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水处理研究与实践中,多相催化臭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受到高度关注。多相催化臭氧化的催化剂常采用金属氧化物、纳米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氢氧化物,其载体通常采用活性氧化铝、活性炭及蜂窝陶瓷等多孔材料。对多相催化臭氧化常用的催化剂及其载体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评述,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在水处理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文章主要介绍纳滤膜、光催化材料、纳米还原性材料及纳米吸附性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并对纳米材料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技术及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纳米技术在水处理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纳米技术及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技术及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纳米技术在水处理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纳米技术是一种具有深刻理论研究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通过概述纳米技术的内涵和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以及综述近几年纳米技术与材料在废水化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如光催化纳米材料、纳滤膜等可用于处理有机或无机废水,较传统的水处理技术有较大的突破,并指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认为该领域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迅速发展为水处理技术的革新提供了良机,引起了众多环境科研工作者的广泛研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在污染物吸附、膜分离、光催化氧化等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各种纳米技术的优势、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对水的处理效果、技术成熟程度等,并对纳米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周伟  李玉娟 《能源环境保护》2010,24(1):20-22,25
光催化技术因其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低廉的价格已经被水处理业内广泛采用.但是粉末催化剂的明显缺点制约了其工业化应用,因此固定化光催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收集国内外资料.对于光催化固定技术应用的两个关键因素——固定方法和适用的反应器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当固定的同时催化剂活性不大幅下降.且采用适合于该种载体的反应器,固定化光催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纳米技术及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纳米技术及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在污水处理与空气净化方面,认为纳米技术及材料的应用将会给环境科学带来突破性进展,为彻底改善环境和从源头上控制新的污染源的产生创造条件,表明利用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未来环境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纳滤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综述了纳滤膜的特点 ,包括孔径范围处于纳米级 ,膜体带有电性基团 ,操作压力低 ,对二价和高价离子的截留率明显高于单价离子等。介绍了纳滤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包括软化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二级污水的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0.
<正>纳米技术存在风险.2003年4月,著名的《科学》杂志最早发表文章,提出必须开展纳米尺度物质的毒理学研究.随后《自然》杂志在同年7月也发表文章,提出如果不及时开展纳米尺度物质和纳米技术的生物效应研究,将危及政府和公众对纳米技术的信任和支持.自2003年起,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及欧盟相继制订研究计划,资助纳米技术的生物安全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环境分子科学与环境纳米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分子科学和新兴的纳米技术近年来广泛地渗入和覆盖了环境科学与技术,对环境污染现象的微观过程与机理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加深对环境污染从本质上的认识,为环境保护开展更高效的技术工艺开辟了新的途径.论综合评述了环境分子科学与环境纳米技术的发展概况,并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一些认识和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原则和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一些政策措施的分析,论述了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当前所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国家通过加强立法、增加投入,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实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计划、重点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沿海经济建设和海洋产业开发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压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局部海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环境基础没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松嫩流域特大洪灾的醒示:湿地功能的再认识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分析了1998年松嫩流域特大洪水发生与湿地丧失和退化的关系,根据湿地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和效益,提出了松嫩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防洪体系建设对策。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增长,人水争地,松嫩流域内湿地丧失达70%,湿地质量也发生明显的退化,使本区湿地具有的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功能逐渐降低,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必须从全流域、大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上、中、下游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与湿地的地位,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圈地分洪,保护湿地,加固堤防,疏浚河道,整治环境,合理开发,将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可持续的环境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环境问题诱导孕育机制、形成机制、动力机制、强化机制、发展机制、防护机制、扩散机制等,以揭示环境问题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规律、特征、过程、动态;对环境问题来龙去脉、变化过程和影响因素系统而深刻研究。以环境行为为主线,综合应用环境心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政治、环境伦理学等有关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探讨环境问题诱导、形成、发生、发展、扩散、作用、衰退等各个阶段的数量动态、空间格局、演变态势等,同时也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综合集成,提供一个范式。为环境政策调控奠定微观基础,为环境政策综合调控提供微观分析技术和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天然类固醇雌激素源解析、环境行为及其污染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类固醇雌激素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具有极强雌激素效应的内分泌干扰物,其在环境中的广泛存在严重影响野生动物尤其是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对环境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破坏也日趋严重,然而其危害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研究在阐述天然类固醇雌激素基本理化性质和环境存在形态的基础上,解析其在人类和畜禽的环境来源,分析其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以及环境迁移和生物积累等环境行为,并综合探讨了现今较为常见的如活性污泥法、光降解法以及微滤、纳滤和反渗透等与天然类固醇雌激素相关的污染控制技术,以期为天然类固醇雌激素的毒理性质、污染现状及相关控制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入天然类固醇雌激素微量检测技术研究、加强国家行政管理层面上的污染控制等已十分急迫。  相似文献   

16.
