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灰色关联分析在工业区清洁生产企业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园区选择循环经济模式目的是使规划区域成为一个生态工业园,推进企业层次的清洁生产,需要筛选评价企业生态化建设的优先顺序。通过选取参考序列样本,对南通经济开发区企业清洁生产的物质减量和污染排放效率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关联度越高,企业生态化水平越高,可筛选为清洁生产企业。结果表明,清洁生产企业的审计可按照相关指标关联程度判断园区范围内重点规模企业生态化水平及其生态化潜力,并可在同行业内筛选出优先进行清洁生产审计的对象,对园区企业实施生态化有明确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定量评价生态工业园区的两项指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在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定量评价生态工业园的2项指标——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和园区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率,以衡量生态工业园内企业间相互连接关系以及生态工业园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的程度.结合实例进行了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和园区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率的计算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生态规划的方法步骤;以朔州火电厂生态工业园为实例,进行了生态规划:朔州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的定位是采用高新技术的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型生态工业园;构建了由煤—电—炭素—铝—建材生态产业链、生态农业及其加工业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链组成的园区工业生态系统;提出了以合理布局、绿化和生态恢复为重点的景观生态建设方案;建立了园区生态管理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建设苏州市生态工业体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工业的概念及原理出发,结合苏州目前产业特点、工业布局现状,从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企业之间构建产业链、园区的分类建设、工业布局以及政府在推进生态工业建设方面所起的作用这五个层次出发提出了建设苏州生态工业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清洁生产方案在选择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结合清洁生产审核中的实际问题,将层次分析法的思想融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中,并结合某电镀厂筛选清洁生产方案的案例,对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模型的求解进行验证。通过验证证实了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能够解决多准则多方案选择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过大的问题,为清洁生产多方案的优选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清洁生产行业标准且无法与现行标准类比参考的工业企业,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建立一种合理的评价方法,并对上海某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企业2012年~2015年关联度分别为0.759、0.408、0.599、0.668,2012年清洁生产水平最高,2015年其次,2013年最差。该方法较为合理,可为环境影响评价及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水平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塑料彩印软包装行业VOCs控制方案研选存在的不足,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经济指标、VOCs减排指标及技术可行性指标量化,选择与评价标准关联度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通过广东某塑料彩印软包装企业清洁生产方案案例,证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清洁生产方案的科学性、公正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工业园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以锡山经济开发区为例,考虑目标园区的具体特征,建立了规划园区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可达性进行了分析,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评判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工业园规划方法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在对生态工业园概念、内涵和特征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园区规划的原则,研究讨论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规划的角度和方法,将生态工业园的规划方法划分为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两大类,并详细论述了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出发,解决园区建设中水网、交通道路网、景观生态网布局,生物多样性保护,能量和水集成,主产品和废物代谢,污染控制等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筛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学不完善问题,以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普适性强的园区审核重点企业筛选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1个指标,准则层7个指标和指标层36个指标,同时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结合指标合成,对园区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得分优劣排序,筛选得分低于均值的企业为园区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建立指标贡献百分比数学模型,对审核重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潜力挖掘,有针对性地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并以东北某工业园区进行实际案例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方案实施后的园区进行环境和经济效益评估。该成果可为工业园区实施清洁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工业园区。论述了钢铁企业在搞好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向生态工业园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建设以钢铁企业为核心的生态工业园的三种模式;并对钢铁企业如何适时有效地发展生态工业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政策中生态工业园内涵误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的工业可持续发展方式,生态工业园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随着近几年生态工业园建设的蓬勃开展,出现了一些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我国循环经济下一步实践的顺利开展。文章以生态工业园概念的内涵为主线,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和我国的法规政策,首先总结了生态工业园的广义和狭义内涵,提炼了工业共生的目标要素、主体要素和行为要素;其次分析了工业共生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生态工业园实践中出现的"循环经济式、污染控制式、产业发展式"三种内涵误区,并进一步剖析了我国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两个深层问题,即生态工业园实践内容的简单组合化和生态工业园目标与内容的脱节。  相似文献   

13.
The necessity to follow the ru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everyday industrial practice has led to the formul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n industrial ecosystem mimicking the natural ecosystem. Following this analogy,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an eco-industrial park, which is an organised form of the industrial ecosystem,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comprises of (1) the structure of the ecosystem, (2)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enterprises as producers, consumers and decomposers, (3) mass and energy flows and (4) types of interaction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enterprises introduced here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mass and energy flows indicates that the diversity of the enterprises in eco-industrial parks is desired. Furthermore, the minimal condition to create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is established, claiming that at least one industrial producer or decomposer must be involved in the eco-industrial park.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will facilitat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co-industrial parks and enable the identification of symbio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ntities of such a park and other types of industrial ecosystems. In order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its potential for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two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城市餐厨垃圾产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选取有地域代表性的4个城市:青岛、嘉兴、贵阳、西宁,通过问卷与实地跟踪形式调查各城市餐厨垃圾产量,并分析了4个城市餐厨垃圾成分特征。结果表明:青岛、嘉兴、贵阳、西宁4个城市餐厨垃圾产量分别为265、163、579和355 t/d;4个城市餐厨垃圾的含水率、可燃物含量、营养物含量分别为73.67%78.27%、0.93%78.27%、0.93%2.48%、9.04%2.48%、9.04%15.59%,其中西宁和贵阳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含量相对较高,青岛和嘉兴餐厨垃圾中的杂物含量相对较多。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了餐厨垃圾产量的影响因素,如人口数量、性别比例、人均GDP、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食品人均消费支出与产生量的关联度,各影响因素与餐厨垃圾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城市人口>性别比例>食品人均消费支出>人均GDP>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15.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工业领域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推进工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层面基础设施共享对推进园区生态化建设、构建产业共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能源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在园区生态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其2005年以来能源基础设施多功能化发展对推进园区生态化发展的作用.通过拓展能源基础设施的功能,引导热电企业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要素,在污泥干化焚烧、有机废气焚烧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同时逐步增加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减少一次能源中煤炭的消费量.形成了能源基础设施多功能化推进园区生态化发展的示范模式.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源基础设施多功能化显著地推进了生态化发展,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承担着分解者的重要作用,其实践模式将为国内众多类似化工园区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综合类工业园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青浦综合类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作用于生态环境的8项经济发展指标和制约经济发展的11项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式.基于灰色理论,计算了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联度与耦合度,对它们进行了时序变化分析,并与上海市青浦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性进行了时序比较.结果显示: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主要有4种模式。通过比较各个模式的特点,针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现状,提出基地建立生态工业园应选择改造重构与产业共生两种模式:绘制流程图,对两种模式的构建流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日益严峻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为了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以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环境与生态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而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园区内,通过清洁生产以及生态产业链的衔接,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达到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目的。物质能量循环是生态工业园区的核心部分,在本文中采用物质利用强IU的研究方法对蒙西生态工业园区的物质循环进行了分析。园区内的主要产业为:电厂,水泥厂,捣固焦厂和高岭土厂。通过对其固体废弃物、新鲜用水和污水的IU值计算,得出分别为29.7t/10^4RMB,24.6m^3/10^4RMB,4.4 m^3/10^4RMB。同时通过对蒙西工业园区主要产业进行能量投入产出分析,得出其单位GDP能耗分别为11.1t标准煤/10^4RMB、10.6t标准煤/10^4RMB、0.5t标准煤/10^4RMB、4.1t标准煤/10^4RMB。从而得出园区内IU值偏大,物质的循环利用程度较低;又通过比较得出园区内主要企业能耗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在园区内部能量循环不够完善,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