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农药对禽鸟的毒性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甲基异柳磷等四种农药对鹌鹑的急性和蓄积毒性,并作出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甲基异柳磷和嘧啶氧磷属高毒级农药,克草胺中毒级,单甲脒低毒级。蓄积试验表明,除嘧啶氧磷为中等蓄积外,其余农药均属轻度蓄积。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甲基异柳磷等四种新农药对泽蛙蝌蚪的毒性,作出了安全性预评价。结果表明:四种农药对蛙类均为无实际危害的低毒农药。克草胺施药期与蛙类蝌蚪期正相吻合,因此在使用时应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对蛙类蝌蚪的毒害。  相似文献   

3.
甲基异柳磷等四种农药的水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测定了甲基异柳磷、单甲脒、克草胺、嘧啶氧磷等四种农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速率、探讨了影响水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中性水溶液中,25℃时四种农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甲基异柳磷270.8d,单甲脒6.5d,克草胺602.7d,嘧啶氧磷55.9d;当温度升至50℃时,四种农药的水解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为原来的2.0—10.8倍;改变pH亦会影响水解速率,甲基异柳磷和单甲脒均随pH增加水解大大加快;克草胺则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很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而嘧啶氧磷在酸碱条件下都不如在中性条件下稳定。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4种农药在土壤薄板上的移动性能。结果表明,甲基异柳磷与嘧啶氧磷属不易迁移的Ⅱ级农药;克草胺属中等迁移性的Ⅲ级农药;单甲脒属可移动性农药。  相似文献   

5.
四种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Ⅰ:土壤呼吸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农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多菌灵和丁硫克百威对两种土壤的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药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随农药的品种而异;四种农药可刺激或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这种影响是非持续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22种常用除草剂对蚯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农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采用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22种常用除草剂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滤纸法染毒48 h,特丁净、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和莎稗磷对蚯蚓为中等毒性,其LC50值为10.32(8310~12.23)~34.69(29.16~43.99) μg·cm-2;其次为...  相似文献   

7.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及组分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挖壕法断根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土壤呼吸的组分进行分离,利用静态箱/碱液吸收法对土壤呼吸以及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及1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日动态和季动态变化特征,阐明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两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①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都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自养呼吸速率的日变化较平缓,其最大值与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土壤温度的时间比较出现滞后现象:在生长季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月平均呼吸速率值的排列顺序依次为:7月>8月>9月>6月,而自养呼吸月平均呼吸速率值的排列顺序依次为:8月>7月>9月>6月。②兴安落叶松林中土壤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和自养呼吸速率与10 cm土壤温度之间均成指数相关关系,通过计算得出Q10值分别为1.69、1.97和1.24,与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相比温度敏感性偏低。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与土壤含水量有相关性但不显著。③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率分别约为63%、37%,该地区土壤异养呼吸所占比例接近于自养呼吸的两倍。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测定糙米中水胺硫磷和甲基异柳磷的残留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胜算 《环境化学》1992,11(4):73-76
本文用带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糙米中水胺硫磷和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结果表明:水胺硫磷和甲基异柳磷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3×10~(-11)g和2.8×10~(-12)g,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7ppb和0.1ppb,回收率添加浓度为0.05—5mg/kg时,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9.9—97.8%和100.7—104.9%,变异系数绝对值分别为3.42—5.58%和1.33—2.36%。  相似文献   

