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资源短缺日益威胁着干旱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是干旱地区在生态重建时期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干旱地区实现农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主要措施。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依据农业的多功能性,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干旱区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甘肃省民勤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12年甘肃省民勤县的农业综合效益由0.22上升到0.76,其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根据民勤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节水"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系统分析了国土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数量关系和指标 ,并用经济学的基本模型 ,从国土资源开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上总结了这种关系。最后提出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就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础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以辽宁省44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涉及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15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测算指标体系,应用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模型对2011年辽宁省县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测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县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普遍较低,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县域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均存在空间分布差异,呈现出辽宁中部和东南沿海县域高于北部、西北部县域的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同一个县域内也存在不协调现象,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不一致性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了生态农业的内涵,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面入手,构造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方法对新疆绿洲生态农业进行综合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以广东省湛江市丰收农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整理前后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选取甘肃省和武威市为参照区域,分析了1995-2009年民勤县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土地资源是民勤县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1995年以来民勤县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富余且较稳定,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超载且上升缓慢,综合承载力处于轻度富余状态;民勤县正处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不足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县域单元维度,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基础上的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总体水平较高,但内部空间差异较明显;2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和同一主体功能区内部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存在不均衡现象;3各功能区内部影响土地利用效益提升的障碍因素有所不同,优化开发区主要是生态因素,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是经济和社会因素,重点开发区主要是经济和生态因素。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0—2014年甘肃省民勤县人口、农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的相关数据,构建人口—农业经济—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该县人口—农业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来,民勤县的人口—农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度C为0.372—0.696,经历了颉颃耦合和磨合耦合两个阶段,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D为0.325—0.639,整体实现了由失调衰退到协调发展的良性转化,虽然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有所改善,但耦合协调程度较低。根据这一发展态势,结合民勤县特殊的自然条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0—2014年甘肃省民勤县人口、农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的相关数据,构建人口—农业经济—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该县人口—农业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来,民勤县的人口—农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度C为0.372—0.696,经历了颉颃耦合和磨合耦合两个阶段,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D为0.325—0.639,整体实现了由失调衰退到协调发展的良性转化,虽然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有所改善,但耦合协调程度较低。根据这一发展态势,结合民勤县特殊的自然条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植物篱种植模式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其丽  孙辉  何道文  马睿  唐学芳 《四川环境》2007,26(3):41-45,54
植物篱种植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山区水土保持、土壤改良以及多种经营的耕作模式。该模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热带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和较为系统的研究,作为坡耕地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的生物措施受到广泛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模式在我国很多地区也进行了研究、示范和推广,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省宁南县马桑坪的等高固氮植物篱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植物篱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均大于顺坡耕作模式,种植新银合欢植物篱比种植山毛豆植物篱的综合效益高;在种植相同植物篱树种的前提下,施磷肥比不施磷肥的效果好。同时,针对该技术目前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秦皇岛市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并估算了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揭示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其效益,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建立自然保护区系的目的,是为了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良性循环协同发展。我国古代保护自然,达到了“中国可得而食也”和“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的低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跨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道路;提出了广泛保护农业  相似文献   

13.
《绿色视野》2015,(2):28-31
多年来,陈光辉积极探索"复合式循环农业种植模式",他认为能否实现林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一体化发展,对于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中国国土种植林草面积最大,种植林草的农民群体最多,发展绿色林草经济非常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草原大国,山区草原的面积是耕地的四倍之多;中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这一概念在我国提出仅几年时间,在国外生态农业一词也是70年代才提出的。所包含的内容目前虽然还有不同看法,但综合国内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可以概括为:生态农业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增长,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农业。适合我国国情,吸取了“有机农业”和“石油农业”的长处,摒弃了它们的短处。  相似文献   

15.
以淮南市大通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案例为研究对象,结合资源城市转型发展特点,提出了资源城市棕地生态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果参照法,辅以直接市场评价法、旅行费用法对大通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估算出综合效益为29746.34万元,达到投资额的12倍.研究结果表明,大通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效果显著,在取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种生态治理模式对我国其他资源城市棕地治理开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南四湖湿地建设的综合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干线和调蓄水库,目前人工湿地建设已初见成效。从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科研效益等方面分析了南四湖人工湿地在改善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稳定南水北调调水水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与分析合肥市农业观光园的现状,得出目前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存在的问题。结合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案例分析,指出农业旅游观光园需以特色农业为主题,景观规划鲜明,进行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品牌,取得一流的旅游效益,首先要有国际一流的规划。湖北省要按照“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品位、突出精品,形成整体开发、各展其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均沾的旅游发展格局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抓紧编制出国际一流的综合开发规划。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知名景区制定发展规划的经验,聘请国内外第一流的旅游规划专家参与规划的制定;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规划一经审定,就要认真按规划组织…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市"在水一方"住宅小区在建设过程中实施了雨水收集或入渗回补地下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水环境的不断改善,秦皇岛市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完善相关政策,规范雨洪利用行为;利用经济手段,激励人们自觉利用雨洪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其结果只能是社会效益可观、经济效益甚微甚至倒贴,吃苦的是农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为农业走向市场带来了希望,首要的是确立市场经济观念。丘陵地区大搞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是使农业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综合开发上了水平,实现“三高”农业就大有希望。搞农业综合开发的途径很多,但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经济效益为中心,大搞农业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整体水平、实现“三高”农业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