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性问题     
X701200503301低温燃烧法制备La1-xCsxFeO3复合氧化物及其贫燃条件下对NO催化净化的活性与机理/王海燕(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分院化学系)…∥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黑龙江大学.-2005,22(1).-25~27,33环图N-69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La1-xCsxFeO3系列复合钙钛矿氧化物。X射线衍射分析和IR结果表明:x=0.0~0.6时都形成了钙钛矿结构。催化性能测试发现,x=0.5时催化活性最好,TPR分析证明:其催化活性与高价铁离子的出现及氧空位有关。图3表1参6X701200503302TiO2/SiO2纳米粒子气相光催化降解甲苯的研究/李晓红(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以13X分子筛为载体的Mn-Ag复合型催化剂,并用SEM、BET和FT-IR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DBD)中,考察了锰、银不同摩尔比和不同负载总量的催化剂对吸附态甲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Mn)∶n(Ag)为1∶3时,Mn-Ag/13X催化剂对甲苯催化氧化活性最高,CO_2选择性为98.84%;不同摩尔比的催化剂对O_3分解性能顺序与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性能顺序一致,其顺序为n(Mn)∶n(Ag)1∶3>1∶5>1∶1>3∶1>5∶1>0∶0;Mn-Ag/13X(Mn∶Ag=1∶3)催化剂锰和银负载量对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随负载量的变化,吸附穿透时间大小关系为:2.5%Mn-Ag/13X≈7.5%Mn-Ag/13X>5%Mn-Ag/13X>10%Mn-Ag/13X;负载量为5%时,吸附穿透时间为125 min,CO_x浓度为4 669.82 mg/m~3,显示出最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环境化学     
X1312(X) 303142CuO在Ce仇和7一从马上的表面性质及对NO+CO反应性能的研究/蒋晓原(浙江大学催化研究所)·。//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一2(X)3,so(3)一289一295环图N一27 在色谱一微反实验装置上考察了Cuo/Ce仇、Cuo/7一从几及C唤改性的催化剂对NO+CO的反应性能。并用TPR、XRD、X邢、BET和NO=n幻等技术对上述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与铜物种在两种载体(浅几和下-从几)上的价态(份十和Cu+),分散状态和吸附特性有关。TpR实验显示cuo在c心上存在两种还原物种,而在卜从Q3上只有一种还原物种,xl名检测表…  相似文献   

4.
以纳米TiO_2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ZrO_2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系列ZrO_2/TiO_2催化剂,以催化H_2O_2低温氧化NO脱硝,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O_2程序升温氧化(O_2-TPO)、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电子顺磁共振(EPR)等表征分析探究了影响H_2O_2脱硝活性的因素.表征结果表明ZrO_2的负载量会影响催化剂中晶格氧的含量,晶格氧相对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这是促进H_2O_2活化分解的关键.在微观表征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筛选获得了催化剂的最佳ZrO_2负载量,同时对比考察了非催化和纳米TiO_2催化作用下的H_2O_2氧化低温脱硝性能;针对获取的最优催化剂,进一步考察了不同烟气工况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rO_2/TiO_2催化剂能有效促进H_2O_2的活化分解实现低温脱硝,且ZrO_2负载量为4%(质量分数)时,催化活性最高;在烟温为160℃、[H_2O_2]/[NO]物质的量比为2及空速为30000 h~(-1)时,NO转化率最高可达81%.  相似文献   

5.
CuO/ZSM-5系列催化剂的脱硫脱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催化剂x% CuO/ZSM-5 (x =2、4、6、8、10、12、50),并考察了其在CH4为还原剂条件下的脱硫脱硝性能.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比表面积(BET)、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SEM-EDS)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10% CuO/ZSM-5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具有较好的晶型结构,且高度分散在ZSM-5骨架中.在CH4+NO+ SO2反应中,10% CuO/ZSM-5催化剂具有最好的脱硫脱硝活性,最高脱硫率和脱硝率分别为97.4%和94.6%.  相似文献   

6.
将Ag-Rh浸渍到共沉淀法合成的Ce-Zr-Al上,制备出Ag(0.04)-Rh(x)/Ce0.5Zr0.5O2-75%Al2O3系列催化剂,采用BET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讨催化剂在贫燃条件下选择性还原NO的活性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Ag-Rh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较单组分Ag、Rh催化剂的高.Rh负载量为0.7%(质量分数)时,NO转化率达最佳(90.3%),且反应的起燃温度低、活性温度范围宽(300~500℃).DRIFTS结果显示,Rh的添加不仅有利于催化剂表面NO的吸附,而且能促进Ag催化生成关键反应中间体—CO—NH—,进而显著提高NO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La1-xKxMnO3(x=0, 0.10, 0.15, 0.20, 0.25)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H2-TPR、XPS、NO-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氧化还原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在常压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中评价催化剂同时消除NO和碳烟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La1-xKxMnO3催化剂均具有钙钛矿结构;K部分取代La-Mn钙钛矿结构中La后,颗粒结构得以改善,部分Mn3+价态升高为Mn4+,形成较多氧空位和Mn4+,提高氧化还原性能和吸附NO性能.活性评价结果表明,La0.80K0.20Mn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同时消除NO和碳烟催化性能,NO最大转化率(Xmax NO)和对应反应温度(Tmax NO)分别为46.5%和436℃,碳烟起燃温度(Tig)、CO2浓度峰值温度(Tmax CO2)和生成CO2选择性(Smax CO2)分别为341℃、454℃和98.8%.  相似文献   