9.
4种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Ⅱ:氮素矿质化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农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多菌灵和丁硫克百威对山西省两种土壤氮素矿质化( 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 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浓度( w = 100 mg/kg) 的4 种农药,对土壤氮素矿质化无显著影响. 高浓度( w = 1000 mg/kg) 的菊酯类农药会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使土壤中氨的含量明显积累;添加高浓度多菌灵的土壤样品出现硝态氮积累的现象,这可能与其对微生物生长影响有关;添加高浓度丁硫克百威在一种土壤样品中使氨的含量有明显积累,但在另一种土壤样品中与对照基本相同.可见,农药对土壤氮素矿质化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因农药品种的不同和浓度的不同而异,不同的土壤因微生物活性的差异而对农药污染的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土壤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2,4-D异辛酯和2甲4氯异辛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并探索了影响其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4-D异辛酯和2甲4氯异辛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形式主要为化学水解;在陕西潮土、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南京黄棕壤、湖南红壤和江西红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均小于1周,降解产物为2,4-D和2甲4氯.2,4-D异辛酯和2甲4氯异辛酯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pH值,同时与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脱附能力密切相关:土壤pH值越高,农药降解速率越快;土壤粘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越高,对农药的吸附性越强,从而导致降解减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四种农药(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敌百虫和辛硫磷)对稻螟赤眼蜂和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和四个发育期的毒性测定方法和安全影响。结果表明,同种等量农药对赤眼蜂成蜂的毒性最大,对四个发育期的毒性大小因农药品种而异,大体为预蛹期>蛹期>幼虫期>卵期。以LC_(50)与田间常用浓度的毒性比来评价农药对赤眼蜂的毒性等级;比值≥1者属高毒级,≤0.5者属低毒级,介于之间者属中毒级。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林龄云杉林冬季土壤呼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态密闭气室红外CO_2 分析法(IRGA),连续定位测定青藏高原东部4种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和原始云杉林在冬季(2007.11.01~2008.03.31)的土壤呼吸.用挖壕沟法同步区分土壤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并同步测定土壤5 cm温度和水分结果表明,土壤5 cm温度与冬季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显著的正指数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与冬季土壤呼吸的相关性不明显.亚高山针叶林冬季土壤呼吸温度系数Q_(10) 值为3.180 3~6.546 9,不同年龄阶段针叶林的Q_(10)值大小依次为:35 a人工云杉林>47 a人工云杉林>65 a人工云杉林>22 a人工云杉林>原始云杉林.22 a、35 a、47 a、65 aA工云杉林和原始云杉林冬季土壤总呼吸碳释放通量别为200.16、196.23、166.71、228.47、261.75 g(C)m~2,随着森林恢复更新,冬季土壤呼吸通量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的拐点出现在47 a人工林附近.温度是影响土壤自养呼吸贡献率和异养呼吸贡献率的主要因子,温度与异养呼吸贡献率成负相关.22 a、35 a、47 a、65a人工云杉林和原始云杉林冬季土壤的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碳释放通量平均值分别为133.44、134.04、115.97、166.05、199.07 g(C)m~(-2)和66.71、62.20、50.73、62.43、62.68 g(C)m~(-2).图7表3参34  相似文献   

13.
安普霉素对不同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兽药抗生素安普霉素对不同土壤中微生物呼吸活动和对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生长的影响,了解该药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生态毒理学效应,以便为药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利用直接吸收法(密闭法)测定安普霉素对土壤微生物呼吸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安普霉素对不同土壤中微生物呼吸活动的影响有所差异。在污染的中后期,长春土中加入一定量的安普霉素能刺激土壤的呼吸作用。在染毒的前期,安普霉素对成都土中CO2的释放量均有抑制作用。采用稀释平板法测定了药物对不同土壤中细菌、真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安普霉素对土壤中的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成都土和长春土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同时安普霉素的这种抑制作用还表现出时间差异,24h的抑制率高于48h。安普霉素对土壤中真菌生长的影响表现出地域差异,低质量分数的安普霉素对成都土和武汉土中的真菌没有抑制作用。在所测的四种土壤中,南京土中药物对真菌的平均抑制率最高。这可能与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种群结构有关。安普霉素对不同土壤中对真菌的抑制作用,随药物质量分数的降低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涕灭威、呋喃丹和拉索三种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结果表明,经过30cm土柱下渗到收集器中的涕灭威为88.0%,呋喃丹为69.1%,拉索为1.84%;农药在四种土壤中的淋溶速度,砂土>砂壤土>粘壤土>粘土;土壤性质对农药移动的影响比农药自身性质的影响要小。  相似文献   

