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微波酸活化粉煤灰吸附酸性大红染料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微波酸活化改性后的粉煤灰为吸附剂,对酸性大红染料废水进行吸附脱色处理,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投加量等对吸附脱色效果的影响。在酸性大红染料溶液初始浓度为100 mg/L、pH=5、活化粉煤灰投加量为10 g/L吸附1 h时,活化粉煤灰对酸性大红的脱色效果较好,去除率可达96%。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微波酸活化改性后的粉煤灰吸附去除酸性大红的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改性前后的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线性相关系数良好。  相似文献   

2.
镁盐对水溶性阴离子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含有各种水溶性染料,包括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和阳离子型染料的模拟废水为试验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镁盐在染料废水脱色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阴离子型染料,脱色效果均十分显著,而对阳离子型染料效果则不明显,最佳pH值为11.5。氢氧化钙与镁盐处理具有协同效应。脱色作用的机理在于形成的氢氧化镁的吸附作用。试验数据由Langmuir等温方程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煅烧方法活化高岭土,采用聚合硫酸铁处理煅烧活化后的高岭土,通过对比2种高岭土的表征,利用它们处理大红染料模拟印染废水的色度,分析2种高岭土表征对模拟印染废水色度处理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改性煅烧活化后的高岭土比煅烧活化高岭土在BET表面积、吸附体积及BJH吸附平均孔径的数据显示更优,而运用聚合硫酸铁改性煅烧活化后的高岭土处理模拟印染废水色度的去除率更高,可高达99.94%。  相似文献   

4.
新生态MnO2对水溶性阴离子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各种水溶性染料,包括直接染料、酸性媒介染料、活性染料的废水为实验对象,系统研究了新生态MnO2在染料废水脱色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受试染料的脱色效果均十分显著,最佳pH≤2.5,脱色作用的机理在于MnO2的表面羟基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质子化,可以与阴离子染料以库仑力结合而将其吸附除去。  相似文献   

5.
用Zr2+对膨润土改性,并用改性后的膨润土对大红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膨润土用量等因素对大红染料去除率的影响,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  相似文献   

6.
铁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为阳极的原位电凝聚方法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以活性黑KN-B在特征吸收波长600nm和255nm的吸光度变化为分析指标,考察了电流密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电介质浓度及种类、温度、染料浓度等影响因素对染料废水脱色过程及脱色速率常数的影响。同时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对其脱色的动力学过程及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染料溶液的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电流密度、染料浓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及电解质的种类及浓度对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影响显著,而染料溶液温度对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较小;染料废水的脱色过程是电凝聚和染料还原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镁铝双氢氧化物用于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氯化铝、氯化镁、氨水等为原料,合成了镁铝双氢氧化物正电溶胶(MADH).以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检验了MADH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对其脱色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MADH对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等阴离子型染料具有明显的脱色效果.在足量MADH存在的条件下,废水脱色率可达99%以上,最佳pH为6~9,最佳反应时间为10 min.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其饱和吸附容量为327~2 113 mg/g.MADH用于实际印染工业废水处理,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同样较高.脱色机理为MADH对染料的化学吸附作用.MADH对阳离子型染料的去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以酸性大红、中性枣红、阳离子红、活性黑5四种模拟印染废水开展O3氧化偶氮染料的效果研究.实验中发现O3对染料具有非常好的脱色效果,30 min后除中性枣红外其他三种染料脱色率接近100%,但是单独O3的TOC去除率不高.光谱扫描表明,处理后染料的特征吸收峰很快消失,而紫外光区的吸收峰变化很小,推测O3氧化以直接氧化为主,打开了染料分子的发色基团,但并未将染料分子彻底氧化.还应加强O3氧化能力、彻底矿化去除污染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染料在生产环节会产生大量废水,且色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降解性差,是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电凝聚法对直接黄R染料模拟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不同因素对直接染料模拟废水脱色的影响,确定了采用该方法处理直接黄R染料废水的最佳参数,并对反应机理进行简单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对蛭石进行改性处理,制得有机蛭石,考察了改性蛭石对酸性大红废水的吸附。结果表明:有机改性蛭石表现出很高的吸附性,其对酸性大红的吸附符合Freundish方程,良好的脱色性能使其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菌株HX5对多种染料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研究了HX5生长菌体对分属活性、酸性、碱性、直接和分散5大类的26种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HX5生长菌体可在5h内完全吸附直接染料和分散染料,碱性染料在生长菌体上完全吸附脱色的时间为12h,其次是活性染料,最不易吸附的为酸性染料.染料在生长菌体上的吸附由染料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直接染料分子呈线性平面结构、疏水性较强,易于吸附,完全吸附脱色的时间为5h;分散性染料水溶性较差,在静电力的诱导之下即可在较短时间内完全吸附脱色;碱性染料分子带正电,与带负电荷的菌丝球表面异性电荷相吸从而发生吸附脱色;活性染料分子中的氨基质子化后与菌丝球表面相互吸引,氨基质子化的程度越高,吸附效果也就越好;酸性染料分子中氨基质子化程度受到结构本身的限制,以及不存在带正电荷的基团,因而吸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羧甲基壳聚糖(NOCC)复配聚丙烯酰胺(PAM)对3种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进行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溶液的酸度、絮凝剂与助凝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入PAM作为助凝剂的脱色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处理此染料废水的最佳pH值为2.3,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480mg/L,PAM投加量为4~8mg/L。在此优化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三种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99%,COD去除率为90%;用壳聚糖/稀土复合膜处理染料废水时,对直接黑FF、还原红F3B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4.7%和98.2%,明显优于单纯壳聚糖膜。  相似文献   

