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iO2/ACF复合材料吸附-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醛作为对人类具有高致癌风险的有机污染物,对其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其减少及脱除需要发展更加高效的技术手段。本文以甲醛为目标化合物,在自行设计的气相光催化反应器中,以254nm紫外灯作光源,研究其在TiOE/ACF复合材料上的吸附一光催化降解行为。探讨了甲醛的初始浓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等对甲醛吸附一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甲醛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TiOE/ACF复合材料对甲醛具有极好的降解效果,较低浓度的甲醛,经2h光照,甲醛蒸气降解率达到99.9%(初始浓度为1.93mg/m^3);甲醛降解率随空气湿度增加而明显增加,适当地水分加入有利于产生羟基活性自由基,促进催化降解反应。实验结果对降低污染区域工作人员的职业中毒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量化分析高校新建教学楼室内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风险问题,调查了武汉市某高校新建教学楼室内甲醛污染状况,引入美国环保署(EPA)致癌风险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模拟室内甲醛暴露对不同性别的教师和学生受体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研究各参数敏感度。结果表明,该教学楼室内的监测点监测得到的甲醛质量浓度数据中有5%超过标准限值(0.10 mg/m3,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男性的癌症风险和超标率略高于女性,教师群体健康风险平均值超过限值(1×10-6)9倍左右,且高于学生群体3~4倍。对教师造成影响最大的参数为暴露时间,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参数为甲醛质量浓度,在无致癌风险的室内甲醛质量浓度和在可接受健康风险限值(1×10-6)下,推荐教师每日平均暴露时间不超过0.31 h/d(男性)和0.35 h/d(女性)。  相似文献   

3.
<正>"当一个人一走出家门,他可能就身处致癌物的包围之中。"这可不是危言耸听——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外宣布,确定室外空气污染为新的致癌物,致癌级别与吸烟、吃发霉的食物、遭受紫外线辐射、呼吸甲醛等归为一类,属于一级致癌物。定级污染空气的由来  相似文献   

4.
谭西顺 《劳动保护》2005,(10):82-83
何谓职业性肿瘤?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的肿瘤,称为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致癌因素包括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但在职业性肿瘤的致癌因素中,最常见的职业性致癌因素是化学物质。那么,在职业人群中有哪些职业性肿瘤呢?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典型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别采集108个农田土壤和48个不同深度建设用地的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测定分析。农用地所有监测点位土壤重金属含量出现不同程度超标,主要超筛选值污染物为Cd,As,Pb,Zn和Cu;其中Cd和As污染面积最大,基本覆盖整个研究地区。建设用地土壤中超筛选值污染物为Cd,As和Pb;随土壤深度增加,3种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3种污染物在垂直方向的最大污染深度可达11 m。对于农用地土壤,元素As在经口摄入途径对成人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对儿童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在呼吸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Cd在经口摄入途径中对成人和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在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对于建设用地的土壤,As元素在经口摄入途径对成人存在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对儿童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在呼吸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Cd元素在经口摄入途径对成人存在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在经口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6.
调查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选择73套装修居民住宅为研究对象,11套毛坯房为对照,利用化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新装修居室空气超标率为61.4%,家具中甲醛平均质量浓度(0.760mg/m3)显著高于空气中质量浓度(0.102 mg/m3);随着装修后时间延长,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和超标率不断下降,尤其是3个月后非常明显;在装修完工后1周内,复杂装修空气中甲醛超标率达100%,比简单装修高出近20个百分点;甲醛浓度随室内温度、湿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新装修居室甲醛污染相当严重,家具是其主要污染源之一,影响室内甲醛含量的因素主要是装修材料的质量、用量、装修时间和室内温度、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有利于甲醛扩散,可以有效地减轻居室内甲醛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7.