15.
Cu、抗生素协同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重金属和抗生素在土壤环境中协同污染的几率不断升高。为分析和评价重金属、抗生素协同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以Cu、磺胺甲基嘧啶为添加毒物,其中,Cu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100、500mg·kg-1;磺胺甲基嘧啶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5、25、50、100mg·kg-1,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的方法研究分析了cu、磺胺甲基嘧啶协同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基础呼吸、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硝化势、尿酶以及脱氢酶等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磺胺甲基嘧啶单独污染处理相比,在Cu的质量分数为100mg·kg。协同污染污染下土壤微生物呼吸,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尿酶等指标的活性均明显增加;即表明它们对Cu与磺胺甲基嘧啶的协同污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交互抗性;在cu的协同污染质量分数为500mg·kg-1,Cu与磺胺甲基嘧啶对土壤各微生物指标则基本表现为协同抑制作用;在不同剂量Cu的协同污染处理下,当磺胺甲基嘧啶处理质量分数≥10mg·kg-1时,各土壤微生物指标的活性随着其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表现出很好的剂量依赖效应。因此,低剂量的Cu.磺胺甲基嘧啶协同污染可能会诱导土壤微生物对二者产生交互抗性;而高剂量协同污染则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产生较为严重的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昆明地区土壤中Cd、Cu、Pb、As、Cr、Hg6种重金属和六六六、DDT、甲胺磷、乐果4种农药含量进行了调查监测,并就其来源及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d、Cu、As、Hg等重金属对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为严重,其后依次为Cu、Hg、As、Pb、Cr,土壤重金属综合评价为中度污染,土壤有机氯农药仍有部分残留,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很低。  相似文献   

17.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方面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其原因可能为土壤呼吸不同组分对土壤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及相应的非生物和生物机制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分别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系统地论述了增温对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呼吸不同组分的影响机制,发现增温可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植物根系的生理活性直接促进土壤异养呼吸和根系呼吸。同时增温能通过改变非生物因子影响土壤呼吸各组分速率,如增温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进而间接促进土壤呼吸;而增温引起土壤水分含量较小程度的降低不足以抑制土壤呼吸过程。增温还能通过改变植物群落生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生物因子影响土壤呼吸各组分速率,如增温导致植物细根生产量、死亡量和分解速率提高,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活性增加;增温还导致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向革兰氏阳性菌和放线菌群落转变,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惰性有机碳的利用增加。受根际土壤可利用碳含量较高的影响,根际微生物呼吸对增温的响应不敏感,增温对根际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也不显著。由此可见,在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灌丛生态系统中,气候变暖将通过改变非生物与生物因子影响土壤呼吸等碳释放过程。以上结果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灌丛土壤碳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农药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种群的生态风险,采用OECD标准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10种常用农药对蚯蚓(Eisenia foetida)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滤纸法,48h测定结果表明,4种氨基甲酸酯类(异丙威、甲萘威、速灭威和丁硫克百威)和2种有机磷类(毒死蜱和哒嗪硫磷)农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其LC50值为3.50(2.77~4.44)~72.42(59.58~88.05)μg·cm-2)明显高于3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噻嗪酮、虫酰肼和呋喃虫酰肼)和吡蚜酮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其LC50值>629.1μg·cm-2)。采用人工土壤法,14d测定结果表明,上述4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其LC50值为59.61(55.13~64.44)~134.1(127.0~141.5)mg·kg-1)明显高于上述2种有机磷类农药和其他农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其LC50值为193.0(180.1~206.8)~386.4(359.7~414.2)mg·kg-1)。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农药对蚯蚓的毒性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类型的不同农药品种对蚯蚓的毒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比其他类型的农药对蚯蚓具有更高的毒性。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本研究采用人工土壤法测定的所有农药对蚯蚓均为低毒级。  相似文献   

19.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植物根系活动和测定方法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动态气室-IRGA法和静态气室-GC法研究了田间受根系影响和不受根系影响土壤的呼吸速率,分析了根系活动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程度,并比较了两种测定方法间的差异。研究表明,受根系影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不受根系影响的处理;受根系活动影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为静态气室-GC法>动态气室-IRGA法;而不受根系活动影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则恰好相反,为动态气室-IRGA法>静态气室-GC法;两种方法在测土壤呼吸时存在显著差异;但两种方法所测土壤呼吸速率间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两种方法间所获数据可以互相转换参比。  相似文献   

20.
昆明地区土壤重金属与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昆明地区土壤中Cd、Cu、Pb、As、Cr、Hg6种重金属和六六六、DDT、甲胺磷、乐果4种农药含量进行了调查监测,并就其来源及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d、Cu、As、Hg等重金属对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为严重,其后依次为Cu、Hg、As、Pb、Cr,土壤重金属综合评价为中度污染,土壤有机氯农药仍有部分残留,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