13.
污泥活性炭对染料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作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ZnCl2作为活化剂)制得污泥活性炭,全面研究了污泥活性炭对活性艳红K-2BP、酸性大红GR和直接紫N这3种染料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污泥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吸附染料,实现污泥的资源化;3种染料的平衡吸附量qe均随着染料初始浓度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条件下平衡吸附量qe的大小顺序为:酸性大红GR>活性艳红K-2BP>直接紫N;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3种染料在污泥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对于活性艳红K-2BP和直接紫N,颗粒内扩散过程是该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但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吸附速率同时还受颗粒外扩散过程的控制,而对于酸性大红GR,颗粒内扩散过程不是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污泥活性炭对3种染料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吸附活化能较小,主要为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染料卡布龙红和弱酸大红,质量浓度(洲m沙一’)分别为25、50、1印和12.5、25、50,48h后培养液基本脱色,较高浓度下菌膜上有残余染料吸附,5d后染料质量降解率分别是100%、88%、92%和58%、65%、38%。以含有上述两种染料的印染废水置换培养液,并加人葡萄糖1岁L,黄抱原毛平革菌可以直接使废水脱色。菌丝可以重复培养脱色废水至少5批,每批废水的脱色率均大于卯%。5批废水总的染料质量降解率约为80%。在重复培养脱色废水的过程中,测不到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力,说明废水中的染料分子是在细胞表面或进人胞内被降解的。若加人的葡萄糖浓度降低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市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热解制得污泥灰,并将其用于吸附直接耐酸大红4BS和活性艳红K-2BP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和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吸附时间和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有影响,而废水pH变化则不会引起脱色率的较大改变.室温下,4BS和K-2BP的最佳污泥投加量分别为3g·L-1、10g·L-1.4BS在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为25min,反应温度为40℃)下,脱色率可达93%;K-2BP在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为150min,反应温度为40℃)下,脱色率约为73%.  相似文献   

16.
于存  吴烨欣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2):4617-4622
从野外倒木上分离得到一株对直接染料具有高效脱色能力的白腐真菌CB1,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对菌株CB1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CB1为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在固体培养基上,利用T.versicolor CB1对5种直接染料进行脱色,结果显示,T.versicolor CB1对5种直接染料均可脱色,其中对直接大红的脱色效果最为明显;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T.versicolor CB1脱色直接大红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以果糖为碳源、硝酸铵为氮源、p H=5、添加Cu SO_4和Ca Cl_2利于T.versicolor CB1对直接大红的脱色;通过正交试验优化T.versicolor CB1对直接大红的脱色条件,优化结果为:果糖10 g·L~(-1)、硝酸铵2 g·L~(-1)、Cu SO_41 mmol·L~(-1)、Ca Cl_23 mmol·L~(-1)、p H=5.优化条件下第7 d时的脱色率为78.23%,与优化前相比,脱色率提高了24.04%.  相似文献   

17.
X780.3 9801677活化凹凸棒石对阳离子染料的脱色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裘祖楠(上海大学化学化工系》二//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7,17(4)一373~376环信X一58 活化凹凸棒石对三种阳离子染料有良好的脱色作用并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脱色率随pH增加而递增,但各染料有差别,吸附过程似可分为两个阶段并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用它作主要组份的吸附剂对阳离子染料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脱色率和CO氏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7.5写一99.8%和45.4%一72.3%;再生处理简单且其效果基本不降低,为阳离子染料生产废水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种有…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4株丝状真菌对3种高水溶性染料的吸附脱色,研究了开放体系中影响菌丝成球生长及染料吸附的几个关键因素并探讨了菌丝球多次重复接种的可行性.结果显示,4菌株对酸性艳红B的去除率接近100%;木霉对3种染料的脱色率均超过99%.开放系统中低时间研磨菌丝的高浓度接种木霉成球良好,酸性艳红B去除近100%.菌丝球的重复接种加速了染料的吸附去除,废水脱色时间从一次接种的72h减至3次接种的12h.  相似文献   

19.
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活性炭,对比研究该吸附剂对酸性大红GR和活性红紫X-2R两种不同性质染料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其对酸性大红GR的吸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用污泥活性炭作吸附剂处理浓度均为100 mg/L的上述两种染料废水,在pH值为6、投加污泥活性炭分别为5 g/L和6g/L时,脱色率可达99.89%和94.81%;污泥活性炭对酸性大红GR的吸附规律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20.
采用Fe(NO)3.39H2O和FeSO.47H2O混凝剂处理模拟大红染料废水,通过改变各药剂投加量及废水pH值,考察其对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剂在处理大红染料废水中都表现出了较好的脱色性能,而Fe(NO3)3.9H2O的去除性能较FeSO.47H2O更为优越。Fe(NO)3.39H2O对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十分显著,所有的脱色率都在86%以上。当投加量为0.18 g时,脱色率达最大值93.3%;当投加量为0.24 g时,COD去除率为63.6%。FeSO.47H2O对废水色度的去除效果好于COD的去除。其最佳投加量为1.5 g,此时,脱色率达82.4%;当投加量为0.9 g时,COD去除率为51.8%。Fe(NO)3.39H2O在pH为5.0~9.0之间处理效果都较好,当pH=8时,其脱色率最高,为93.4%;FeSO.47H2O在pH为6.0~8.0之间最佳,当pH=8时,脱色率最高为8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