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钒渣中钒的浸出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制钒浸出工序进行研究,了解钒渣中钒残留比率及钒含量的变化范围,并对随州、竹山、郧西等地钒厂在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堆放深度、不同排渣年份条件下的钒渣中钒的浸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渣样中钒含量分布于3.5mg/L~30mg/L,钒在渣中残留比约为4.5%~5.6%,钠化焙烧渣钒含量高于钙化焙烧渣。与砷毒性的类比结果说明,不能排除钒渣属于危险废物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钒是人体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据研究,它与人体的神经、造血、心血管系统和胆固醇代谢及肾、肝、骨骼等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影响着人体健康。钒主要是通过人们呼吸、饮水和食物等途径摄入到人体内的。人体对钒的吸  相似文献   

3.
连续处理酸性沉钒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续处理酸性沉钒废水的研究程正东(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北京100081)目前存在多种提钒废水处理方法,如FeSO4法、铁屑法、SO2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FeSO4法存在净水剂耗量高,净水渣二次污染等问题;铁屑法处理成本低,但存在腐蚀钝化现象,净水效...  相似文献   

4.
钒镉复合污染对水稻吸收积累镉、钒和磷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钒与镉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及其吸收积累镉的影响,以便弄清在钒与镉复合污染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钒镉复合污染可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在培养液镉浓度(1 0mg·L-1)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溶液中钒浓度的增加,水稻根长、根系和茎叶的干重不断减少.当溶液中钒浓度达到1 6mg·L-1和3 2mg·L-1时,水稻茎叶和根系干重减少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 05).钒镉复合污染也影响水稻植株对磷、钒和镉的吸收与积累.当培养液中镉浓度不变时,随着溶液中钒浓度的增加,水稻根系和茎叶中的磷浓度不断降低,而钒含量却不断提高,根系比茎叶积累更多的钒.此外,钒可抑制水稻植株对镉的吸收与积累.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钒存在于多种含钒矿物中,通常与铁、镍、钼、磷和碳结合。五氧化二钒可导致许多胃及胃肠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症状。钒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有多种。本文以钽试剂(N-苯酰-N苯胲)萃取比色法,测定了上海第二冶炼厂排放废水的钒含量,并进行质  相似文献   

6.
钒矿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钒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与此同时,钒矿的开发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石煤是我国独特的一种钒矿资源,储量极为丰富。研究石煤(含钒矿碳质页岩)的开采、提钒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氨氮、高价钒等,并提出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7.
应用钒( V) 5 Br P A D A P H2 O2 体 系产生的 络合极 谱波对地 面水中 的钒 进行 了测 定,并 讨论了测试 条件。钒 浓度在 001 ~225 μg/25 m L 范围 内极谱 电流与钒 含量呈线 性关系 ,本法具有 较高的选择 性和灵 敏度,测定 地面水 中的钒结 果令人 满意  相似文献   

8.
陕西的石煤主要分布在陕南秦岭南坡的商洛地区,但大部分石煤钒矿属于难处理矿,钒大部分以V(Ⅲ)和V(Ⅳ)存在,目前企业大多采用“焙烧+稀酸浸出+氨法沉钒”或者“强酸浸出+氨法沉钒”工艺进行生产。存在的问题一是钒的综合回收率为65%左右,整体偏低;二是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氨使得废水闭路循环难度大;三是矿区大部分位于汉丹江水系的中上游地区或临近出省断面,选址较为敏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并对陕西省石煤提钒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低钒和无钒基氧化物类NH_3-SCR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H_3-SCR技术是脱硝领域中应用最多和最为成熟的技术。现已工业化应用的V_2O_5-WO_3(MoO_3)-TiO_2催化剂存在低温活性差、操作温度范围窄,活性组分V_2O_5具有生物毒性等缺陷。因此,开发高效、稳定且无毒的新型无钒基NH_3-SCR催化剂成为脱硝领域的研究热点。以不同活性基的氧化物催化剂为主线,综述了国内外低钒和无钒基氧化物类NH_3-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原料配方和制备工艺对催化剂性能和反应机理的影响,并展望了脱硝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化石燃料原油和原煤的燃烧、含钒矿石的开采和冶炼是大气中重金属钒的主要来源。文章利用重金属钒的排放系数分析了中国1978-2010年人为过程释放到大气中重金属钒的总量和行业重金属钒的排放,预测了2020年和2030年中国大气中重金属钒的排放量。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钒的排放量增加了4倍,中国2010年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重金属钒总量达3.18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12%。原油燃烧释放到大气中的钒约占总量的85%,煤炭燃烧的排放量占10.5%,其中工业耗油向大气中释放重金属钒的比例从1980的71%下降到2008年的42%,总量从3 721 t增加至9 361 t;交通运输行业从10%上升到36%,总量从547 t增加至7 967 t;其它行业(农林牧渔水利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生活消费)基本维持在20%左右,总量从986 t增加至5 052 t。因此,应加强大气中钒的监测和管理,预防大气钒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