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方案分为十个部分,共56条,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监测和考核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中,考核制度是决定生态文明建设能否落地的关键性制度,而监测制度则是考核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体制全面改革的“四然”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性、目标适应性、统筹兼顾性,既是现实的环境问题所迫,也是生态文明理论和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近两年来,为了促进生态文明体制的全面改革,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系列文件。其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因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科学性和民主性相结合,制度规范与考核评价相结合,成为统帅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系列改革文件在治理理念、治理策略、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依据、治理方法、治理功能和治理体系的运转方面,逻辑自洽,提出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十三五"时期,要使改革的措施和要求落地生根,须在营造氛围和措施的具体推进方面,开展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佳 《环境教育》2015,(Z1):12-14
<正>在1月15日举行的2015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今年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做好生态文明体制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目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试行)》已上报国务院。他还透露,除了中央层面的改革外,目前,重庆、云南、青海、贵州、湖北等地分别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意见、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促进条例、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今年全国两会临近,有关环保部体制改革的议  相似文献   

5.
微博     
<正>@重庆环保:#环保工作动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重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环保垂直管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深化环保投融资、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等系列改革顺利推进。在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方面,重庆有哪些重点推进?近日,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余国东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10月9日)  相似文献   

6.
<正>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颁布了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还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一种全社会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但频频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又不得不让我们认清当前我国环境应急能力的现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浅绿化”“片段化”和“眼前化”问题,提出绿色育人要从“浅绿化”到“深绿化”、从“片段化”到“过程化”、从“眼前化”到“长远化”。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1]。提出到2035年我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立足我国不同区域现实状况的差异,以我国东部某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充分的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实地调研,以自然资源保护及污染综合防治为核心,深入分析省级层面生态文明管理体制现状,识别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思路和该省实际情况,制订生态文明管理体系及协调机制改革的总体框架,提出重组机构职能配置、优化自然资源管理、理顺污染防治体系、健全有效督政机制、发展绿色化决策等五个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为我国省级层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青海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建立起较为系统完备、具有青海特色、可复制推广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力提升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文章全面梳理了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的实践路径与工作进展,客观分析了改革推进中凸显的问题和困难。针对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进入全面铺开期的现状,着眼于构建覆盖生态文明决策、评价、管理和考核四个方面系统完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一总目标,继续紧扣中央提出的生态领域八项基础性制度,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具有突破性和牵引性的改革举措予以重点推进,进一步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环境教育需要列入学校课堂教学、德育活动计划,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增加互动性、实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搬进大自然,以实践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的沣西第一小学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以绿化美化建设,环境卫生治理、生态文明道德建设等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教育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知易行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2015年9月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方案的"1+6"组合拳纷纷亮相。"1"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6"是由《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组成,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图和路线图;需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12.
<正>围绕教育成果,在“五有”上见成效;围绕发展提升,在“五力”上下功夫。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生时代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起生态环境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快推动全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在“五有”“五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华大地正展现出天蓝地绿水清的亮丽新景象。海南是海洋大省,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南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强调,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党中央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鼓励海南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多规合一”,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20,(Z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时指出:"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显然,生态文化体系在生态文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福建省成为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继而成为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将引领和带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福建省南平市是福建省的重要生态屏障和闽江源头,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在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工作。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为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待提高,这与当下初高中教育仍然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密切相关。建议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及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续青春动力,培养国家资源环境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环境部3月23日发布2018年"6·5"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确立该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二字首次被写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举办"生态文明与教育高峰论坛"是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高等教育主动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2019年4月27日,由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以"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与教育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以及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口号为"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环境保护部公布了2015年"环境日""践行绿色生活"主题。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中共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新《环境保护法》也明确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导读     
《绿叶》2017,(7)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所取得的工业化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问题也大量地积累下来。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面临着风险与挑战。面对这一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就明确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以节约使用资源为突破口开启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时期。进入新世纪,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突出地位,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