8.
x734 .2012(X) 302954稀土一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研究鸿六着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以刃3,22(2),一177一181环图X一87 以不含贵金属的稀土一过渡族金属四元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模拟汽车尾气的组成含量,运用连续流动式反应器,研究了四元复合氧化物场.5编.SNi,一:Cu:几系列(x二o一1 .0)对eo和NOx的催化氧化还原消除活性及其在消除反应条件的抗硫中毒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钙钦矿型四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场.5sr05蝙.SC呱5伪对co和NOx的氧化还原消除都具有较高的活性;脉…  相似文献   

9.
采用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了不同铈钴摩尔比的Ce_(0.65-x)Co_xK_(0.15)Zr_(0.2)O_2(x=0,0.15,0.23,0.30,0.38,0.45,0.65)催化剂,采用XRD、SEM、FT-IR与H_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考察了催化剂不同Ce/Co比对碳烟颗粒物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松散接触条件下,该系列催化剂催化碳烟颗粒物燃烧活性较高,T_m均小于400℃,当x=0.23时活性最高,T_i与T_m分别为321℃与355℃,催化剂所表现出的高活性受益于样品表面具有大量高活性的细小Co_3O_4颗粒物。  相似文献   

10.
基于MIL-101(Fe)的合成方法,首次采用合成前金属掺杂法制备了双金属有机骨架MIL-101(Fe,Cu)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同时,以罗丹明B(Rh 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此催化剂催化过硫酸盐降解Rh B的性能,并初步尝试将催化剂应用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催化降解.XRD、FTIR、SEM和EDS等分析结果表明,铜离子的掺杂导致MIL-101(Fe)的结构与形貌发生了改变,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催化降解作用.相比MIL-101(Fe),在90 min时MIL-101(Fe,Cu)对Rh B的去除率达到95%,在180 min时对DBP的去除率达到68%.此外,分析了催化剂催化性能提高的原因:配位竞争导致铁离子的不饱和趋向;形貌的变化加强了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 O-Mn O2-Ce O2/13X,并用氮吸附、SEM、XRD、TGA对其结构、组成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同时在固定催化床中研究了Cu O-Mn O2-Ce O2/13X催化剂对萘的催化性能。BET分析表明6%Cu O-Mn O2-2%Ce O2/13X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达到了476 m2/g,平均孔径达到2.314 nm,SEM和XRD结果表明一定负载率下Cu O、Mn O2、Ce O2在13X表面呈高度分散状态,有利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提高。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助催化剂Ce O2的适量添加可以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当催化剂的负载率为6%Cu O-Mn O2-2%Ce O2时其对萘的催化率达到了65%。  相似文献   

12.
一般性问题     
X7012(Xj 203428富氧条件下氢部分选择性催化还原NO研究/孟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一2加2,20(2)一37一39 环图X一26 研制了低把含量活性非均布Pd/从马催化剂,针对硝酸尾气组成,进行了富氧条件下,氢部分选择性催化还原NO研究。实验表明在该催化剂上,低温、富氧条件下NO的转化率高达so%-100%。室温下(一20℃),NO对氢氧反应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氢氧反应进行后,NO还原反应开始明显进行,其与氢氧反应为竞争的平行反应。图6参4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加2,3(4)一12一17环图X一4 由于非平衡等…  相似文献   

13.
X780.3 9701755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水溶液/祝万鹏…(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7(4)一7~10 环信X一5 为了去除水中难氧化的有害染料中间体H酸,研究以TIOZ、ZnO、CdS和FeZO3为催化剂,采用低压汞灯为光源,对H酸水溶液进行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TIOZ和CdS的催化效果最好。采用TIOZ作催化剂,光催化氧化5h后,H酸分解率可达90%,反应速率遵从Langmui:一Hinshel-wood方程,K二12.3L/m mol,k=25.2x10一6mol/h。溶液中投加10mg/L的Fe3+或Ag+,可使反应时间缩短2~3h。研究探讨了pH、Ti…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四种不同比例的Mn-Fe催化剂。研究了四种催化剂在100℃~400℃温度范围内的NO催化氧化活性,并采用BET、XRD和H2-TPR手段对催化剂的表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n/Fe=1:1的催化剂在低温段(100℃~300℃)活性更高,表征结果表明,Mn/Fe=1:1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结晶度低、氧化还原能力强,这都是Mn/Fe=1:1的催化剂活性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一般性问题     
究。对吸附模型、吸附时间、不同吸附剂投放虽、金属离子种类等给予表征,基本符合Iangmuir吸附等温线。图3表2参8X50 .9700795解决能源污染的两大难题一NO的直接分解和水的光分解/张健//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一1996,(7)一9~11环信X一7 对于NO的直接分解,至今已研究的催化剂达100种以上,浮石类、金属氧化物、贵金属等都表现了不错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还不是很理想,如氧化铝催化剂活性不高,选择性很高,适用固定污染源NO的处理,不过催化剂用量要相当多;浮石分子筛型催化剂活性高,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尚存在活性温度范围过窄、高温下活性…  相似文献   

