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原高寒环境对直升机航电系统试验的影响、应对以及直升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分析高原高寒环境对直升机航电系统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直升机航电系统在高原高寒环境下适应性评价值。结果直升机高原高寒适应性可分为两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其中高原适应性评价指标的权重为0.7983,高寒适应性的权重指标为0.2135。某直升机高原高寒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价值为0.7692,适应性综合评价为较好。结论高原、高寒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都会对航空装备的试验和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航空装备乃至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直升机航电系统高原高寒环境适应性评价,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2.
车辆高原环境模拟试验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高原环境对车辆性能影响的严酷性,现代车辆的高原环境适应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推动了车辆高原环境模拟试验技术的快速发展。阐述了车辆高原环境模拟试验技术的基本内涵,以及车辆高原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类型、特点和试验项目等,分析了国内外高原环境模拟试验技术研究与发展概况。以某型车辆高原环境实验室为例,详细介绍了车辆高原环境实验室的结构、功能及原理。  相似文献   

3.
高原环境对车用柴油机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总结了高原地区环境特点,全面深入分析了高原环境对车用柴油机的影响。通过特种车辆高原适应性分析,发现加速特性和爬坡性能是制约车辆高原适应性好坏的最主要因素。特别针对柴油机的加速特性和扭矩特性曲线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技术措施,为研究进一步提高柴油机高原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研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制一种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主要用于高原地区使用的工艺、材料和零部件的快速筛选和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通过高原气候特征分析、工艺验证和文献分析,进行设计、制造、试验谱设计和试验验证等工作。结果解决了光照和高低温低气压环境条件的同时施加问题,形成同时施加光照、气压、温度、湿度和风速五因素的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设计了一套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谱,实现了高原高寒气候环境的多因素综合模拟和加速。结论试验箱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塑料样品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性能、有机涂层的色差和光泽变化指标,与拉萨站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具有良好相关性和加速性。本试验箱可用于高原地区使用的工艺、材料和零部件的快速筛选和环境适应性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5.
保障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保障装备高原保障效能。方法运用环境工程理论,从研究对象、环境特点、影响分析、适应性要求、评估和设计方面研究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问题。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环境指标已突破了原先的设计界限,环境因素将制约保障装备保障效能的发挥。结论通过对保障装备系统性的适应性评估,为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依据,对提高装备的高原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和SPSS统计软件,建立湖泊富营养综合评价模型,以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为例,对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湖库营养状态综合评价能较好地反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优于指数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原环境的保障装备适应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和发现现役保障装备在高原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估装备的高原工作性能,全面提升保障装备高原环境适应能力。方法依据高原环境特点,全面、准确定量掌握现役保障保障装备在高原环境下的实际性能,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原环境保障装备适应性技术研究。结果从技术措施、调试工艺、各分系统间的匹配这三个方面提出提高保障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技术。结论通过适应性技术高原型保障装备可达到功能完备、性能可靠、适应高原环境现役主战装备的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8.
