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公民的宗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把“保护环境的责任”上升为企业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定社会责任”,正逐步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2.
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研讨会、出版物上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三重底线”等较为时尚的名词。表面看来,这种氛围表示着“可持续发展时代”对工商界的新要求、新压力。仔细一想。那不过是以往企业客观上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新时代的自然延伸,及至“社会”、“环境”领域,如同以往企业客观上以创造经济价值、就业机会、社会福利等形式承担社会责任一样正常。然而接受这个“自然延伸”,对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企业要想引领这个从单一到多重责任的转变以求得长足发展,需要一些方法,譬如麻省理工学院彼德圣吉的组织学习模式,就可能成为促进这种革新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韩斌 《世界环境》2011,(3):12-13
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于1924年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但是,这一时期的权威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通过管理获取最大利益.即使在上世纪60年代,当约瑟夫·W·麦奎尔提出“社会责任的思想主张公司不仅有着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义务,在这些义务之外,还承担有其他社会责任“后,环境问题仍然不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要关心的问题.当时社会普遍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责任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于是包括环境保护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才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并逐渐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4.
“短短几年间,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进入了中国更多企业的战略决策,成为构筑企业文化的牢固基石,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开发、管理、贸易、国际化道路的指南。企业社会责任的潮流已不可逆转,人们正在重新认识企业的性质,以新的文明理念重新界定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企业和千千万万大众生活质量的关系,企业与全球化的关系,企业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制度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外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浙江省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主要从政府、企业、公众3个方面来构建了浙江省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制度框架。构建制度框架的关键重点不在于制定新的政策与机制,而是将现有的企业自愿性政策与政府的强制性政策相配套与整合,并进行适当的补充。从而形成综合的制度框架。制度框架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自律作用、发动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自愿、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永臣  曹希 《环境工程》2013,(Z1):677-680
供电企业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研究供电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根据供电企业的特点,将供电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并设立不同数量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对供电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问题,文中介绍了企业公司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生产也在向全球化发展,中国政府坚持可发展战略路线,把低碳经济与企业责任结合起来,以法律条文和道德指导企业生产与经营,要求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本文主要通过对“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的责任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意见,以利于众多企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十二五"时期,应进一步推动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基于企业"理性经济人"的本性,针对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带来的负外部性,从长远来看,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即由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是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实施机制。国外一些企业在承担环境保护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同时,逐步开始自愿、先行、零星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树立企业形象、缓解企业和社会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责任运动浪潮在国际社会中不断高涨以及经济全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拯救环境还是拯救商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保罗霍肯在《商业生态学》中提出的观点“拯救环境就是拯救商业本身”与企业社会责任一脉相承,即主张企业运营应符合伦理道德、尊重劳工社群和保护自然环境,从而既能为股东也能为全社会持续创造价值。股东与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只有在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共赢的情况下,企业股东的利益才可能实现最大化。此外的一些理论观点还包括三元投资策略、自然资本理论和竞争力理论。从哲学渊源上看,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非常原始朴素的价值观,是现代经济和管理理论对这些价值观的全新演绎。过去数十年间,众多国际机构、国家政府、知名企业和民间团体纷纷加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中来。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环境》2008,(1):80-83
从本期开始,我刊开辟了“公民社会”这个新栏目。每期我们都会选择刊登一个优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摘要)。开设该栏目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企业都能尽到他们应尽的社会责任,都以积极加入到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队伍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环境污染事件的高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企业环境责任的重视。企业环境责任是其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企业环境责任进行了界定,构建了企业环境责任的分层模型,分析了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缺失的表现,并借鉴发达国家环境责任管理的先进经验,探讨了完善我国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无过错责任原则下企业环境污染赔偿责任的免除中山大学法律系李挚萍企业是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各国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在立法上加重企业的环境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被广泛运用于追究企业环境污染赔偿责任之中,这是一项特殊的归责原则,其结果...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起源与演变 美国学者罗利和伯曼说过:"没有理论,就没有企业社会责任。"因此,梳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论述1916年,芝加哥大学的莫里斯.克拉克在《改变中的经济责任基础》一文中写道  相似文献   

14.
5月29日,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主办的“携手发展、共担责任:中国化工行业新形象——社会责任媒体圆桌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共有24家在中国有重大化工投资的AICM跨国会员企业在53家国内外媒体的见证下,共同签署了《“责任关怀”北京宣言》,承诺携手共担化工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环境法律 企业社会责任是相对于企业商业责任提出的概念,其含义随着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社会文明不断提高而逐步扩大,从商业道德到社会福祉,从劳动者权益保护再到环境保护等,可以说囊括了方方面面内容。但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权利义务内容并不明确,涉及的方面也很广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关注。企业在关注自身发展和为股东谋求财富最大化的同时,必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履行其应有的环境社会责任。本文首先分析有色金属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内涵,并尝试建立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其次,以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的分析,对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价;最后,提出完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评价基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报告的一种,起源于企业环境报告,用于向利益相关方公开的企业环境信息。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如今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基于全部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综合性非财务报告书,其中的信息不仅包括企业在环境领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07,(12A):55-57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积极探索大型炼油化工联合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很好地履行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5日,英博啤酒集团正式向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广中心递交其《2007年企业公民责任报告》,成为中国归档该中心的第一家外资企业。英博啤酒集团一贯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其发展要务,至今已连续三年发布相关报告,长期致力于“负责任地饮酒、负责任地营销”等理性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此我刊特别访问了其亚太地区企业事务副总裁车飞女士,就英博在可持续理念,包括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十大要素的第一要素是“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HSE管理体系标准(Q/SHS0001.1—2002)也明确规定:“方针目标是公司在HSE管理方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实现良好的HSE业绩的保证”。HSE方针目标管理将安全、健康、环境融为一体,引导企业从单纯追逐利润的经营方式向追求经济效益与承担安全、健康、环境社会责任并重的管理模式转变,从根本上增强企业驾驭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并保持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HSE方针目标管理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由此可见一斑,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