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废弃钻井液生物絮凝剂筛选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川渝地区废弃钻井液成分复杂,高COD,高色度的特点及现有的化学法、固化处理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微生物法处理废弃钻井液的思路。通过实验筛选出最佳C源为蔗糖、最佳N源为N2的菌株,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CaCl2用量0.1%,pH7.0,絮凝剂用量1.0%的最佳絮凝条件。经现场配合筛选出的菌株对废弃钻井液进行处理,COD去除率可达到72.4%。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法适用于海上钻井含油废弃物的处理。通过多次对菌株采集、分离、纯化和培养驯化,选育得到了3株对石油烃类有很好降解效果的石油类降解菌;确定了石油类降解菌适宜的生化处理条件:最佳生长及原油降解温度为50℃、最佳生长及原油降解酸碱性环境为pH=6.0、最佳菌株接种量2%、最佳原油初始浓度为500mg/L。处理后的含油废弃钻井液含油量基本稳定在2mg/L以下,降解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处理油田采出水技术已在各油田广泛应用,如何针对地层条件、区块采出水特性筛选适宜的采出水降解菌株需要进一步探讨。文章从长庆油田姬?油田某联合站采出水中分离纯化出5种微生物菌株,分别研究温度、酸碱性、盐度等条件对筛选菌株的影响,从而探讨菌株对该区块油藏条件的 适应性;结果表明5种菌株能够适应该区块油藏条件,其中A菌株生长繁殖趋势最好;进一步开展5种筛选菌株降解原油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A菌株对石油类的降解率达到55.6%,可作为油田采出水降解菌菌株。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废弃钻井液的研究现状及处理方法,包括:简单处理再利用法、注入安全地层或井的环形空间法、回填处理法、MTC转化技术法、固液分离法、坑内密封法、土地耕作法、再回收利用法、微生物降解法、固化处理法。得出:固化处理法为各大油田最为常用的处理方法,前景较好。开发并研制高效环保的固化剂或复合固化剂,降低处理费用,固化体的再次利用等是废弃钻井液固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废弃水基钻井液的利用──MTC固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与利用废弃钻井液是油气田环境保护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MTC固井技术是在废弃钻井液中加入固化剂和化学处理剂使之转变为固井液,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固化剂、化学处理剂及配方选择得当,可使废弃钻井液转化为MTC固井液,这样既可节的固井成本,又为解决废弃钻井液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旨在从微生物降解的角度出发,解决苯酚大量应用带来的含酚废水对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富集培养、驯化筛选和平板划线等方法,从某化工厂废水中分离得到4株苯酚降解菌.利用4-氨基吡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苯酚降解能力,筛选出降解率较高的菌株Y_1.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  相似文献   

7.
近日,由海军医学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合作,历时3年研制成功的"石油降解菌"通过专家鉴定,经多地海上试验,可对海上油污成功实施降解。他们从生物修复的角度入手,经过多次试验攻关,从被石油污染的海水中成功培养分离出25种石油降解菌株,从中筛选出4种高效石油降解菌株和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构建成高效的混合降解菌群。然后,采用具备膨化、悬浮、可降解等  相似文献   

8.
废弃钻井液的治理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钻井液中含有的地层钻屑、钻井液处理剂等有害物质,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与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其治理与利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从1991年开始,在室内反复模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井场应用实践,研制成功了将废弃钻井液转化成水泥浆的固化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陆上油气田采用排污池处理废弃钻井液存在的资源、环境等多方面问题,借鉴国外先进废钻井液处理方案,通过采取优化钻井工艺设计、钻屑干燥、闭路系统、中心废物处理、钻井液全面管理及回收再利用等综合措施,减少了废钻井液的排放量,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能够有效促进钻井工业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突变试验(AMES)对江苏油田含油污水、钻井液废水、废弃钻井液的致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检测条件下,以四氢呋喃做溶剂,江苏油田含油污水、钻井液废水及废弃钻井液均具有直接及间接碱基置换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1.
废钻井液对环境污染及固化处理室内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前我国许多油田钻井井场位于稻田、麦田、虾池和鱼塘周围,而废钻井液中含有无机盐、重金属组分、油品及大量有机聚合物,其中有些是有害物质,一口井的废钻井液一般可达200~300m~3。这些废钻井液堆放在井场不进行处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为此,如何处理这些废钻井液是目前令人极为关心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一些油田废钻井液的毒性;介绍了毒性提取、评价方法及其对土壤、植物和海洋生物的影响,同时重点介绍用化学固化方法处理废钻井液的结果。通过对现场的5个废钻井液的固化处理室内试验证实,废钻井液固化后有一定强度,其水浸出液清彻透明,达到排放标准,固化体可进行掩埋恢复地貌,也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2.
钻井废液-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钻井清洁生产的核心设备——钻井废液-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原理、流程和处理效果。实践证明,用这种一体化设备处理普通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产生的钻井废液时,设备排水质量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或二级标准);当用于处理高温深井聚合物-磺酸盐复杂钻井液体系产生的钻井废液时,除了COD外, 排出水的主要水质指标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用该设备处理后的泥渣含水率低于55%,泥渣体积减少了88%。  相似文献   

13.
大庆油田废钻井液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钻井液成分分析及废钻井液在四种土壤中淋渗模拟试验,阐述了废钻井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钻井液中有毒性的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在黑钙土、草甸土、盐碱土、沙壤土中运移、积累及降解情况。  相似文献   

14.
钻井液的使用和钻屑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澳大利亚矿产和能源部(DME)根据所处地区的环境敏感性、钻屑处置方式和钻井液的环境性能评估钻井液的使用及其废物排放。环境性能的标准包括基液和整个钻井液的生物毒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累积性。申请人有责任明确活动的环境领域和可能的环境影响。油基钻井液(OBF)的芳烃含量不超过1%,附在钻屑上的基液干重限值为10%。大钻屑堆可能是海洋低水平烃类渗漏到海洋环境的来源之一,对钻屑堆的移除和处置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5.
以几种典型钻井液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对其生物毒性、化学毒性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钻井废液具有一定生物和化学毒性,其中,磺化体系钻井液在生物毒性和化学毒性方面均超标,应重点加强管理;低密度无固相体系和磺化体系钻井液中Hg和Cr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量实验,分别探讨了数种无机和有机添加剂的加量、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废钻井液固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对固化处理废钻井液有显著效果的固化剂及相对较好的添加剂配方a、b,并对其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配方可作为填充物的最佳配方,其主要指标都已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和GB3550—83标准;b配方用于道路施工,其抗压强度和抗塌落程度已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中原油田在对钻井液的处理中采取了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以及综合利用的手段,减少了废钻井液的污染。对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CX170-1井钻井废水及废钻井液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CX170-1井位于川西平原,周围良田环绕。文章就川西地区钻井作业现状提出了比较可行的钻井废水及废钻井液无害化处理工艺技术。针对钻井废水,详细介绍了轻度污染废水;严重污染废水和特殊作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对于废钻井液,该井主要采用了固化处理。结果表明:经固化处理的废钻井液干结后具有一定强度,失去了水敏性,不再具有返浆性。浸泡实验表明,有害物得到了比较彻底的固定,经检测,各种污染指标大都低于国家一级标准,自然条件下外排的废钻井液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