16.
催化氧化NO催化剂Mn/ZrO2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氧化锆为载体负载锰氧化物,制备了MnO x/ZrO2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法(SCO)脱除烟气NO,考察了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SCO活性的影响.同时,采用N2吸附、SEM、XRD及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硝酸锰作为前驱体制备的Mn8/ZrO2/450催化剂在300℃、空速15000 h-1条件下,NO转化率可达84%,表现出较好的NO氧化活性.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为MnO2,在催化剂载体表面上呈现出较好的分散度.对催化剂进行了NO等温吸附与程序升温脱附,结合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实验,探讨了催化剂表面NO催化氧化机理.研究发现,NO在该催化剂表面主要以吸附态反应,在含氧气氛中吸附态NO的氧化速率高于脱附速率,表面NO2的脱附峰温与最佳SCO活性温度相吻合.上述结果表明,NO转化过程速率受氧化产物NO2的脱附步骤控制,表面反应为快速步骤.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渍法制备复合催化剂Cu O-Mn O_2-Ce O_2/13X,并用全自动气体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同时在固定床中考察了Cu O-Mn O_2-Ce O_2/13X催化剂对燃煤烟气PAHs的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u O-Mn O_2-Ce O_2/13X催化剂对烟气PAHs的总去除率为69%~75%,当Cu O、Mn O_2和Ce O_2的负载率分别为4%、7%和4%时对PAHs的去除效果最好。复合催化剂Cu O-Mn O_2-Ce O_2/13X对高环(5环、6环)PAHs的去除率比中低环的要高,对PAHs毒性当量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高达到94%。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铜和锰的质量分数对PAHs的催化氧化性能影响较大,当铜锰比从1∶1变为4∶7时,PAHs去除率从69%提高到73%,加入助剂Ce O_2后PAHs去除率进一步增加到75%。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稀土金属掺杂CeZrOx催化剂引发的缺陷结构对汽车尾气污染控制的影响,合成了不同Pr掺杂量的Ni~(Ce6Zr4-xPrx)O2/A12O3系列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TWC催化活性评价、耐SO2性能测试和系统性表征,研究Pr掺杂引起的缺陷性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r掺杂Ni~(Ce-Zr)O2/A12O3产生两种缺陷:氧空位(Ov)和晶格扭曲,Pr的掺杂水平控制着缺陷位的类型和浓度.Ov在TWC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在Pr掺杂的Ni~(Ce6Zr4-xPrx)O2/A12O3催化剂中,TWC的催化性能显著地依赖于Ov浓度,Pr掺杂产生的O  相似文献   

19.
H_2O和SO_2对Cr-Ce/TiO_2催化氧化NO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晶  童志权  黄妍  夏斌  罗河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5):1023-1029
采用浸渍法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了新型Cr-Ce/TiO2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BET和XRD表征.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H2O和SO2对该催化剂催化氧化NO性能的影响,并对中毒催化剂进行了FT-IR分析,讨论了中毒机理.结果表明,Cr-Ce/Ti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NO氧化活性,在空速为10000h-1、O2体积分数8%(φ)、NO进口体积分数700×10-6条件下,反应温度250℃时NO转化率可达到59.7%,330℃时NO转化率可达到最大值80.7%.单独加入10%(φ)H2O或300×10-6(φ)SO2都可使催化剂活性降低,但在较高温度时影响较小.330℃下单独通入SO2和同时通入H2O与SO210h后,由于催化剂表面生成了少量硫酸盐和亚硫酸盐,活性下降并维持在62.4%左右,能够满足对NOx进行高效吸收的要求;停止通入H2O和SO2后,催化剂活性恢复到71.6%,加热处理后活性能进一步恢复到78.5%.该催化剂具有比文献中报道的其它NO氧化催化剂更强的抗H2O和SO2毒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钴铁层状双氢氧化物结构载体(CoFe-LDH),并采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Mn经煅烧制备不同Mn负载量的类水滑石结构催化剂——MnxCoFe-LDO催化剂(其中x为硝酸锰与CoFe-LDH的质量比),探究了催化剂对典型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NOx)和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VOCs)的催化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XRD、H2-TPR、NH3-TPD及TEM-EDX mapping等表征。结果表明:Mn的加入会极大提高钴铁层状氧化物(CoFe-LDO)的催化性能,其中质量比为0.25的催化剂活性最高,测试温度范围内脱硝率维持在90%以上,且300℃邻二氯苯(o-DCB)的去除率可达到95.4%。在该配比下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组分Mn的分散性最好,且表面酸性位数量及氧化还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