步归类;最后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类型适应技术选择的基本操作步骤。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适应技术清单的统一归类和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创和谐,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总结“十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学习交流各地方、各部门取得的好经验,部署“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团结一致加快发展,努力开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