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林俊雄  丁飞飞  汪澜  秦垚 《化工环保》2014,34(2):97-100
采用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光引发自由基降解废水中的染料。分析了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光引发自由基降解的机理,考察了曝气、光照强度和初始染料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曝气有利于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光引发自由基降解染料;在光照强度1 000 W、初始染料质量浓度50 mg/L的条件下,反应60 min后酸性蓝80溶液的脱色率可达100%;在酸性红249、酸性黄42、酸性蓝80、活性艳红KD-8B、活性黄K-6G和活性翠蓝K-NG 6种商用酸性和活性染料中,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对活性黄K-6G和活性艳红KD-8B的脱色率最高,对酸性蓝80和活性翠蓝K-NG的脱色率最低。  相似文献   

2.
水银电解法生产的烧碱质量好、应用广,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汞污染严重,使其产量有所下降。我国生产工艺及管理水平较低,汞污染更为严重,每生产一吨烧碱汞耗高达300毫克以上,其中50%的汞流失于盐泥中。含5-20毫克/升汞的淡盐水,在重饱和、盐水精制等处理过程中,汞离子形成不溶性的汞化合物,沉淀于盐泥中。国外一般采用氧化溶出法、焙烧法和防止汞沉淀转移法等来防治盐泥中的汞流失。其中氧化溶出法和焙烧法虽可  相似文献   

3.
国内简讯     
国内简讯利用蒽醌废水生产施胶铝盐苯酐法生产蒽醌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含少量有机化合物和铝盐的废水。规模为1000t/a的蒽醌生产厂,约排放该废水10000t/a以上。某蒽醌生产厂排放的废水,主要成分为:Al2O33.46%~4.33%,游离酸(以H2SO...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富集、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镍、锡、铅、镉、汞5种重金属的方法。环境水样中的镍、锡、铅、镉、汞用四-(对氨基苯基)-卟啉(T4APP)柱前衍生,然后用ZORBAX RP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镍、锡、铅、镉、汞的T4APP络合物,经富集后的络合物用甲醇-丙酮(体积比95∶5)为流动相,ZORBAX Stab le Bound(4.6 mm×50 mm,1.8μ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分离,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镍、锡、铅、镉、汞的检测限分别为4,5,4,3,3 ng/L,分离5种重金属元素络合物的时间只需2.0 m in,相对标准偏差为2.2%~4.1%,加标回收率为88%~104%。用该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镍、锡、铅、镉、汞,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赵述彬 《化工环保》2014,34(5):434-437
结合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采用低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以降低汞消耗、开发高效除汞器以提高脱汞效率、深度解吸废盐酸以解决汞转移问题、深度处理含汞废水以实现综合利用、优化工艺控制以降低汞触媒消耗、改善防护措施以减轻汞扩散等汞污染防治工作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汞排放清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PVC)生产全生命周期汞排放清单的计算方法。采用低汞触媒有盐酸脱吸工艺、高汞触媒有盐酸脱吸工艺、高汞触媒无盐酸脱吸工艺的汞输入因子分别为0.045 g/kt、0.091 g/kt和0.122 g/kt,回收产品的汞输出分布因子分别为95.37%、81.97%和97.18%。估算得到:2010年我国电石法PVC生产汞输入量792.8~814.8 t;回收的产品汞705.9~724.4 t,通过大气无组织排放、管道残留以及其他未知途径汞排放79.6~82.8 t;废水汞排放1.3 t;固体废物汞排放3.6~3.7 t;废酸汞排放2.5~2.6 t。回收的产品汞是汞输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樊泉 《化工环保》1990,10(6):368-369
溴氨酸(4-溴1-氨基蒽醌2-磺酸)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也是我厂主要的出口产品。它是将1-氨基蒽醌经先磺化、再溴化制得,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8.
1,4-二羟基蒽醌生产废酸水回收利用试验淮阴光华化学厂主要产品有对苯二酚、苯酥、1,4-二羟基蒽醌等化工产品和染料中间体。在1,4-二羟基蒽醌的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酸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根治污染,对废酸水的净化及部分废酸水的回收利用进行了重...  相似文献   

