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协同共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海陆产业间协同共生关系,构建了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协同共生度评价模型,基于1995~2010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沿海11省市海陆产业共生状态,预测了达到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的时间区间,并给出保持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两种产业主参量的条件组合。结果表明,我国早期存在海洋产业寄生于陆域产业中的状态,之后长时间处于正向非对称互惠共生状态,沿海7省市在2011~2014年之间达到对称互惠共生状态。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民经济中较为新兴的产业,再生资源产业的界定及其构成还未达成完全一致的理解。在明确再生资源的定义及其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再生资源产业的内涵及其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提出再生资源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注意与相关产业政策之间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产业生态系统论这个视角,首先探讨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整合与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产业生态化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环境产业投资基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快速发展的环境产业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创新、高效的投融资方式可以有效推进环境产业的发展.本文根据不同的特征类型将环境产业进行分类;并结合产业投资基金的分类及其要素特点,为不同类型的环境产业选择合适的产业投资基金;同时对建立环境产业投资基金过程中政府的立法和监管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璐 《环境保护》2002,(10):37-39
环保产业和资源更新产业是在市场化条件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对环境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兴起的相关产业形态,二者在污染防治成本的化承担及资源自然更新过程的产业化推进的不同方面,为强化和发展可持续利用的环境资源基础发挥着相同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这两种相关产业形态的有机联系为出发点,指出利益衡平理论是产业法律保障的理论渊源,而政府扶持为其基本实施机制;深入分析了法律对两种产业形态的统一规范机理,以期实现产业之间的互相推动和促进,并为我国环境资源的产业化立法进行理论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6.
以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体系向传统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环境产业应运而生.环境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成长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走向比较成熟的轨道.本文提出了借鉴国外经验,顺应环保潮流,发现新市场,培植新产业,应成为哈尔滨市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7.
童桂荣 《福建环境》2000,17(1):13-15
分析了当前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资本市场与环保产业发展的联系,提出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强省,经过“九·五”期间全省人民的努力奋斗,人民生活已由小康迈向初步富裕。在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江苏省单位面积的人口负荷、经济总量和接纳污染总量在全国居前列。早在80年代初期,环境保护产业就受到了江苏社会各界的关注,时至今日江苏省的环境保护产业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全国环保产业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环境产业的内涵,分析了全国及云南省环境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从政府、企业、公众3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云南省环境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环保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环保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支柱地位。  相似文献   

11.
Industrial ecology (IE) is an emerging framework adopted in the manufacturing, construction, and process industries to provide innovative solutions in strategic planning, leading to cleaner operation and production. An IE framework integrates a large number of processes, economic constraints,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considerations for optimized resource utiliz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mining and minerals industry, emphasizing two concepts: IE and cleaner production. The mining and minerals industry provides primary materials for industrial activities; as such, 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industrial ecosystem.” This industry is subject to very stringent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crutiny, while providing society with required natural resources to meet essent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IE framework in the sector will contribut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工业园区向现代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转变是新形势生态文明下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工业园区为例,阐述了该工业园区建立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工业园区向现代生态工业因区建设转变是新形势生态文明下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工业园区为例,阐述了该工业园区建立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工业园区。论述了钢铁企业在搞好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向生态工业园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建设以钢铁企业为核心的生态工业园的三种模式;并对钢铁企业如何适时有效地发展生态工业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以破坏生态系统8为代价。生态建设以社会-经济-自然人类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以区域或行业为单元,或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或以生态恢复为宗旨而进行的。我国生态建设的基本经验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生态革命的新思路进行战略规划,以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原理为指导进行技术规划,同时提出优先发展的生态产业类型、技术和方法,第一性生产量最大、生  相似文献   

16.
产业生态学及其实施的观念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生态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推动下迅速崛起的,旨在探讨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并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一门新学科,尽管尚不完善,但产业生态学的思想和原理已逐步得到产业界和许多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指导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该文论述了产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内涵,着重提出了实施产业生态学战略所必须的诸多观念创新。  相似文献   

17.
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生态工业园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祁东经济开发区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出发,对其发展生态工业园具备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建设生态工业园的模式和实施层次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利于祁东经开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生态链构建研究 --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顺口区是大连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旅顺口区的产业生态链,合理安排其产业结构,是“大大连”建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对生态产业链概念、层次及其构建原则进行阐明和论述,在此基础上,应用产业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大连市旅顺口区产业现状,并构建旅顺口区产业生态链,为大连市旅顺口区的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大连市的循环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工业生态学的演化与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当前工业生态学(IE)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IE的演化进程,阐述了IE的原理,并展望了研究方向。指出:IE是一门以提高工业过程中原料使用效率、降低废物排放弃为目的,研究工业系统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应用生态学;其化过程经历了孕育、萌芽的提出第三个阶段;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工业生态系统,而工业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工业生产部门;工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追求和不懈努力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的指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之一。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敲定,提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目前,指标体系还不完全成熟,针对该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合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