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 Planch.var.chinensis)与软枣猕猴桃(A.argute(Sieb.&Zucc)Planch.ex Miq.)种间杂交亲本,对两类猕猴桃进行染色体倍性测定、物候期调查和果实感官品质、主要营养成分、耐藏性评价。结果表明:①软枣猕猴桃均为四倍体,中华猕猴桃既有四倍体又有二倍体。②两类猕猴桃的萌芽期、展叶期、花期接近,但软枣猕猴桃果实成熟期和休眠期较中华猕猴桃早。③两类猕猴桃果实感官评价指标呈现差异,中华猕猴桃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软枣猕猴桃。④受试材料中,HN-AA-03067的VC含量最高,‘魁绿’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最高,‘金实1号’耐藏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Pb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铅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向日葵的生长,使MDA含量减少,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活性降低;而高浓度的铅会对向日葵的生长产生毒害作用,使MDA含量增加,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6种凝乳酶在牛奶干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求凝乳酶的代用品,分别应用羔羊皱胃酶(A)、微生物凝乳酶(B)、猪胃蛋白酶(C)、无花果蛋白酶(D)、木瓜蛋白酶(E)和小牛皱胃酶(F)作为凝乳剂,研究了不同蛋白酶对硬质牛奶干酪成熟过程中的出品率、感官品质和蛋白质降解的影响.按照GB5420-85进行感官评定,6种酶处理在外形、色泽上打分接近,而在滋味、气味和组织状态上A、F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C组优于D、E组.pH=4.6可溶性氮和12%TCA-N测定结果表明,随成熟期延长,微生物酶对酪蛋白具有明显的高分解活性,6种酶处理对成熟期中5%PTA-N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贾雄  王国良  宗良纲  汪有良 《四川环境》2010,29(3):13-16,23
为考察镉对日本无刺楤木(Aralia elata var. inermis)生长及品质安全性的影响,采用生物盆栽法研究镉处理对不同生长期楤木叶片抗氧化系统影响及与镉含量关系。结果表明:展叶末期楤木叶片镉含量较少,镉对楤木叶片抗氧化能力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量增加,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先增大后减小,镉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较强,可使其降至对照的30%,丙二醛(MDA)含量呈一定的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生长中期POD活性达整个生长期最低;随着镉处理量增加,CAT活性先增强后减弱,但明显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降幅各生长期最大,最低为对照69.1%;MDA含量则有显著增加。落叶初期叶片镉含量达到同处理最大;随着镉处理量的增加,POD活性持续减弱,CAT活性先增强后减弱,所受影响小于生长中期;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落叶初期MDA含量在低量镉处理中降低,高量镉处理下继续升高。  相似文献   

5.
在干旱胁迫下,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处理大豆幼苗,连续处理5天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大豆保护酶以及大豆游离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用壳聚糖处理的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明显比不用壳聚糖处理的大豆幼苗的酶活性高。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保护酶活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各实验组大豆幼苗SOD、POD、CAT及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外源壳聚糖使得大豆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得到了提高,使大豆具有了更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6.
以化感物质为活性成分,通过微胶囊技术制备抑藻剂,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生态友好型的蓝藻治理手段。本实验研究亚油酸缓释微粒对于不同生长阶段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并探究其抑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缓释抑藻剂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铜绿微囊藻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对数期的铜绿微囊藻抑制率高达96%。抑藻组藻细胞内叶绿素a含量在实验中期几近于0,藻体中氧自由基(O 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藻液中蛋白质、核酸含量、电导率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急剧下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抑藻过程中亚油酸缓释抑藻剂破坏了藻细胞内的叶绿素a,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加剧,抗氧化酶失活,从而对藻细胞膜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影响藻细胞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徐州市北郊矿粮复合区采集的土壤和种植的水稻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土壤及水稻籽实中镉、铬、锌、铅、铜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采用SPSS软件对土壤及水稻籽实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采样点土壤除Cd轻度超标外,较为清洁;水稻籽实则受到各种重金属元素复合污染,其中Cr和Pb的超标率分别为100%和80%,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各重金属在土壤和籽实中的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但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甲烷氧化细菌以甲烷为其唯一的碳源和能源,在全球大气甲烷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稻土作为主要的甲烷的源和汇,其中分布大量的甲烷氧化细菌。文章通过利用T-RFLP技术发现我国干杉、广州、重庆、江都及进贤五地的水稻土中的甲烷氧化细菌主要的种群是甲基球菌属(Methylococcus)、甲基微球菌属(Methylomicrobium)、甲基孢囊菌属(Methylocysti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五个地区水稻土的土壤中的甲烷氧化细菌分布存在差异,江都水稻土中甲烷氧化细菌种群类型较多,重庆水稻土中甲烷氧化细菌种群多样性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集土壤、灌溉水样品18个,对宁化县水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点的镉、汞、砷、铅、铬和铜等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宁化县水稻产区的农业生态环境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标准规定范围内,产区土壤、灌溉水质量均为一级,达到安全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流速下鲫鱼的生理响应,以红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为研究对象,采用流速渐变环形水槽通过设置5个流速区模拟研究了不同流速条件对鲫鱼体重及酶活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鲫鱼的体重及增长率基本随流速增加而减少,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α-淀粉酶(AMY)活性和活性氧(ROS)含量基本随着水流速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加。