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名初中生,之所以加入到大人们的这场论战,只是为了 说明一个常识。从小学的自然课到中学的生物课,老师们一直都在 告诉我这个常识: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而生物圈是一个有机 体,人必须依赖着别的生命系统才能生存;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 史,而人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够 生存和发展。正是这个科学常识告诉我们:人类要敬畏大自然。  相似文献   

2.
美国“生物圈2号”曾被称为人类的“小地球”。尽管这个独特的生态环境实验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其失败给人们留下了诸多启示。几年前,美国人为进一步认识地球的生态循环,验证人类采用高科技手段在与世隔绝的密封生物圈中获得食物和空气的可能性,希望创造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系统的奇迹,进而还设想在地球之外的星球上建造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所以不惜巨资,耗费两亿美元建成了“生物圈2号”实验工程。  相似文献   

3.
生物圈保护区的含义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来源于1971年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关于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一项主要决议。生物圈保护区首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区。并包括多数大的生物地理区的典型代表,不仅要具有网络的特征;还要把自然保护区与科学研究、环境监测、人...  相似文献   

4.
生物圈     
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所组成的。因为有生命在其中积极活动 ,所以称之为生物圈。生物圈这一概念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E Suess于 1875年首先提出 ,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192 6年前苏联地质学家V I Vernadsky于 192 6年发表了著名的“生物圈”演讲 ,才引起广泛重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Toyndee( 1899~ 1975 )对“生物圈”这一概念的提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说 :“‘生物圈’这个新词是科学知识和物质力量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产物。”关于生物圈 ,如下几点结论是…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初中生.之所以加入到大人们的这场论战,只是为了说明一个常识。从小学的自然课到中学的生物课.老师们一直都在告诉我这个常识: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而生物圈是一个有机体.人必须依赖着别的生命系统才能生存。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人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够生存和发展。正是这个科学常识告诉我们:人类要敬畏大自然。  相似文献   

6.
卢风 《环境教育》2009,(9):62-62
2009年7月16日下午,我们从哈尔滨出发,驱车前往伊春的五营。那儿有一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黑龙江丰林生物圈保护区。在那儿我们度过了愉快而难忘的3天。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误入虎口暑假到了,小白兔杰咪不得不打消回美国看望爸爸、妈妈和朋友们的念头,并不是它不喜欢美国的肯德鸡、牛排和朋友们为它即将举办的"party"。其实,它做梦都想回美国品尝妈妈给它做的草汁炖鲜菇,和爸爸到阳光草场游玩,给朋友们讲在中国的奇特经历。可是,它要实现一个非常大的愿望--游览中国的名山秀水、奇林仙境。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生物多样性消失、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土地沙漠化以及海洋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扩展人类新的生存空间,美国一位名叫爱德华·巴斯的亿万富翁出资2亿美元,建造一座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实验室──“生物圈2号”,研究在模拟地球环境条件下,生物多样性的生存问题。“生物圈2号”于1986年动工修建,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国森北部的沙漠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温室结构。这座高大的玻璃和钢的构筑物占地3英亩多,由5个部分组成:一个拥有微型山脉的热带雨林;…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18年前苏联时代的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今天恐怕仍 有着切肤之痛。但也就是现在, 人们在政府《安全宣言》昭示下, 已有大约8万居民重新返回白俄 罗斯共和国南部当时被确定为 核污染灾区的家园栖息居住。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遥 离现在已有18年之久。事故现场 虽然发生在乌克兰北部,但它的 污染却飞越国境而使与其毗邻的 白俄罗斯共和国南部的广袤地域 成为深受放射能量污染的重灾 区。自那之后,除了时间外,那  相似文献   

10.
天体物理学家约瑟夫认为人类的历史是扩张的历史,只有通过星际扩张才能解决生物圈的污染,并且认为这是人类唯一的选择,因为仅从经济增长方面看,每10-20年将增长一倍,但是生物圈太小,而人类的潜力巨大,已经超出孕育人类的生物圈的能力,只有进入太空时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人口、  相似文献   

