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促进天津市可持续发展,运用能源足迹分析方法,对天津市2000-2012年能源足迹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STRIPAT模型,对引起能源足迹变化的人口数量、城市化率、富裕度、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能源足迹年均增长7.59%,生态环境承受了巨大压力;人口数量和城市化率对天津能源足迹的正向驱动作用较强,技术水平则有很强的负向驱动作用,富裕度和产业结构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小.为保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天津市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人与城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依据Tapio弹性脱钩分析框架,分析上海、天津、重庆三城市能耗脱钩弹性指数和碳排放脱钩弹性指数,并对三城市脱钩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文章创新性地构建低碳化脱钩弹性因果链,从能耗弹性脱钩因子、碳排放弹性脱钩因子两方面分析上海、天津、重庆三直辖市工业产业部门脱钩弹性因果关系链以及因果链中各因子关系。进一步分析上海、天津、重庆工业产业部门经济增长与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之间的关联特征,由此评价三城市节能减排力度强弱及相应成效,最后提出区域产业部门经济增长与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具体措施以及如何正确寻找产业发展、产业减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虚拟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清敏  葛春景 《生态环境》2006,15(6):1409-1412
以虚拟产业链的稳定性作为研究的着力点,对影响虚拟产业链的稳定性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市场风险因素、技术成本风险因素、交易风险因素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并给出风险防范体系,即虚拟产业链的风险防范内生体系和外生体系:内生体系是指在虚拟产业链的本身内部网络中建立的风险防范机制、对策、方法措施等,如检查机制、激励机制、利润/风险分担机制和清算机制,而外生体系是指对虚拟生态产业链的风险起防范作用的法律法规、信用和传媒等社会体系的总和。从而从生态产业链内外部整体资源的协同利用和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效用两方面来提高虚拟产业链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区域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马晓芳  苑清敏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2):4293-4300
以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SBM模型、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分析碳排放效率的静态、动态变化特征和差异性,并进一步探讨三大经济圈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2007—2016年间三大经济圈的碳排放效率整体上水平较低,三大经济圈碳排放效率在时序上的变动都经历了高值波动、持续下降和低值波动阶段.从Malmquist指数分解情况来看,技术退步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规模效率存在不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碳排放效率提升空间巨大.地区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外资依存度、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三大经济圈的碳排放效率影响显著,技术进步水平与其他因素相比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基于PCA-DEA的天津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CA和DEA模型,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比性、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原则,结合海洋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建立天津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状况,以期对天津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纵向评价并丰富其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天津市海洋经济总体可持续呈良性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及能力;但海洋资源、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冗余度高,利用率低下,是阻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天津市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规模效益与技术效益有效性,协调好海洋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生态位强度、宽度、重叠度全面分析我国海洋产业生态位现状。具体采用生物学量化模型:Shannon-Wiener指数,Pianka公式等进行量化计算。计算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各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总体特征。基于沿海十一省市海洋产业普遍存在同构化的现象,依据强度、宽度特征分组,生成相应的竞争策略。本文将为各省市完善海洋经济的发展布局和战略规划提供新的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京津冀地区近10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特征,采用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门限回归分析不同区制下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规模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以产业规模为门限变量,碳排放强度影响系数分别为1.003 0、1.527 1、1.202 0;以能源结构为门限变量,能源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变化规律;跨过产业结构门限值之后碳排放强度模型曲率是加速递增的。从近10年数据看,产业结构将会是京津冀工业碳排放长期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协同共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海陆产业间协同共生关系,构建了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协同共生度评价模型,基于1995~2010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沿海11省市海陆产业共生状态,预测了达到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的时间区间,并给出保持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两种产业主参量的条件组合。结果表明,我国早期存在海洋产业寄生于陆域产业中的状态,之后长时间处于正向非对称互惠共生状态,沿海7省市在2011~2014年之间达到对称互惠共生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