9.
以蒽醌生产中废硫酸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蒽醌废硫酸进行氧化处理。将氧化处理后的净化酸与钢铁氧化皮进行反应,经过滤和氧化等工序可制得聚合硫酸铁,该产品符合GB/T 14591—2016《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要求。本工艺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及以废治废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酸碱废水排放概况某厂从事染料、染料中间体生产,其主要产品有间苯乙胺、1,4-二羟基蒽醌、对硝基苯胺、邻硝基对甲苯胺、D.S.D.酸、2-氯蒽醌等20多个。由于染料酸、碱废水浓度高低不一,为间歇性排放,该厂中和池容积又小,故而废水难以有效调节,致使处理成本较高。仅1983年液碱、氨水治理费用达13.827万元,按年排水量80万吨计算,每吨废水治理费用合0.173元(不包括设备折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态注射-冷原子吸收法测总汞,此国内目前普遍应用的循环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精密度。1%硫酸-0.05%重铬酸钾冷消化法,不仅适用于氯碱厂“三废”排放物含汞的测定,而且适合于一般环境试样中ppb量级以下微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潘志信  徐强 《化工环保》2000,20(6):22-26
双氧水生产过程排出的工作液洗涤废水中含有较多的蒽醌类化合物。研究了用重芳烃从废水中回收蒽醌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用填料塔在相比(体积比)1:10、温度60℃左右、pH6-8条件下,回收率达98%以上。萃取液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双氧水生产。  相似文献   

13.
孙瑞林  沈卓华 《化工环保》1990,10(6):362-365
在盐酸或硝酸体系中,利用溴酸盐-溴化物试剂快速破开芳基—汞和烷基—汞两种键,达到从水样中定量回收无机汞和有机汞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溴酸盐-溴化物试剂的空白低,无需提纯;对多种无机汞和有机汞的回收率高于92%;对总汞浓度为0.3ppb 和1.6ppb 水样6次消化测定的变异系数小于3.3%和4.0%。方法简便、快速,适合天然水和低浓度有机废水中总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电解-生化法处理含蒽醌酸性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红  方建敏 《化工环保》2001,21(5):300-301
含蒽醌中高档水溶性酸性染料废水的特点是水质水量变化大 ,成分复杂 ,含有大量的无机盐、无机酸、未完全反应的原料、副产品及产品 ,COD高 ,可生化性差 ,色度高 ,脱色困难 ,特别是废水中的蒽醌型有机物 ,使用常规的氧化法、铁碳法难以将其去除。对温州某染料有限公司的中高档酸性染料 (蒽醌型染料 ,三芳甲烷染料 ,单偶氮、双偶氮染料等 )生产废水 ,我们用电解—生化法处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进出水设计指标  进出水的设计指标见表 1。2 工艺流程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 1所示。3 主要设计参数  废水处理装置的主要设计参数见…  相似文献   

15.
Hg—PAN—Triton X—100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微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亮  赵文焕 《化工环保》1992,12(3):181-182
1-(2-吡啶偶氮)-2-萘酚(简称PAN)萃取比色测定微量汞的方法已有报道,但在水溶液体系中用PAN直接测汞尚无人研究。本文探讨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用PAN测定微量汞的具体条件,并应用于环境污水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典型厂的实测数据,论述了聚氯乙烯生产中汞流失的现状,提出进一步查清汞流失量的主要方向及降低汞污染措施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燃煤电厂汞排放是最大的人为汞污染源,《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首次提出了我国燃煤发电锅炉汞及其化合物的控制指标,规定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03 mg/m3.介绍了国内外汞污染发展情况,汞的形态以及汞污染控制技术.汞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脱汞,其中燃烧后脱汞的研究最广泛.  相似文献   

18.
中和-混凝-泡沫分离综合治理合成洗涤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和-混凝-泡沫分离综合治理工艺流程,处理合成洗涤剂生产中排出的废水。试验表明,COD为2500毫克/升以内的合成洗涤剂废水,经中和处理后,COD去除率为50%左右;再经混凝-泡沫分离处理后,可达98%以上;COD可降至100毫克/升以下。出水的COD、pH等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KNO_3、H_2SO_4-KMnO_4(或K_2S_2O_8)消化水样,在振荡下使汞在密闭容器中达到气-液平衡,用任意型号的原子吸收仪或测汞仪直接测定海水、天然水、工业废水中超微量汞。本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在我厂生产聚氯乙烯树脂的单体——氯乙烯的过程中,合成气含有过量5-10%的HCl及HgCl_2的升华物。以往,该合成气在净化过程中,不经除汞处理,大部分的汞化物在填料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