甲醛中毒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有特殊的刺鼻气味的气体。凡在医院做过消毒、防腐工作的人,都会熟悉一种叫“福尔马林”的液的气味,实际上,福尔马林就是40%的甲醛水溶液。除了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外,甲醛还可在工业上用于制造树脂、塑料、皮革、纸、人造纤维、玻璃纤维、橡胶、染料、药品、照相胶片、油漆、肥皂、炸药等。 甲醛会对人体皮肤和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甲醛蒸气可引起眼部结膜炎、鼻炎、咽喉炎和支气管炎,严重的还会引起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水肿等。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后,会出现皮肤干燥硬化,汗液分泌障碍,指甲软化。长期接触还可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城市道路降尘中重金属元素对道路环境工作人员和普通上班族在道路环境中的健康风险水平,于采暖季用降尘法收集石家庄市铺装道路尘样品,并利用再悬浮系统将粒径小于2. 5μm颗粒物悬浮至滤膜上,分析PM_(2.5)中载带的Cr、Mn、Co、Ni、Cu、Zn、As、Cd、Pb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道路降尘PM_(2.5)中重金属3种暴露途径的暴露量顺序由大到小为手-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在1×10~(-7)~1×10~(-1),对道路环境工作人员和普通上班族不存在非致癌风险;道路环境工作人员的致癌风险R(Cr) 10~(-6),致癌总风险Rtotal 10~(-6),存在致癌风险;普通上班族的Rtotal10~(-6),不存在致癌风险;道路环境工作人员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大于普通上班族,重金属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约为普通上班族7. 7倍。  相似文献   

9.
粉尘(这里是指生产性粉尘),哪些可以致癌,哪些可以促癌或间接的致癌,是近些年来不断研究的课题,有些粉尘致癌性已经公认,有些粉尘致癌已经被否定,有的粉尘介于这两者之间,现仅就上述问题作一简述。1 致癌的粉尘 早期的研究对粉尘致癌并没有明确,因为“癌症”一词的出现晚于尘肺病(早期称矽肺)。在国内,粉尘致尘肺病早已成为公认  相似文献   

10.
去除室内甲醛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力强 《安防科技》2005,(5):30-31,29
由于在装修过程中普遍使用复合材料,因此,甲醛等有机物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甲醛的来源、甲醛的理化性质和毒副作用、吸收甲醛的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最后给出适合家庭吸收甲醛的建议,供大家参考,以便使我们的生活能远离甲醛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铅酸蓄电池厂土壤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壤中的风险指标(Pb,Cd,As)为研究对象,将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应用到某铅酸蓄电池厂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中,解决了土壤重金属影响人体健康风险的不确定性问题。结果表明,土壤中Pb对成人不存在非致癌风险,对儿童存在非致癌风险;土壤中Cd,As对成人、儿童都不存在致癌风险;影响Pb,Cd和As进入人体单位体重的致癌、非致癌风险水平大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重金属浓度。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铅酸蓄电池厂土壤不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室内装修所产生的甲醛污染危害,对不同甲醛清除剂去除甲醛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用量内,甲醛清除剂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活性炭,且持久性较好;最佳量的甲醛清除剂处理不同板材所含同一甲醛浓度时,中密度板的去除效果要高于木板、细木工板和装饰单面贴面胶合板;环境温度升高时,最佳量的甲醛清除剂去除甲醛的效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甲醛的危害性燃烧爆炸危险甲醛是 CH_2O 的汉语名称,又叫蚁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制造炸药、染料、医药的原料,还可作杀菌剂和消毒剂。常温下甲醛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易燃,易溶于水,还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0.82(水=1),1.07(空气=1)。市场上销售的商品甲醛一般是它的水溶液,其40%的水溶液就是人们熟知的在解剖学上用于固定标本、能防腐蚀的福尔马林。甲醛的蒸气与空气混合易形成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高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甲醛气体处理实验装置,开展了高频电容耦合等 离子体甲醛气体处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甲醛去除率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甲醛 初始浓度、电极间距、反应管管径、系统压力和气体流量等减小,甲醛的去除率也相应减小 ,高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处理甲醛气体,可使甲醛去除率在最佳条件下达97%.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 ,许多污染物都可以使人罹致癌症。