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紫外线(UV)氧化技术处理被有机物污染的地面水适用性方面的评价。该报告包括处理技术的记载、该技术的影响因素、应用UV氧化处理装置两次中试的结果。该装置可处理被易挥发有机化合物(VOC_s)污染的地面水,在合适的操作条件下,UV氧化装置总VOC_s除去率高于90%,绝大多数VOC_s是通过化学氧化除去的。然而,少数几种VOC_s是通过氧化和脱色除去的。处理过的地面水符合排往当地河道的标准,UV氧化装置排往大气的废气为无害排放,该装置安装了-废气处理部件。第二次中试研究了另一套UV氧化装置的性能,它是处理被VOC_s和化学战药剂污染了的地面水。在适宜条件下,该装置污染物除去率大概在96%,处理过的水符合联邦饮用水最大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2.
TiO2光催化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城市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TiO2光催化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TiO2/UV/O3-BAC)新型组合工艺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在优化工艺参数下,该工艺对TOC和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4%和76.9%,比UV/O3-BAC和O3-BAC工艺对TOC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10.2和40.2%.3种组合工艺对有机物去除具有协同效应,其中TiO2/UV/O3-BAC工艺的协同效应最大,UV/O3-BAC工艺次之.TiO2/UV/O3过程将水中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增加了出水的可生化性,从而有利于后续BAC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二级出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是酚类和酞酸酯,经氧化处理后,芳香烃和含-C=C-有机物消失或浓度减少,同时也生成一些小分子氧化产物,但经BAC处理后,污染物种类与浓度均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国Solarchen EnviromentaSystems公司开发了一种利用紫外辐射法来氧化破坏废水中含氯有机物的新工艺,利用通常的UV—氧化系统难于破坏直链烃化合物,如四氯化碳,氯乙烷和其它氯烷烃。在本届ACS会议上提出的这种新工艺,使用数个30kw的光源来产生高活泼的水合电子。这种电子同一种专有的能吸收紫外光的添加剂相反应,就可以从污染物分子中脱除  相似文献   

4.
研究城市污水生化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特性,及开发新型深度处理技术,对于减轻环境污染和实现废水回用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对生活污水生化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特性及UV/O3法深度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焦化废水生化处理水相比,城市污水中含芳香结构的有机物含量较少,另外.亲水性和小分子有机物在城市污水生化出水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UV/O3过程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无选择性等优点,使其在城市污水生化处理水深度处理方面比普通O3氧化更具有优势,50min时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达到了深度处理的目的。对于难氧化有机物,UV/O3法处理时几乎大部分都被氧化分解.残留量很少,而O3法处理时仍有较多难氧化有机物残留。  相似文献   

5.
高锰酸盐常用于医学消毒.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将高锰酸盐预氧化技术应用于水质净化领域,主要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控制臭味,也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藻类,削减消毒副产物等;其具有选择性高、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多功能等特点,在水质净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高锰酸盐预氧化技术在我国净水领域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其在去除水中臭味、浊度、藻类、重金属离子、新污染物、控制消毒副产物、强化混凝、强化过滤、污染应急等方面的效能与机制;进一步阐述了利用配体、紫外光、碳材料和氧化还原介体等强化高锰酸盐氧化效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高锰酸盐氧化技术在净水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推动该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西南丘陵区村镇典型供水水源原水及其净化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质净化常规工艺前后其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对饮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村镇供水水源属微污染水源水体,有机污染物以溶解性中小分子有机物为主,占有机物总量的50%~80%.共检测到53种共14类有机物,主要为烷烃、酯、酚、苯类物质,占有机物总量的80%~90%左右,有机酸、烯烃、醇和醛含量较小.有机物中二氯甲烷、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较高,并且出现了除草剂、食品添加剂、抗生素等污染物,如特丁津、2,6-二叔丁基对甲酚、萘啶酸等.水质净化常规工艺主要去除相对分子质量10×10~3的有机物,小分子量有机物中有机酸类去除效果较好,但烷烃、酯、酚、苯类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焦化废水尾水O3氧化消除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焦化废水经生化处理后的尾水中含有多种溶解性有机物(DOM),可能成为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进而影响受纳水体下游给水厂的水质安全.因此,对焦化废水外排水(尾水)的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进行了分析,以实际焦化废水厂尾水为基质,采用气相色谱(GC)考察了O3氧化深度处理前后卤乙腈和三卤甲烷的生成潜能,并结合分子质量分布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分析了O3氧化处理尾水过程中前体物的转化规律.GC结果表明,焦化废水尾水各个分子质量范围的卤乙腈和三卤甲烷生成潜能分别达到1950.5~3965.1μg.L-1和1498.2~2571.2μg.L-1,表明工业废水排放之前需要考虑其对水体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的贡献.O3氧化作用可以实现尾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削减,相同反应时间的条件下O3浓度越高其削减越有效.溶解性有机碳(DOC)及在254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UV254)分析结果表明,O3氧化能部分矿化尾水中的有机物,并优先分解不饱和芳香性有机组分.分子质量和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O3氧化优先矿化小分子组分(<1kDa),并将尾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1kDa),对活泼基团进行预氧化,从而实现氯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的削减.  相似文献   

