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Flex技术和ArcGIS技术开发了具有“富”客户端的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Web系统,使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将监测系统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集成起来通过Flex技术(Flash)方式显示,是一种新的尝试,使用户对重危险源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的理解通过可视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管道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问题,基于现场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根据某受到不稳定边坡影响的管道所处滑坡区域的特点,设计1种基于云服务平台的管道状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系统由前端数据测量模块、中端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以及终端监测平台模块组成。采用振弦式应变计进行管道应变测量;应用数据采集仪、移动数据发射器及电源进行数据采集及传输;利用自主开发的基于云服务平台专用软件进行管道状态的数据分析及远程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稳定地实时数据获取、高效地数据远程传输和操作便捷、功能丰富的终端监测能力,可较好地评估管道的运行状况,提高滑坡灾害预警能力,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我国复杂多变地质环境下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作用的叠加效应,突破单一化监测手段在表征滑坡灾变演化过程中的局限性,以实现滑坡隐患早期识别和灾害精准预警,首先概括性描述当前用于滑坡监测的天基、空基、地基与体基的天-空-地-体一体化全维度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从隐患早期识别与应急监测、多源多维一体化智能监测、新材料、新工艺交叉监测及基于分布式声学感测(DAS)技术的海底滑坡监测等方面,总结近年来滑坡监测预警领域中理论、技术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后基于多种监测技术的局限性,展望滑坡监测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通过综述性对比滑坡一体化全维度监测预警技术,得出多种技术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然而由于这些技术的指标差异,往往会导致数据漏判与误判,未来应将研究重点聚焦于预警判据标准和系统建模方面。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监测方法在大型基坑支撑结构监测中难度大、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提出利用分布式传感监测技术对太原火车站调蓄池桁架支撑体系栈桥应力、应变进行监测。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的测量原理和优点,设计应用一套分布式栈桥监测系统,对栈桥扰动下测试和长期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基于BOTDR技术的栈桥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地反映支撑体系中栈桥的变形情况,具有显著优势,可满足栈桥变形长期监测和早期安全预警。  相似文献   

5.
工程建设中,常在自然山地上开切人工边坡,一旦滑坡将造成巨大损失.实践表明:声发射(AE)技术能有效捕捉滑坡的前兆,从而进行预报.岩体AE检测技术是岩质工程结构受力破坏的实时动态检测方法,具有测点监控范围大,实时提供信息等优点.AE信号参数与岩质工程结构受力产生破裂损伤或破坏紧密关联.某永久船闸边坡稳定性AE监测的实践表明,根据AE数据的变化及"突变",对边坡岩体、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评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不同技术类型烟气连续监测系统(CEMS)的测量原理,技术特点,并分析其在火电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GIS的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危害性的分析,指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给出了事故应急决策支持机制,采用案例推理与规则推理相结合的推理技术来实现事故应急方案的自动生成;借助于WebGIS技术,建立起集成污染事故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测分析、快速处理等多项技术的系统平台;该系统创建了集成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和文档信息的污染应急决策数据库,提供了环境污染危险的评估技术,建立了环境污染的扩散模型,实现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置技术的集成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能为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我国山区公路堑坡数量众多,其稳定性监控预报研究,对滑坡地质灾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在详细介绍滑坡灾害远程监测系统设计的基础上,依托湖南宁道高速公路堑坡滑坡,建立了以深部位移、渗透压力、裂缝开合度和降雨量为监测单元的单体滑坡监测硬件系统。通过CDMA无线通讯技术,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自主开发的基于SQLite数据库的室内接收分析软件,数据经分析处理后实时发布到互联网。该系统自运行以来,运行稳定,效果甚佳,为山区公路行车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保温层下管道腐蚀带来的严重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腐蚀在线监测,以了解管道的剩余壁厚情况。在分析现有的腐蚀监测技术不足的前提下,基于γ射线数字扫描检测技术(GSDT),研发了1套保温层下管道腐蚀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保温层下腐蚀管道剩余壁厚在线监测,并通过带保温层管道的检测试验和t-分布分析方法检验腐蚀监测系统的检测精度,最后以某化工企业为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腐蚀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保温层管道剩余壁厚的监测,保温层和高密度介质不影响管壁厚度的测量结果,且使用所研发的腐蚀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管道腐蚀速率与现场实际腐蚀速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夏娜教授及其团队,依托教育部重大专项预研项目,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Ⅱ+惯性测量的山体滑坡灾害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主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之一,其安全监测亦是矿山企业安全监测的重点。