高流速区域(76. 3cm/s)鲫鱼ROS、SOD、AMY含量的变化显著(P 0. 05),而其它流速区域变化较小,这表明高流速(76. 3cm/s)对鲫鱼产生胁迫作用。鲫鱼流速适宜曲线研究发现36~42cm/s是鲫鱼最适宜的生存环境。研究结果可为闸坝建设后生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2年的定点调查,研究了湘中某工业区附近农田土壤、糙米中重金属含量状况;并对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中的含量分布,以及影响糙米中重金属含量的土壤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中铀同位素的分析进行了流程设计。以~(232)U标准溶液作为实时产额示踪剂,采用微量的Fe(OH)_3沉淀对核素进行富集,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核素进行纯化,电镀制源后置于α谱仪中测量。利用IAEA国际比对样品对分析流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报出值与目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内,评价结果良好。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水中铀同位素的分析测量。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然后测定在其萌发阶段种子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主要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花生种子可明显提高花生PAL、CAT的活性,对POD影响不显著.各种防御酶在5天内比空白对照组出现较明显的增加,说明外源壳聚糖提高了花生种子的防御酶活性,使花生得到更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古蔺磺厂工矿废弃地复垦区土壤Cd污染严重,但水稻等农作物中Cd含量低。为探讨土壤Cd污染的原因、赋存形式以及生态风险,对复垦区内的硫铁矿、冶炼矿渣、选矿尾矿以及土壤等样品,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方法,分析各类样品中的Cd元素含量及赋存形式。结果表明,造成复垦区土壤Cd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含有较多的冶炼矿渣(可能还有黄铁矿),但Cd元素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ZnS)之中。尽管土壤中Cd全量高,而有效量不高,因而农作物中镉元素超标率低。但在表生环境下,CdS与O_2、H_2SO_4反应可形成CdSO_4,从而使Cd~(2+)释放出来。CdSO_4溶解度大,能长期溶解在水中顺水迁移,危害下游的农作物食品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适合广安地区镉(Cd)污染稻田的原位修复技术,采用小区试验的方式,探究了水分管理和腐殖酸、碳酸钙两种钝化剂对农田中土壤和稻米Cd含量、稻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全Cd含量为0.451±0.033 mg/kg、土壤pH为4.80±0.16的酸性Cd污染稻田中,长时淹灌处理或施加钝化剂均能有效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和稻米Cd含量。其中,与CK处理相比,施用腐殖酸可显著提高43.7%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降低34.85%的土壤有效Cd含量和42.46%的稻米Cd含量,使稻米Cd含量低于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0.2 mg/kg。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有机络合反应使土壤溶液中易被水稻吸收的Cd~(2+)变为有机结合态Cd,从而实现了土壤中Cd的钝化。施用碳酸钙也能降低稻米Cd含量、同时能提高稻米产量,但部分碳酸钙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稻米Cd含量超过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同时,试验田灌溉水和所施用的化肥、农药中的Cd含量均满足相应标准。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田间开顶式熏气装置对油菜、水稻、红薯3种农作物进行SO_2急性伤害实验,研究不同浓度SO_2对受试农作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熏气可造成农作物的急性伤害,导致农作物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大幅度变化。在熏气处理后,3种农作物的叶片含硫量、细胞膜透性均明显增加,与处理浓度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处理浓度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处理浓度没有显著相关性;可选择叶片含硫量、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作为监测SO_2对农作物急性伤害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含硅量多的植物,通常茎叶中二氧化硅含量可达10—20%。硅素是否为水稻生长所必需,由于培养无硅植物极为困难,故难以确认。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高产良种的推广应用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水稻对硅素营养的需要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重视。据分折亩产500kg稻谷需吸收65kg二氧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污水灌溉对水稻、玉米、小麦质量的影响,1979年我们在对水磨河、米泉污灌区的农业环境质量普查中,对灌区内的上述三种作物籽粒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清灌区对照,所得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污灌后,水稻、玉米、小麦籽粒中粗蛋白的含量均略高于对照,增长幅度为0.9—2.9%,粗脂肪在玉米籽粒中亦有所增加,而且水稻、小麦中则有所减少。这说明污灌会引起作物产品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会因营养成分不同而异,也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同田对比试验,本文对郫县水稻土小麦施用硅肥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施硅获得了增产效果;施硅对小麦穗粒数、株高和基部节间体积等具有生长效应;郫县水稻土有效硅含量为127±39mg·kg-1(n=12),变异较大,与土壤粘粒(<0.001mm)呈极显著正相关(r=0.79);发育于第四系岷江灰色冲积母质的郫县水稻上,粘粘含量普遍较低,因此,郫县小麦施硅具有较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NH4)2SO4分级沉降、透析袋、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凝胶层析和SDS-PAGE电泳分析对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分泌的菊粉酶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探究了菊粉酶的酶学性质,得到菊粉酶Ⅰ、菊粉酶Ⅱ、菊粉酶Ⅲ。菊粉酶的Ⅰ纯化倍数为10.81倍,酶比活力为261.13U/mg;菊粉酶Ⅱ的纯化倍数为14.19倍,酶比活力为400.72U/mg;菊粉酶Ⅲ的纯化倍数为13.92倍,酶比活力为392.99U/mg,表明泡盛曲霉产胞外菊粉酶具有三种同工酶成分。纯化的菊粉酶经SDS-PAGE检测,显示为单一条带。经测定该酶主要表现外切菊粉酶活力,最适温度为60℃,在20—6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温度耐受性,最适p H为5.0,p H5.0—7.0之间具有较稳定的酸碱耐受性。以菊粉为底物,测得动力学常数Km=12.80mmol/m L、Vmax=31.87mg/(m L/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