8.
TiO2纳米材料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兴且极具潜力的污染物净化技术,在除臭、降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杀菌消毒方面功效尤为显著。文章介绍了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气相污染物的机理;讨论了反应物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光照强度、湿度、接触面积、催化剂活性等各种因素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阐述了该技术在气相污染物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并针对目前在光催化净化气相污染物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聚氯联苯化合物(PCB′S)和其他有机毒物的方法。这个新方法是采用高强宽谱的紫外光线(UV)直接光解有机物,分解的最终产物是无毒的单质物质。新方法的效靛优于使用中压汞灯做光源的传统 UV 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高级光化学氧化技术被认为是在处理有害有毒、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比较有效的方法,主要的光化学氧化技术包括:真空紫外(VUV)光分解;紫外(UV)/氧化剂氧化;UV-Fenton氧化和感光材料的高级光化学氧化。高级光化学氧化技术对卤代烃污染物、含硫有机污染物、染色废水及其他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工程上得到了应用,是一项有效的废水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水氧化是利用有机物与超临界反应来破坏有机物结构的一种新型氧化技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性和超临界水氧化的原理与工艺装置,综述了这一高新技术在对酚、甲胺磷、DDT、硝基苯等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且对影响处理效果的各因素(温度、压力、氧化剂浓度、停留时间、有机物初始浓度、pH值)以及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并对这一新型氧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O3/UV降解水中的乙酸和硝基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O3 /UV和O3/H2O2降解了水中的乙酸,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处理60min后,O3/UV对乙酸的去除率仅比单独臭氧化处理提高了3%,而O3/H2O2在此条件下完全降解乙酸.O3/UV在处理硝基苯过程中却显示较好的氧化降解能力,通过分析表明,硝基苯降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H2O2对有机物的去除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O3/UV氧化降解能力的提高可能有2方面的原因,紫外光对有机物的活化作用;中间产物H2O2催化臭氧分解产生了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 单独紫外光催化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效率极低.  相似文献   

13.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新型紫外线光源,其与活性氯联用的LED-紫外线/氯高级氧化技术可协同高效降解抗惊厥药微量污染物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PHT)。LED-紫外线剂量为0. 82 J/cm~2时,LED-紫外线/氯高级氧化对水中的PHT去除率到62%,远高于单独氯化和单独LED-紫外线处理的加和。降解动力学研究发现:LED-紫外线/氯高级氧化降解PHT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280 nm LED作为光源的LED-紫外线/氯相比310 nm LED-紫外线/氯有更好的PHT去除效果。与LED-紫外线/H_2O_2和LED-紫外线/过硫酸盐相比,氧化剂(氯、H_2O_2和过硫酸盐)浓度为0. 282 mmol/L时,LED-紫外线/氯高级氧化降解PHT的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0. 096 min~(-1))远高于LED-紫外线/H_2O_2和LED-紫外线/过硫酸盐,分别是其3. 7倍和3. 0倍。优化氯投加量发现,LED-紫外线/氯高级氧化在较低氯投加量(10 mg/L)条件下即可高效降解PHT。对PHT毒性变化研究发现,氯化作用降解PHT过程中,可生成具有急性毒性的中间产物,且持续累积。LED-紫外线/氯高级氧化降解PHT在较低紫外线剂量(0. 08 J/cm~2)下生成了具有急性毒性的中间产物,随着紫外线剂量增加至0. 41 J/cm~2,毒性中间产物被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4.
电解和臭氧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电解和臭氧二级物化技术结合生化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将高浓度染料废水先用电解方法破坏高分子有机物的链状结构,并在Fe2 的催化作用下,臭氧直接氧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再和低浓度废水混合后采用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运行结果表明,CODCr、SS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7%、89.8%、99.9%,出水水质能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设施运行稳定、占地省、处理成本低、污泥量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臭氧氧化深度处理二级处理出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为原水,研究了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对水中残留有机物以及病原微生物的降解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达到6mg/L时,DOC、UV254、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15.49%、36.36%、73.61%,环境激素类痕量有机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去除率分别为37.29%和14.6%,三维荧光光谱荧光峰的各区域有机物质平均去除率在80%以上,DBP出水浓度为2.64mg/L,DEHP出水浓度为1.4mg/L,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GB/T 19772-2005)的标准.臭氧投加量达到10mg/L时,出水中指示性微生物粪大肠菌群仍接近103CFU/L,5mg/L有效氯消毒后出水粪大肠菌群仍接近10CFU/L,6mg/L臭氧与5mg/L有效氯组合消毒出水的粪大肠菌群下降至3CFU/L,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的标准.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量随着有效氯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臭氧与氯组合消毒过程与氯单独消毒过程相比,THMs生成量减少了78.08%.  相似文献   