11.
程开元 《环境教育》2006,(10):44-46
有这样一幅地图,用一套世界通用的图示标示出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生态与文化景点,它帮助你发现熟悉的周遭可能被忽略的绿色资源,换一个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居住环境,让你在喧嚣拥挤的都市,用一种更健康、更环保的方式去生活。这就是它——绿地图(GreenMap)。自从1992年美国的温  相似文献   

12.
盛华 《环境教育》2002,(3):42-43
截止到2002年3月,我国已有21处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纳入“人与生物圈计划”(英文简称“MAB”)网(见表)。现将近两年新增的六处自然保护区做一简单介绍,供师生参考。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合浦县东南沙田半岛附近,由该半岛东侧和西侧的海域、陆域及全部滩涂组成,总面积8000公顷,岸线总长50千米。这里是我国大陆海岸发育较好、连片较大、结构典型、保存较为完整的天然红树林分布区。红树林区域是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因此,保护区内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多种鱼、虾、贝、蟹、蛇、鸟类,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海洋…  相似文献   

13.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1,(8):71-71
猫儿山纳入生物圈保护区 漓江发源地、地处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境内的猫儿山,近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这是广西首个森林生态系统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这将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对这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漓江、资江、浔江、柳江等水系的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孙丹平 《环境教育》2005,(12):30-31
丹尼斯·海斯1944年出生于美国的华盛顿州。他是美国著名的环境主义者,更是作为首次地球日的组织者而闻名于世。人们习惯把在1970年发起的这次地球日活动视为美国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1990年,海斯又组织了第一次“世界地球日”活动,有141个国家的2亿群众参加了这次全球范围的庆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为工业发达国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建立了世界领先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自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爆发至今,我国的环境应急管理需求迫切,管理水平也在飞速提升。对美国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的分析能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借鉴。首先,美国设立了以宪法为根基,以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为主要枝干,以针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专门性立法为具体内容的管理体系。其次,美国建立了包括总统、联邦应急管理署、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以及州、县和地方政府中的管理机构在内的多层级应急管理系统。再次,美国基于国家应急系统(NRS)及其核心国家应急计划(NCP),为环境应急响应工作制定了清晰的工作流程。此外,美国还设立了超级基金,有助于有效解决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资金来源问题。2014年1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发生埃尔克河化学品泄漏污染水源事件,通过将该污染事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本文详细梳理了美国各层级政府对该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处理流程,体现出其具有的流程规范、分工清晰、属地处理、联邦支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形式综合到一起,就是生物多样性,包括了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层面上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演化的结果。它构成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环境。  相似文献   

17.
英娃 《环境教育》2003,(5):17-19
首届“争当环境小卫士活动”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主办,在全国开展的一项加强儿童环保知识教育、培养儿童环境意识,使之逐步成长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新一代公民的“绿色希望工程”。首届争当环境小卫士活动(时间为2001年6月—2002年9月)参与的小学生突破百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18.
环境素养:一种优秀世界观的反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东蛟  艾娃 《环境教育》2002,65(6):32-34
环境素养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Literacy)”一词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国,受到美国各界特别是政府和环境教育界的重视,经不断地研究完善,在新世纪初期,理论较为成熟后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1998年美国国家环保局环境教育办公室印发了一个内部培训的小册子,名为《环境素养和教育建议》,用来培训他们的教师,并以成功的环境教育实践提高全民族的环境素养。1999年《田纳西自然管理者》杂志刊登了田纳西大学地理和环境教育中心主任Rosalyn McKeown-Ice 教授的《环境素养》一文,她在全面地阐释环境素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21日,韩国通过了《韩国环境教育振兴法》。这部法律是在透彻研究了美国、日本等国家环境教育法条文和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韩国本国的实际,总共历经8年的时间出台的,于2008年9月开始生效。研究《韩国环境教育振兴法》的背景和内容对我国环境教育的开展和环境教育立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天飞机的爆炸引出的话题──环境技术机械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陈建辉1986年1月28日,是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殉难。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大悲剧,事后美国有关部门对航天飞机爆炸的原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