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2.
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试行)》中实验室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结合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的实际工作,综合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8月间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工作中环境标准样品在样品测试准确度验证、检测人员能力确认、检测设备期间核查及关键化学试剂检查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为保障环境监测结果量值溯源的统一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可比性,提出丰富水环境标准样品的浓度水平、解决标准样品供需不平衡问题、改善消耗量大的标准样品操作方法、建立环境标准样品使用信息共享平台等实践建议,为合理提升环境标准样品应用效能、有效保证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环境标准样品过期的原因 ,提出分类、分时段对过期环境标准样品的处理方法 ,并为探讨处置方法提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环境(有证)标准样品(CERM)已成为环境监测及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重要工具和常用方法,科学理解和合理使用CERM越来越重要。 文章将CERM在环境监测应用中的有关问题归结为\"泛标样\"倾向和对CERM特性值误区两个方面,结合典型案例,通过不确定度评定分析相关误区或偏颇,并提出选择性使用CERM、按规定条件使用CERM、全面了解掌握CERM特性值、合理运用CERM特性值范围和慎重评价CERM特性值范围内测定结果的差异等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实验分析质量保证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论述;从仪器条件、实验样品前处理以及分析测定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对环境标准样品的使用,及其对实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尹常庆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1):4-6
对新颁布的《环境标准管理办法》中有关环境监测应执行的强制性国家环境标准及在 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作为承担民事行为的法人主体的环境监测站,在环境监测活动中,必须依法严格 执行强制性国家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8.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在分析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时,标准样品作为替代物、基体加标物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及其作为仪器性能检验物、校正物、内标物在样品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卫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2):3-4
介绍了按信息分类编码的方式对环境标准分类管理的方法,根据惟一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单性、适用性和规范性原则,采用复合码的形式,将环境标准代码分为分类部分和标识部分,其中分类部分由环境标准分类号和环境要素代码组成,标识部分为该标准在此类环境标准中的登记顺序号。建议建立环境标准基本信息数据库和环境标准图片库,实现环境标准计算机检索与网上查询。结合实验室认可工作,提出了环境标准在环境监测部门的受控程序,明确了各职能科室、业务科室在该受控程序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铝元素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已经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制定了相应排放标准和实物标准,在我国无铝环境标准样品的提供,本文介绍了铝环境标准样品的研究和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水质标准物质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分别从实验室分析测试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的不确定度、质量控制方式的选择以及实验分析的准确度和分析方法研究等方面,讨论了实验室质量控制过程中水质标准物质应用出现的误区和问题。对如何做好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从多个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在使用分析校准用标准物质及水质质量控制用标准物质过程中,如何避免或减少分析误差的方法和措施。同时对计量、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水质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以及标准物质的规范应用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3-N)标准溶液(以下简称液标)制造商、浓度水平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选择常用的7个品牌CODMn液标和9个常用NH3-N液标品牌开展量值比对和质量评价研究,匿名采购129支液标经盲样编码后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推荐标准进行分析测定,计算和评定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以En法进行量值比对评价。研究表明,NH3-N液标量值均满意,CODMn测试中的加盖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按照证书要求操作时CODMn液标量值合格,未按照液标证书中要求进行液标样品前处理测定会造成测定结果的偏离,影响评价结果。建议监测人员合理选用和规范使用环境用液标,加强环境用液标的选购和管理,确保检测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开放通道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开放式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可以对化工厂、水泥厂、燃煤发电厂、炼油厂、建材厂、机动车、飞机以及垃圾场等点源和面源中许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进行遥测和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4.
被动式个体采样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用被动式个体采样器监测空气小常见污染物NO2,SO2.提出了样品测定之前对每种污染物的具体实验要求。对济南市有关场所空气进行了监测。总结了个体采样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16.
17.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在我国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系统分析和有机污染分析等方面出发 ,概述了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联用在我国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监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例如可测定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多氯二苯并二、多氯二苯并呋喃、农药、酚类、多氯联苯、恶臭、有机酸、有机硫化合物和苯系物、卤代烃、氯苯类等挥发性化合物 ,以及多组分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的卫星遥感技术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的环境遥感应用不能只停留在研究水平,应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与地面环境监测相结合,建立一套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应用平台,使遥感技术进入环境保护领域的实用化阶段。文章指出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应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指标与监测、运行技术规范体系的建立、卫星遥感环境监测目标的确定、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目标的波谱数据库的建立、卫星遥感环境业务监测应用平台的业务内容、关键技术研究等内容,深化了我国的卫星遥感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和掌握当前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监测所使用的氮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的质量状况,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开展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监测的实验室中的99家进行使用情况调查,发现共涉及35家制造商。选择其中使用占比较高的10家,另外再随机选取6家,通过匿名采购等方式获取31瓶氮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经两家测试单位分别测试后,采用归一化偏差(En)法和相对偏差法两种方法评价所选标准物质的量值准确性和监测适用性,同时依照相关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评估其证书完整性和规范性。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16家制造商中,14家的27瓶气体标准物质定值准确,2家的4瓶气体标准物质定值不准确;9家证书相对完整、规范,其余7家普遍存在缺少标准物质唯一标识等问题,部分制造商甚至存在涉嫌冒用证书、证书中的定值浓度超出认定范围等问题。鉴于氮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是保障非甲烷总烃监测结果准确性、可比性和可溯源性的重要基础,且制造商数量众多,建议使用者加强标准物质质量评估工作,并审查其所附证书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