16.
难降解工业废水中普遍存在的高浓度Cl-影响废水的高级氧化深度处理效果,并产生有害有机氯代副产物。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Cl-存在下UV/PDS和UV/H2O2 2种高级氧化技术处理苯酚过程中可吸附有机卤素(adsorbable organic halogens,AOX)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1000,10000 mg/L Cl-),UV/PDS对苯酚的矿化效果优于UV/H2O2,但UV/PDS出水中AOX浓度约为UV/H2O2的10倍;UV/H2O2体系在强酸性条件(pH=3)下更容易生成AOX,而UV/PDS体系的AOX生成量受溶液初始pH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4种氯自由基稳态浓度的模拟计算发现:随着Cl-浓度从1000 mg/L升高至10000 mg/L,氯自由基总浓度在UV/H2O2和UV/PDS中升高了1~2个数量级,且UV/PDS体系中氯自由基浓度显著高于UV/H2O2,这可能是导致不同条件高级氧化出水中AOX浓度显著不同的原因;同样地,处理含酚实际废水时,UV/PDS体系生成更多AOX,且废水中有机物组成及其结构对AOX生成的影响高于废水TOC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中有机物组成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组成及其去除评价指标,并指出了各类有机污染物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水中各类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方法:强化混凝、颗粒活性碳、膜过滤、光催化氧化、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及生物预处理技术等。最后总结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去除有机污染物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高锰酸钾与铁锰氧化物预氧化作为化学预氧化的典型工艺,能有效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污染,并控制消毒副产物(DBPs)的产生.但研究发现,这两种预氧化都会生成具有遗传毒性效应的Mn2+.为解决该问题,研究构想在化学预氧化后耦合生物锰氧化技术,通过生物作用将Mn2+转化为具有较强氧化吸附能力的生物锰氧化物,从而对水质进一步净化.在以天然有机物酪氨酸(Tyr)和人工合成有机物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BP-4)为基质的模拟污染源水中,试验结果验证了上述构想.高锰酸钾或铁锰氧化物预氧化能够去除Tyr,但无法去除BP-4,并会产生Mn2+;在以锰氧化细菌Pseudomonas sp.QJX-1构建的生物体系中,Pseudomonas sp.QJX-1能利用Tyr进行生长并产生锰氧化,生成的生物锰氧化物能有效去除BP-4;在最优试验条件下,特定强度的高锰酸钾预氧化耦合生物锰氧化试验中Tyr、BP-4及Mn2+去除率分别为100%、50%和98.9%.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超临界水氧化是利用有机物与超临界反应来破坏有机物结构的一种新型氧化技术。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性和超临界水氧化的原理与工艺装置,综合这一高新技术在对酚,多氯联苯等有毒有机污染物、工业废水和污泥的处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并对这一新型氧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国产催化剂用于湿式催化氧化水中有机物的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一、前言 湿式催化氧化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废水处理方法。湿式催化氧化法是在一个三相体系中,于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有机物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以达到去除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它是湿式空气氧化法的进一步发展。 湿式空气氧化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采用。而湿式催化氧化即使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也比单纯的湿式空气氧化强。对于处理中、高浓度以及含毒性大而又难以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