高原环境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及动力提升措施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在总结我国高原气候和地理环境特点的基础上,从反映车辆动力性能的指标出发,以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和最高车速入手,理论分析了对整车高原动力性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包括有效热效率、循环喷油量、滚动阻力系数、空气密度对空气阻力的影响等。通过分析高原环境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总结出了高原环境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提出了整车高原动力性改进的技术措施,认为先进增压、燃烧优化、高压共轨燃油喷射、高原环境标定、热平衡控制和富氧进气燃烧等技术措施成为提高车辆动力性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对军用越野汽车性能的影响,提出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的技术措施。方法简要介绍高原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特点,通过高原实地试验分析高原环境条件对军用越野汽车动力性能、经济性能、起动性能、热平衡和制动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结果针对军用越野汽车的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和驾驶室人-机环境等,提出了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可调高增压、低气压低温起动、热平衡控制、四轮转向、悬架增强、辅助制动、轮胎中央充放气以及驾驶室高原人-机工程等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的技术对策和建议。结论为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保证光电侦察装备高原环境的使用和长期存放要求,满足军用光电器材高原环境适应性,提高光电侦察装备在高原条件下的应用效能,保障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方法基于光电侦察装备的高原试验需求,分析高原环境的特点以及对参试人员、测试保障装备和光电侦察装备的影响,提出光电侦察装备高原试验的保障思路,设计高原试验的评估方法,并进行理论分析、高原环境模拟试验和高原实地试验验证。结果 5 km以下海拔高度,每上升1 km,气压下降约100 kPa;5000~20 000 m,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气压变化速度变缓,光电装备内部高压的绝缘强度有随之下降的趋势。结论光电侦察装备高原环境试验通过高原环境模拟试验条件可以提前暴露高原实地应用存在的问题,高原环境模拟试验结合高原实地实际条件试验,可以高效解决光电侦察装备的高原环境试验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装甲车辆环境适应性相关研究所涉及的各领域之间有效沟通不足的问题,从环境、环境影响效果和装甲车辆抵抗环境作用能力三方面进行了归纳,对运用环境模拟以及环境适应性试验、仿真、评价和提高措施等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形成了每部分各有侧重,同时又相互交叉与支持的装甲车辆环境适应性研究体系。对装甲车辆环境适应性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形成体系,便于不同领域之间加强沟通,有利于解决装甲车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军当前装甲车辆鉴定定型试验中,沙漠戈壁地区适应性试验考核试验覆盖度较低、考核强度不足、试验标准老旧等问题,导致作战效能大幅下降,甚至无法满足作战使用要求。在参照当前传统的严寒、湿热、高原地区适应试验组织方法基础上,结合当前复杂环境试验及边界条件考核要求,分析了沙漠戈壁地区敏感环境因素,提出了2种新型试验方法,一是“基础+复杂”组合的沙漠戈壁地区适应性试验方法,二是基于作战使用任务剖面循环的试验方法,进一步提升试验考核强度及深度,为装甲车辆沙漠戈壁地区适应性试验开展提供了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水面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的内涵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风浪环境对舰船综合航行性能及作战使用效能的影响.考虑到实际风浪环境中舰船各项总体性能指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各指标之间既具有矛盾性又具有一致性,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的复杂系统.提取了跟风浪环境相关性较强的船体性能指标,建立了水面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多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评估方法,对某深V船型和圆舭船型的风浪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估,深V船型评估结果为66.95,圆舭船型为50.5,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采用4种不同评判矩阵对两船风浪环境适应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评判矩阵的选取对评估结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某自行火炮全寿命期环境剖面。方法对某自行火炮寿命期剖面内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事件进行分析,确定寿命期内对武器系统造成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量值。结果构建了某自行火炮全寿命期环境剖面,以图表的形式说明了寿命期环境剖面中各环境因素的量值。结论所构建的全寿命期环境剖面可为改善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开展环境试验,提高自行火炮的环境适应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汽车环境风洞试验能力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适应性试验是车辆研发验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汽车环境风洞已经成为环境适应性开发验证的重要设施.简述了车辆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以及汽车环境风洞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汽车环境风洞实验室的组成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参数;重点介绍了汽车环境风洞的试验能力,包括可以开展的试验车型和试验项目,特别是依托环境风洞才能完成的汽车极限气候性能模拟试验,以及达到这些能力所需要的设备指标.并结合目前行业现状,对汽车环境风洞的使用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沿海设施所服役的腐蚀环境分类,主要分为海洋大气、浪花飞溅区及海水浸泡区,并对其暴露于大气和不同海洋环境位置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海洋大气环境模拟采用干湿交替加速腐蚀法,或建立户外大气暴露试验台开展试验;海水飞溅区试验通过实验室建海水冲刷试验装置进行模拟试验,或在实际环境中建立腐蚀试验中心开展试验;海水浸泡环境模拟通过海洋工程深水试验池开展试验。本研究对于开展海洋环境钢结构设施的防护性能考核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对沿海设施的环境适应评估方法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