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津 《环保科技》2023,(4):60-64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独特的生态功能。湿地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湿地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重点对四种类型的湿地重金属、湿地重金属的形态、湿地重金属的污染评价、湿地重金属防治及修复等进行了综述。对以后湿地重金属及湿地保护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交通源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居民人均拥有汽车及机动车保有量都大大增加了,研究交通源重金属污染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交通源重金属的来源,对交通源重金属的排放量及影响因素、公路旁各环境介质中的重金属、重金属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交通源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渐加强,对水资源的危机意识逐渐形成;对质量型缺水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有色重金属废水循环利用的研究一直是水资源保护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对有色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概述,并对有色重金属废水石灰中和沉淀法进行研究,为有色重金属废水循环利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环境和土壤科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历年来学者们对上海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主要污染来源,分布和重金属形态研究及重金属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种群数量,磁性等的相关性研究。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唐柱云  陆光华 《环境科技》2006,19(Z1):87-89
重金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文章综述了重金属联合毒性作用的机理、预测模型,对影响重金属联合毒性作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联合毒性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联合毒性作用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壤和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对城市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已成为国内外城市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从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时空特征、污染源解析方法、生态和健康风险这3个主要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壤和地表灰尘重金属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即研究土壤和地表灰尘重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影响机制,通过丰富验证方法加强重金属来源解析模型结果的可靠性研究,加强来源驱动下重金属化学形态差异和地表灰尘短期累积污染过程的研究,完善暴露参数并深入探究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对其生态和健康风险的影响,以提高风险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修复重金属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根据植物吸收重金属的不同特性,结合基因工程,化学改良及栽培措施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治理与农业利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气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气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以及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高发领域。简要介绍了大气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危害及来源,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大气重金属污染研究方面的进展。当前,中国大气重金属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2)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行为特征研究,(3)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与生物危害性研究,(4)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来源解析,(5)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最后,对今后的主要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深入的探讨,论述了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及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螯合剂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研究重金属螯合剂的实验室合成及其捕集重金属的机理,对其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效果与无机稳定化药剂Na2S进行了实验比较。  相似文献   

11.
依据2003~2008年6 a间所获得的胶州湾外海洋倾倒区沉积物重金属(Cr、Hg、Cd、Pb、Zn、Cu)的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2007年8月倾倒区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及6 a的年际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8月调查海域沉积物表层中Cr、Hg、Cd、Pb、Zn、...  相似文献   

12.
沱江流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沱江流域水系沉积物的系统研究,查明了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质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在两支流交汇之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呈上升趋势,矿业活动是水环境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两支流交汇之后元素含量有较明显升高,显示两河汇流叠加对沱江下游水系沉积物有较大的影响;与前人研究相比,各元素含量有较明显的增加;沱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大多属于轻微生态风险,Cd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严重;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1)表明河流重金属污染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其受危害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沱江>石亭江>绵远河。  相似文献   

13.
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水体重金属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测定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探讨了水体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均远高于该河段水中重金属含量;水和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沿程变化规律一致,即在市区河段中的含量远高于非市区河段;沉积物重金属呈现中等至极强的生态风险,以Hg和Cd的生态风险为主。  相似文献   

14.
根据滇东南矿区河流底泥重金属数据,应用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该地区河流底泥中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是Cd和As;②从上游到下游A~G 7个断面多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 I)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A相似文献   

15.
开封市化肥河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开封市化肥河污灌区为例,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单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以Cd最为严重,Ecd变化在300~1086之间,各样点均达到极度生态危害水平,其余重金属均为轻度危害,危害程度依次为Cd>Cu>Pb>Zn>Ni。在研究的5种重金属中,镉元素对生态风险的贡献率最高,是构成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因子。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指数为608.51,达到很强生态危害程度。与污灌区相比,对照区3个样点的生态总风险程度相对较轻,但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镉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粤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污染程度、生态风险和潜在来源,对粤东近岸海域153个表层沉积物样本中重金属(Cu、Pb、Zn、Cd、Cr、Hg和As)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粤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重金属排放特点解析了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含量均不同程度超过了背景值,入海河口及其附近区域是重金属的主要富集区。地累积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Pb>Cu>Hg>Zn>Cr>As>Cd。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粤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整体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生态风险,Hg和Cd是主要的贡献因子,需加强监测。分析表明,粤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来自电子垃圾拆解、化石燃料燃烧、涉重金属企业排放、农业生产活动和船舶排污。  相似文献   

17.
石梁河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累积污染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常被作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岩芯的137Cs测年及探讨石梁河水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柱状岩芯中重金属的垂直沉积特征,分析了水库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并采用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水库沉积物中As,Pb,Cu,Cr,Zn 5种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结果表明:石梁河水库表层和岩芯沉积物的粒度与重金属元素的变化规律遵从“粒控效应",库区表层的重金属含量显示Cr含量最高,而As含量最低;20世纪80年代前岩芯重金属含量是升高的,之后逐渐降低,其中As,Pb和Zn的变化较为明显;用Al校正后发现水库重金属元素主要为自然来源,但同时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单一重金属生态风险系数均小于40,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150,说明水库各重金属富集程度均处于轻微的生态风险等级,各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顺序为As>Pb>Cu>Cr>Zn.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上海郊区53个复垦工业场地土壤点位和23个周边河道沉积物点位中8项重金属(As、Cd、Cr、Cu、Ni、Pb、Zn和Hg)含量,通过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复垦工业场地土壤和周边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复垦工业场地土壤中8项重金属均不同程度超过二级标准,其中Zn、Cu的点位超标率最为突出,分别达到了47. 17%和43. 40%;周边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显著低于复垦工业场地土壤.复垦工业场地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1. 41,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其中Cu、Zn最为突出;周边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 26,处于轻度污染水平.从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来看,复垦工业场地土壤重金属除Cd(较强)、Hg(较强)、Cu(中度)外,均处于轻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385. 79,总体处于较强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周边河道沉积物重金属除Hg略高于轻度外,均处于轻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83. 91,总体处于轻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总之,复垦工业场地土壤重金属Cu、Zn污染较为突出,考虑到毒性响应因素则Cd、Hg更应引起关注;周边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较轻,处于轻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东江流域广东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研究了35个沉积物样品中13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u、Zn、Mn、V、Cd已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Pb、Cr、Ba、Hg、Co、Ni、Se、Tl基本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u、Zn、Mn、Cd已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Pb、V、Cr、Ba、Hg、Co、Ni、Se、Tl基本无污染。除V外,其余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大连小窑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9年在大连小窑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监测数据,采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湾内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地理空间表达,结果表明:调查研究海域的潜在生态风险较低,该海域的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的生态风险因子为Cd和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