基于主提升设备的安全监测现状,在充分调研国内主提升设备安全监测系统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需求分析,利用MCGS组态软件设计了金属矿山主提升设备安全监测系统,首次较全面地实现了主提升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现场监测要求,达到预期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巡检的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与维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桥梁安全评价与维护的需要,在对现行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设备状态监测原理,提出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及安全趋势预测的方法。根据我国目前公路桥梁养护技术规范、高速公路桥梁养护运行模式,构建由人、物、理、程四部分组成的基于巡检的高速公路桥梁安全监测与维护体系,该体系实施过程分为准备、巡检、分析和维护4个阶段,即,在不影响高速公路桥梁正常运营下,通过巡检获取桥梁关键部位的状态参数并进行分析和评价桥梁状态,由专家系统或专家评价桥梁病害类型和维护方案。该体系还可对桥梁安全状态进行预判,满足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的需求,其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的管理与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种基于微试剂原位水质检测仪的多参数水质微型站监控系统。通过对水质检测流程合理分析以及各监控点反馈信号诊断,结合LabVIEW可视化编程技术、信号分析技术和测控技术,分别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水质微型站监控感知的检测流程测控模型。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诊断专家系统的水质微型站监控系统满足水质测控的需求,极大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电子监控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手机屏蔽仪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进行信号监控,防止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手机引发爆炸事故;应用煤矿安全事故预警系统,实时对井下巷道的各个传感器进行瓦斯浓度和透水情况监测、记录和数据分析;建立远程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形成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和自动监控技术,可以大大增强对事故的防范能力,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滑坡稳定性评价的非线性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在全面分析了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确定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相关因素 ,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应用表明 ,该模型精度很高。将该模型用于预测红石包和谭家评滑坡稳定性 ,其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变配电用变压器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充分利用现有的无线电通讯技术、以太网等监测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变压器无线温度监测网。本文介绍了在配电变压器上安装无线温度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变压器的温度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变压器存在的缺陷或发生故障的位置,并通过中短距离无线网络转发方式,将信号传递至以太网,彻底解决现场监测配电变压器参数的困难,从而实现变压器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实现区域内乃至全国性的变配电变压器信息的汇集与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在尾矿库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光栅(FGB)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监测中,在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也在逐步增多。为提高某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抗干扰和运行稳定性,某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工程采用以光纤光栅传感器作为主要采集设备。应用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设备的突出优点是运行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满足使用要求;明显不足是安装条件要求高,前期投入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平庄西露天矿露井联采顶帮边坡的岩移规律与稳定性状态,揭示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对典型滑坡位移-时间特征的 认识,提出用位移历时曲线与位移加速度历时曲线形态判断边坡稳定性状态,并详细对比分析了布置在井工开采边界以及边坡走向与倾向方向 上各监测线的地表位移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平庄西露天矿顶帮现状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II区凸边坡为相对不稳定区域;边坡岩移规律及 稳定性主要受断层、弱层、边坡平面形态、地下开采及其引起的断层活化等因素综合控制;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范围的边界大约在边坡 表面出露标高+572m。  相似文献   

19.
微震灾害分级是判别及处理高风险采场的关键。为了预测并防治采空区失稳导致的灾害,结合用沙坝矿引进的IMS微震监测系统,首先统计矿山尺度的微震活动性特征,将主要采场进行分区。然后分析各分区的最大潜在震级及其重现时间、微震扩散率、微震劲度比、能量频次等特征。最后结合采场微震灾害风险性分级标准对各分区风险性进行分级。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微震事件的能量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进行灾害风险性分级的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