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自动监测阶段。完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区域监测系统、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监测项目,以及实现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等是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近几年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发展状况和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境空气监测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我国环境空气监测所取的成绩,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我国环境空气监测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传感技术在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方法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某品牌3台传感器,对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NO_2、SO_2、O_3、CO)和颗粒物(PM_(10)、PM_(2.5))进行为期1个月的连续监测,探讨传感技术在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方法适用性。研究表明,3台传感器监测的各污染物质量浓度均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9(p0.01);监测的颗粒物与国控点数据显著相关且质量浓度水平接近,Pearson相关系数0.9(p0.01);PM_(2.5)传感器测定值相对于国控点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7.3%,均值绝对误差2μg/m~3;传感器在高湿度下的PM_(2.5)测定值与国控点数据相吻合,当相对湿度为80%~90%时,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9%;传感器气态污染物测定值与国控点数据之间存在差异,电化学原理气态污染物传感器性能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当前地级市监测站在执行GB3095-1996监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从ESC省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系统的各测子站采集原始数据,经FoxPro语言编写的程序设计,计算出“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周报”报需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遥感在农业旱情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我国农业旱情遥感的原理、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认为无人机技术、农业地面传感网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及农业专业模型与遥感技术的耦合遥感技术应用是今后旱情定量遥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重大活动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经验,简述近年来中国重大活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评估技术的进展以及所发挥的作用.结合城市环境精细化管控和未来我国\"十四五\"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进的需求,提出在监测网络、监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厚膜传感器技术,可同时测量NO2、O3、CO三个因子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深入研究了仪器的检测原理,并对仪器的质量保证及数据存储传输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仪器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和常规点式仪器的对比表明,该仪器NO2、O3、CO三因子的检测性能能够满足实际监测要求。另外,该仪器还具有集成性好、安装调试方便等特点,因此,在道路交通监测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比分析法在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实际案例,从实时监测、污染源、大气条件以及数值预报模拟4个方面阐述了对比分析法在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中的应用,帮助预报员比较类似污染源排放条件下的大气条件变化或者类似大气条件下的污染源变化,以便进一步开展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时间同比、空间比较和大气条件对比的分析方法,能够判断在类似污染源排放和相似大气条件下,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水平、重污染发生、影响范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污染特征以及污染物的水平传输影响等;采用污染源变化对比分析法,能够获得在类似大气条件下,污染源排放的减少或剧增对主要污染物浓度水平的影响程度;通过数值预报模式结果对比分析,能够获得在类似的污染源排放条件下,大气环流形势的稳定程度和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其对污染物浓度水平的影响。对比分析法是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持续提高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供全国空气质量预报员开展辖区空气质量预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南通地区空气自动监测工作为例,从数据应用、人才保障、托管运维、监测因子、数据集成和控制等方面阐述了优化空气自动监测工作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优化并运行六年的基础上 ,采用历史数据计算法对河南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方法和监测项目的探索 ,确定了省控站数目 ,特别是提出了系统、完整的优化指标 ,优化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缺乏统一的数据采集及传输管理规范,导致数据集成困难,各监测网络间的数据无法充分共享,形成信息孤岛。该研究在深入分析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遵循已有的标准规定并结合实际业务需求,针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结构、通讯协议以及监测数据编码提出具有良好扩展性、通用性及规范化的设计方案,以期促进监测设备及系统集成工作的标准化,实现系统间信息数据高度集成,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和互融互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业务紧密互动。  相似文献   

14.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环境监测管理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环境监测管理模式和机制不明确,人、财、物投入不足等等问题。本文对基层环境监测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客观的剖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九五”期间济南市环境空气监测技术发展目标和方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空气污染日益呈现的区域性特点,使得空气质量区域联动监测成为必然趋势.以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监控网络的实践为例,介绍了区域联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制,并着重探讨了系统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以及数据管理等核心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上海市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由市级中心站负责子站和区/县级监测站自建子站共同组成和两级管理的结构特点,上海自2006年开始实施对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年度质保审核,并在实践中持续改进和完善。以上海为例对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和AQI实时发布背景下完整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QA/QC体系中的质保审核的建立实施及其效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24 h连续采样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慧  巢亚萍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1):53-54,60
针对二氧化硫24h连续采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不同方式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气样引入方式,空气温,湿度以及气体吸收液的动态稳定性均对采样效率有影响;甲醛吸收液对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吸收效率较低。对如何提高二氧化硫采样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HERS软件是美国MONITORLABS公司研制的用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系统软件,在我国有不少用户。该软件虽功能较强,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介绍了在HERS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成功的HZAMS软件。该软件在生成中文报表,绘制各种污染物时空变化图形,图形显示可视化分析,与上一级数据库交换数据及数据库修复等方面解决了原软件不能解决的问题,较大程度地满足了国内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