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百色矿务局成立于1995年,已有50多年煤矿开采历史,现有职工21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86人。核心主业为煤炭,涵盖锰矿开采、煤炭物流、煤矿机械和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现有东笋煤矿、东怀煤矿、那怀煤矿、那精煤矿和靖西锰矿等生产矿井以及那荷煤矿、福禄煤矿、大和煤矿、安强煤矿等新、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煤矿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我国生态文明煤矿建设,本文基于对我国生态文明煤矿以及相关政策标准的调研,定义了生态文明煤矿,分析了生态文明煤矿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阶段煤矿生产节能的现状和相关问题,重点介绍了几项煤矿生产节能的具体方法措施,它不仅能解决煤矿生产节能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还能从根本上提高煤矿企业的节能效率,从而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煤矿开采工作。通过对节能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探讨,找到最合适煤矿开采工作的节能方法,以期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绿化对提高煤矿环境质量的问题,论述了煤矿绿化的主要效益,探讨了煤矿绿化设计要点及煤矿美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煤矿污水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煤矿污水治理技术是煤矿可持续生产和挖掘的重要工艺组成,可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民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却十分落后,严重影响煤矿污水治理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绿色生产理念下我国煤矿工程企业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煤矿开采下的水源污染现状,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治污工艺,为煤矿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煤矿区总体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矿区总体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全面研究,按照煤矿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提出了煤矿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为确定煤矿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和煤矿企业管理的要求入手,分析了煤矿企业管理与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关系以及安全文化与安全氛围的关系,从而强调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煤矿水害是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五大灾害之一。本文针对煤矿水害系统的复杂性,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煤矿水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区间赋权法与可拓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煤矿水害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并以福建省龙岩市某煤矿为实例,运用该方法对该煤矿水害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煤矿水害安全等级为安全,基于区间赋权的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评价的主观性,不但可以准确地反映煤矿水害的安全等级,而且还能反映与相邻安全等级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随着目前社会生产发展阶段中,由于环境问题所导致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在煤矿开采工作中,绿色开采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这一开采理念也成为了未来煤矿开采的发展方向。文章从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价值出发,针对传统煤矿开采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绿色煤矿开采的应用举措,为更多煤矿企业应用绿色开采技术提供了参考,为早日实现煤矿开采与环境保护有效融合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煤炭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做好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分析煤矿环评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煤矿项目环评的重点内容和指标的确定,进一步丰富煤矿环评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煤矿城市因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煤炭资源开采逐步成为煤矿城市的主导产业。受资源产业发展规律支配,随着煤炭贵源的日渐衰竭,煤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升级迫在眉睫。本文深入分析了煤矿城市的现状,认为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限制煤矿城市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根据新世纪煤矿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提出煤矿城市应在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城市”、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城市规划、建立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做好文章,煤矿资源枯竭型城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衍  孟令洋  余秋瑢  周民 《环境工程》2014,32(3):109-112
以山东省邹城市的北宿煤矿和鲍店煤矿周围表层土壤为对象,采用野外定点连续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煤矿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Cr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煤矿区重金属Cr的含量虽然不同,但是同一煤矿区重金属Cr的含量随着采样点距煤矿区距离的变化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即重金属Cr的含量随着采样点距离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透水是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灾害之一。为了准确评价煤矿水害安全状况,针对煤矿水害系统的复杂性,在对我国2000—2009年发生的68起煤矿透水重、特大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煤矿透水事故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借鉴可拓学理论,融合熵权法构建了基于熵权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煤矿透水安全评价方法,将其运用到某煤矿透水安全评价分析中,以验证该评价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待评煤矿透水安全评价等级为II级,即煤矿透水的安全状态为"较好",所构建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表明基于熵权的可拓学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价煤矿透水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4.
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与井上天气变化的有密切关系,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的恶性事故,它不仅严重影响着煤炭工业的正常生产,更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文章从山西省主要矿区重大典型事故案例资中分析了煤矿瓦斯的主要气象诱因,建立井下在自然通风情况下瓦斯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实时监测与预报模型,搭建山西省煤矿瓦斯气象预报预警平台。由此可提前预报煤矿瓦斯浓度变化趋势,提醒煤矿管理人员及时加大通风,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减轻事故发生,成为气象为能源安全发展服务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我国煤矿各类事故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煤矿事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得到煤矿事故类型的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并进一步分析了煤矿事故的主要类型以及各类事故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制定相应的煤矿事故预防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矿资源较为丰富,煤矿资源的应用范围也极广,这使得相关部门对煤矿的开采力度也不断加大。随着煤矿开采力度的增大,大气污染、水污染、地表塌陷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严重影响矿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与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分析煤矿开采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并结合实际探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浅析山西乡镇煤矿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山西省长治市乡镇煤矿的普查基础上,发现乡镇煤矿的煤炭开采导致周围生态环境加速恶化。选择典型乡镇煤矿对其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得出山西乡镇煤矿采煤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破坏、大气环境污染、煤矸石堆积、地表沉陷与滑坡等地质灾害、土壤性质改变及土壤侵蚀加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乡镇煤矿生态环境防治对策,以期为山西乡镇煤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煤矿井下粉尘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针对煤矿井下不同尘源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对于改善煤矿井下作业生态环境、工作环境,提高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煤矿环境污染评价及"三废"资源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日益严重,已成为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阐述了煤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探讨了煤矿环境污染评价指标.分析了煤矿“三废“(即矿井水、瓦斯、煤矸石)的资源化问题,指出煤矿企业需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通过提高对“三废“的综合利用,逐步达到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在解决煤矿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张敏  王美娥  陈卫平  牛俊杰 《环境科学》2015,36(4):1425-1430
为了解湖南攸县水稻田土壤镉污染特征及污染途径,选择煤矿区、煤矿工厂区和工厂区三类典型样地进行农田土壤、灌溉水渠底泥及典型含Cd工业产品和副产品如煤、煤矸石和水泥等介质中Cd含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三类样地农田和表层自然土壤以及灌溉渠底泥中的平均Cd含量都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0.3 mg·kg-1,煤矿区和煤矿工厂区的煤矸石Cd含量以及工厂区的水泥Cd含量都与相应自然土壤中含量相似,工厂区Cd的大气沉降通量较高;2三类样地土壤Cd剖面垂直分布差异明显,煤矿区和煤矿工厂区0~40 cm剖面的农田土壤Cd较自然土壤高,煤矿区农田和自然土壤中的Cd垂直向下迁移的潜力较高;3煤矿工厂区和工厂区点源下风向农田表土Cd含量明显比上风向低;4攸县煤矿区和煤矿工厂区农田土壤Cd的灌溉水输入途径较为重要,而煤矿工厂区和工厂区农田土壤Cd的大气输入途径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