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国内外主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均从资源本身出发进行构建。选择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出发,在参考国内外主要旅游动机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旅游资源现状,通过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筛选出能显著代表旅游者需求的评价因子,试图构建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给出相应的评分依据和等级划分,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湖北省荆门市的漳河风景名胜区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海岛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在国内海岛旅游关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管理方面共5个子系统45项评价因子,运用AHP法(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因子相互比较,计算出系统层和指标层各项因子的权重(重要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初步分析,从而为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差异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开发设计,必须要以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分析作为科学依据。从出游率和旅游人均花费两方面对我国39个主要城市的居民旅游需求进行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差异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人口数量、交通运输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其中居民消费水平是影响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选取28个旅游经济与人文指标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按照旅游竞争力强度将16城市划分为最强型、较强型和一般型3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特点提出了相应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建议。研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旅游竞争力;揭示16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化表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多年的屯垦旅游开发过程中,以博物馆为载体的屯垦旅游产品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开发模式。以屯垦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回顾了国内外游客感知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分析屯垦博物馆游客感知的影响因素入手,构建了评价屯垦博物馆游客感知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萃取出4个屯垦博物馆游客感知评价因子——文化性、有形性、交流性、便利性,可识别出屯垦博物馆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屯垦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旅游发展潜力影响因素为基础,结合山地特征,筛选山地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因子,构建了包括3个子系统、8大指标、35个要素的山地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和模糊评分法赋予各因子权重,建立山地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并以广西北部69个A级山地景区为例,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山地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在宏观上可判断整体发展潜力,在微观上可追溯不同指标的作用大小;②旅游供给、需求和保障系统对山地旅游发展潜力的影响力度依次减小,权重分别为0. 43、0. 33、0. 24;③山地旅游发展较大程度依赖于资源和山地地理条件;④客源地经济背景是山地旅游发展潜力重要的影响指标,处于良好经济发展条件的山地具有旅游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7.
李杏  马婧  孙克勤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525-1528
文化遗产是我国遗产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展文化遗产旅游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从影响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因素着手,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庐山进行实例分析,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提升庐山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温泉旅游业发展角度看,现行《中国温泉之乡(城、都)评审标准》的旅游适应性欠缺、产业发展水平不明确、消费导向不清,有必要基于该《标准》构建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了资源条件、保护状况、度假村建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品牌建设、旅游市场等8大因素和26个观测指标因子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业界专家问卷调查,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定量分析指标因子,并通过福州、永泰、连江三地的实证研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科学性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出境旅游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选择西部重要城市西安为案例地,运用因子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法研究了不同性别的城市居民出境旅游动机与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性别居民出境旅游动机与影响因素相关性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得出两者在出境旅游决策方面的相关性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城市居民出境旅游动机差异显著,男性主要为"求动心理"驱动,女性则主要为"求静心理"驱动。(2)不同性别的城市居民出境旅游受"目的地供给水平、国内旅游推力"因素影响趋同,但女性更关注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节庆赛事等。(3)动机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在不同性别中差异显著,在男性中表现出更高的协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县城人居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阅和比较国内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黄河上游、中游、下游流域的对比为前提,对黄河沿线16个县城和两个县级市进行分析,依据以人为本、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人居环境评价指标,构架黄河流域县城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处理指标数据,并从不同流域县城的各单项公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的比较中,得出县城的发展现状,针对各个县城发展的优劣势给出不同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方根法确定不同层次各因子的权重并对其进行大小排序,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运城市盐湖区的生态资源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却面临着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不足的严峻挑战。该区欣赏游憩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条件这三个因子具有绝对优势。交通通讯是限制运城市盐湖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运城市盐湖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目的是通过找出影响当地旅游资源的主要因子并分析其影响的正负面性,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为运城市盐湖区的旅游业的发展指明方向,进而为其他地区的盐湖旅游业提供发展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选取京杭大运河沿线13个主要城市,从经济、旅游、环境和服务四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旅游综合实力,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城市划分为旅游竞争力最强型、较强型和较弱型3个层次,评价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不同层次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海岛县旅游综合实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12个海岛县旅游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及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自然资源禀赋、区位、腹地等因素影响,嵊泗、普陀、定海的旅游综合实力较强,东山、平潭、崇明的旅游综合实力相对较弱.今后实力较弱的海岛县应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改善交通能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以提高区域的旅游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具有十分广阔的国内外旅游市场。北京市旅游经济发展迅速且较发达,旅游经济对城市发展拉动作用明显。力图求证北京市旅游经济区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是否明显,具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探索性地构建旅游经济区域差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的旅游经济进行差异进行科学测度,发现北京市各区县旅游经济差异明显,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根据分析评价,提出促进北京市各区县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合理布局,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回顾国内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析分析法逐步确立了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与各指标权重,并对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贡献度排序依次为:旅游吸引物要素、客源市场、旅游交通、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企业和社会环境。基于此,提出整合旅游资源、明确目标市场、优化旅游交通、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等几点建议,以期为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有益指导,促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符号学和内容分析法,以旅游手册为媒介,针对昆明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影响旅游手册营销效果的关键要素,并初步构建了旅游手册营销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融合通过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产业融合环境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构建出文化旅游竞争力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选取方面分析了国外和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进展,对比国外研究情况指出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在指标选取、权重确定、方法采用和时空尺度适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德阳市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和阐述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了13个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德阳市2013—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德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第一驱动因素是经济发展与人口因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禀赋因子也是影响德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德阳市水资源承载力时间上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全市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旅游推力—引力因素是研究旅游行为潜在动机的有效方法。本项研究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以山岳型旅游地黄山为案例区,从推力因素和引力因素两个领域定量分析黄山旅游者旅游动机的潜在特征,确立5个推力公因子和4个引力公因子,同时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了中国黄山与韩国国家公园推力-引力因素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