汉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准确分析生态补偿资金的流向和效用,评价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本着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原则,选取经济社会发展、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节约、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4个方面共28项指标,构成汉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资金应首先用于上游地区的水源涵养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以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为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适用条件有限、计算烦琐等方面的限制,目前许多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难以得到广泛应用,采用了影响系数法,在二维水动力水质模拟的基础上,以下边界上最大浓度点为控制点,计算区域的水环境容量,并对长江仪征工业用水区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得出该河段环境容量为17 969.2t/a.该方法计算简单,且综合考虑了控制点的浓度,污染源位置,河流水文,水力学特性等多种因素,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值得推广的计算方法,可为该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尾矿库情况复杂,安全及环境风险高,监管难度大,系统分析尾矿库的环境风险,开展有效管控非常重要.尾矿中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随着矿山废水、废渣、粉尘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特别是突发事故发生时,废水及尾矿会短时间内大量排入环境,而产生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害.因此,不仅要开展正常工况下的污染防控,更要注重从源头防止事故次生的环境风险.本文从尾矿库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环境污染风险防控、突发事故应急管理梳理并分析了相关法律、政策.此外,总结并讨论了典型制度,涉及项目准入、责任与落实、监测预警制度.总体上,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较为完善,但污染风险管控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体制尚未完全捋顺、责任落实抓手不够、监测预警能力不足等.针对目前管控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全国尾矿库数量原则上只减不增的新需求,提出相关工作建议:一是要厘清各部门责任,进一步完善尾矿库环境风险管控制度体系;二是要提高各方责任落实能力,推动制度落地见效;三是要开展技术及政策支持,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深圳经济特区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在近中期本区环境规划的着眼点,不仅是局限于对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污染的治理,而且着眼于解决过去和防范未来在环境发展中的现实性和潜在性环境问题。我们选用了以系统动力学原理为基础的动态研究方法。把深切特区的环境问题构造成一个有自然条件、资源消耗、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参与的复杂大系统进行研究。本文由五部分组成: 1.问题和思路 2.建模原理和方法 3.模型的结构 4.模型的功能和应用 5.结论 通过年项研究,阐明了深圳经济恃区的环境现状,建立了深圳经济特区环境系统动态模型、应用模型分别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策略分析和预测分析,动态地回答了人们对深圳经济特区感兴趣的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人口增长、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为新兴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协调深圳经济特区的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为深圳经济特区进行现代化的环境管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高氯酸盐是具有高水溶性、高度扩散性和持久性的有毒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饮用水为主的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干扰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饮用水和废水污染防治是高氯酸盐风险管控的重点. 我国水环境中高氯酸盐检出频次和浓度较高,亟需开展管控. 美国是最早报道高氯酸盐水体污染并对此展开调查研究的国家之一,并形成了系统的管控思路,积累了成熟的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本文从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废水污染物排放管控两个方面介绍了美国有毒污染物风险管控思路,重点阐述了高氯酸盐的针对性管控措施,并整理分析了我国高氯酸盐相关污染管控现状,发现目前尚未开展有针对性的管控,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完整的有毒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未能及时关注高氯酸盐等有毒污染物的健康风险,造成环境风险管控力度不足. 最后在借鉴美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环境管理需求,提出了相关工作的启示及建议:要健全有毒物质管控体制机制,强化有毒污染物全过程风险管控的技术支撑能力,以提高有毒污染物风险管理的系统性、精准性、科学性;要系统开展本土高氯酸盐溯源分析、管控政策措施研究,填补高氯酸盐典型污染物的管控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