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0 毫秒
1.
地震科技档案工作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对各类地震科技档案的管理,是通过对地震科技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提供、利用等业务工作完成的。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活动中,地震科技档案工作都占有一定的位置,是中国地震局各项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做好地震科技档案工作不仅可以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资源调查、防震减灾事业提供必需的基础数据,还可以加快科技进步,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 天津市地震工作至今已经历了二十一年,在前十年地震活跃期的强震冲击中走过了幼年时期;后又经历了十年地震平静期的清理整顿、认识成长的青年时代。回顾走过的路程,研究未来的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市的地震工作,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在当前面临地震队伍结构调整和人员分流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追踪地震研究的世界先进水平,筛选和确定地震科研的前沿课题,为制定地震工作的深化改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30年地震预报实践的反思,提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晋城市委、市政府把防震减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弱震区防震不弱"工作理念,采取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地震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了晋城市地震工作的快速发展。地震工作从1999年正式起步,历时8年,实现了历史性飞跃。狠抓台网建设,着力提高监测预报能力晋城市数字测震台网是晋城市防震减灾领域的重要基础工程。项目总投资  相似文献   

5.
张勤  高亦飞  高娜  蒋春花  王宝坤  郭建素  贾军鹏 《灾害学》2010,25(3):130-134,144
社区地震应急工作是我国地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如何依托社区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是近年来,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从地震应急组织管理、应急预案、志愿者队伍建设、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物资储备、避难场地和疏散通道设置以及地震应急处置等几个方面讨论了社区地震应急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枣庄市位于山东南部,地处郯庐、聊考两大地震活动带之间,是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为了适应地震活动的新形势,枣庄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先后向各区(市)政府、各大企业、市直各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地震工作的意见和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对党、对人民、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近期.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地震局随着机关领导班子的调整,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新任领导上任后,及时征求市局对该区工作的意见及建议,认真制定了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年度目标、计划、措施。在完善该区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中,为加强基层群测群防工作,经区政府同意,近日印发了《关于聘任地震工作联络员的通知》.明确全区各镇、街办,科技工作主任兼任地震联络员职责。《通知》在阐明聘任联络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其承担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辖区地震台、点等数据,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胶南市地震局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区市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积极主动应对挑战,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提高地震安评工作能力,始终把全市重要建设工程安全性评价工作做为首要工作来抓。2006年对青岛港董家口码头等10项重大工程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工程安评率达到100%,在青岛地区保持领先地位,地震安评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从而确保了胶南市各类工程的抗震质量,提高了城乡规划建设安全系数和整体防御能力,保障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09,(1):85-85
地震虚拟博物馆“话说地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的一个子馆,由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共同承担建设工作,由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承担维护工作。2008年5月21日地震博物馆正式上线。  相似文献   

10.
地震虚拟博物馆"话说地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的一个子馆,由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共同承担建设工作,由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承担维护工作.2008年5月21日地震博物馆正式上线.  相似文献   

11.
敦煌盆地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它是被称为“西北绿色通道”的河西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容颜憔悴山河呜咽敦煌因为有世界级著名的莫高窟石窟而闻名遐迩。这里哪怕发生一丁点儿事情,全世界的人很快都会知道。一段时间以来.与莫高窟同样有很高知名度的月牙泉。因为水面在缩小,引起了众人的很多忧虑。人们担心月牙泉会不会因为地下水源枯竭而消亡?是的,它的确出现了水源问题。“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如今变了容颜……  相似文献   

12.
国际救援     
《防灾博览》2008,(3):57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世界各国也向我们同时伸出了援救之手:联合国1998年以来在中国进行了首次救灾行动……至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的4支国际救援队及香港、台湾地区的救援队伍,携带专业的救援工具陆续抵达四川,赶赴  相似文献   

13.
张金川  孙硕 《灾害学》2013,(1):150-152,159
随着我国救灾体系的完善,有组织直接参与地震救援的人员群体随之增大。地震救援人员自身的心理救护问题也开始暴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综述了地震救援人员在地震救援中产生心理伤害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专业地震救援队员、应急救治人员和地震救援志愿者等不同类型的群体在地震现场形成的心理问题和特点。因为受到的训练不同,地震救援与实际工作的经验不同,事前受到训练与有过救援经历的人受到心理伤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据此,提出了事前干预进行心理训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震救援行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探讨救援行动的概念和响应过程出发,在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地震救援行动的方面和因素,以及它们对救援行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地震救援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2007年6月3日6时左右,正当人们沉醉于睡梦中,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地区发生了6.4级强烈地震。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无情地吞噬着宁洱人民的生命财产,短短的十几秒惊醒了沉睡中的宁洱县人民,惊动了中央政府。解放军某部作为云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按照集团军和云南省地震局指示要求及任务部署,第一时间赶往受灾地区,积  相似文献   

16.
国外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李蕊  宋富喜  曲曼皓 《灾害学》2011,26(3):133-138
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应急救援领域的标准及规范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这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应急救援标准建设的特点。对比我国现有的应急救援标准及需求,提出了我国地震应急救援标准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救援机器人的发展及其在灾害救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害搜救工作的复杂性、危险性和紧迫性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救援机器人以其体积小、灵活等诸多优点成为灾害辅助救援的有效工具并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文中分析了救援行动中使用救援机器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国内外救援机器人的研究历史和发展概况,对目前的几种救援机器人运动方式和通讯控制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灾害救援行动中救援机器人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国内外救援机器人技术研究的热点及发展方向,给我国研制开发救援机器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直击现场: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中在县城附近,地理位置为北纬33.2度、东经96.6度处,震源深度14公里。截至4月20日下午17时,地震已造成2064人遇难,175人失踪,12135人受伤,其中重伤1434人。另外,地震造成大量居民房屋倒塌,有10多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有些村落超过99%的房屋倒塌。  相似文献   

19.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信息的表达对规范和协调救援力量的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系统是地震紧急救援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阐述了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的定义及内涵;探讨了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的分类、设计以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主体分级的社会救援资源分类及结构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康昊  孔慧珍  肖甜 《灾害学》2012,(4):122-127
社会救援资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资源支撑。从资源供给角度出发,给出社会救援资源的概念,并综合"社会"和"应急救援资源"范围的研究,界定社会救援资源的范围,继而阐述了社会救援资源的普遍特点和特殊特点;提出一种新的资源分类方法———基于主体分级的资源分类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将社会救援资源提供的社会主体分为3类共10个主体,即第一类主体(大型国有企业、国家级慈善社团)、第二类主体(其他公有制企业、其他慈善社团、相关民办非企业单位、公民自组织形式)、第三类主体(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般社团、其他民办非企业单位、公民个人);在主体分级的基础上,从救援资源的角度将不同社会主体的供给力度分为强、中、弱三级,初步构造一个矩阵网状的社会救援资源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