那么 ,人们并不陌生的木粉尘 ,是否也是致癌集团中的一个成员呢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经过长期研究认为 ,各种硬质木材 (通称杂木 )、各类松木产生的木粉尘如处理不当 ,可以使人致癌 ,且潜伏期长 ,特别是橡木、柚木、山毛榉木、胡桃木等木材的木粉尘中 ,更是致癌的罪大恶极的“凶手”。据 12个国家统计 ,在 2 0 83例鼻癌患者中 ,有 1/6是从事木器制作和木材加工行业的工人。比利时的一次调查统计更为惊人 ,在鼻癌患者中 ,出身于木工的所占比例竟高达 6 3%。我国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中 ,木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西部某老工业区土壤中As、Pb、Cr、Cd、Hg、Zn的含量、空间分布状况展开了研究,并依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对该老工业区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老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6种元素与陕西土壤背景值相比超标100%,表明其不适宜作为居住用地开发。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As、Pb、Cr、Cd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值分别为3.83、1.7、1.94、1.09,均超过非致癌风险可接受值1,表明该老工业区对人们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对于致癌风险,As、Cr、Cd元素的致癌风险值远大于致癌风险边界值,分别超过致癌风险值的2个数量级(2.64×10-4)、4个数量级(1.94×10-2)、1个数量级(6.12×10-5),表示As和Cr已经达到了显著致癌风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经手口途径摄入被PAHs污染室内灰尘的致癌风险,构建了居民经手口途径摄入被污染室内灰尘颗粒的概率风险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评价了中国上海地区居民由PAHs引起的致癌风险,分析了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及手口途径中各参数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幼儿和儿童所承受的风险最大,婴儿和成年人次之,青少年和老年人较小;对于致癌风险,幼儿和儿童超过10-6的概率都为80%,但超过10-4的概率都小于5%,婴儿和成年人超过10-6的概率都为50%,但婴儿超过10-4的概率小于5%,成年人的小于0.1%,青少年和老年人超过10-6的概率分别为10%和15%,不会高于10-4;室内硬表面灰尘引起的致癌风险远大于软表面灰尘引起的致癌风险;与致癌风险相关性最大的因素为灰尘颗粒中PAHs的等效斜率、灰尘在室内软硬表面的浓度、手到口途径发生的频率和颗粒物从手掌皮肤表面到口腔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8.
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体摄入二噁英的途径包括土壤摄入、空气吸入、皮肤接触和食物吸收.首先,计算地面空气和土壤中二英浓度;然后,由噁蒙特卡罗模拟得到二噁英摄入量,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进行致癌、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食物是人体摄入二噁英的最主要来源,其他3种暴露途径所摄入二噁英非常少.对食物摄入进行敏感性分析可得,牲畜和家禽摄入量对二噁英摄入影响最大.因此,通过合理调节饮食结构可极大降低二噁英摄入量,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风险计算结果表明,致癌风险值为2.80× 10-5,小于最大可接受风险值10-4;非致癌风险值为2.80× 10-2,小于可接受风险值1.因此,从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角度考虑,该垃圾焚烧厂产生二噁英不会对附近人群健康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室内装修用到的各种板材中往往含有大量甲醛,甲醛的释放会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特别当室内甲醛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时,这一损害现象尤为严重。因此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做一个定量的预测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存在形式和扩散模式,按照质量平衡关系,结合国内一些学者对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提出的模型,建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模拟室内甲醛释放的实际情况,对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进行预测,给出关于室内空气质量安全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侃  王志 《安防科技》2011,(9):48-50,53
通过气候箱法模拟实验条件,对实木复合地板的甲醛释放进行采样并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温度、湿度、空气交换率等主要因素对于板材甲醛释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均对与甲醛释放有促进作用,曲线拟合方程为一阶指数形式,并且温度的释放促进作用存在阈值,空气交换率的倒数与甲醛稳定浓度成对数关系。通风加强空气交换对流是防护甲醛危害的主要方式。板材中加入降解吸附甲醛的成分,降低释放初始浓度,才能从本质上改善职业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