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获得除臭微生物,从垃圾填埋场土样中筛选获得了5株具有高效H_2S和NH_3去除率的菌株。通过16S rDNA和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共鉴定得到1株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X8,1株玉米乳杆菌(Lactobacillus zeae)X12,1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R5,1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R8以及1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J8。根据各单一菌株对NH_3和H_2S的去除率进行复配,X8+X12+J8+R5+R8组成的复配菌液除臭效果最佳,对NH_3和H_2S的去除率分别为92.68%和84.72%,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该组合最佳除臭条件:除臭温度38℃,除臭时间24 h,初始pH3.5,稀释倍数80。将此复配制剂采用自动喷雾设备进行初步应用,按最佳条件对某垃圾中转站进行喷洒,能去除93.9%的硫化氢,94.4%氨气,且臭气浓度降低89.0%。  相似文献   

2.
目前臭气处理技术发展趋于组合工艺方向,兼顾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研究采用生物洗涤和化学吸收组合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展除臭工程试验。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启动运行生物洗涤塔,考察生物洗涤塔对H_2S和NH_3的处理效果,并研究生物洗涤塔中活性污泥吸收液成分及性状;第二阶段,在继续运行生物洗涤塔的基础上,启动运行化学吸收塔,考察整个双塔系统对H_2S和NH_3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开展机理分析和应用验证评价。研究表明除臭系统运行稳定,对H_2S和NH_3去除效果良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柔性填料和酶促好氧填料的两段错向流曝气生物滤池(TUDBAF)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试验启动阶段水力停留时间对SS、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冲洗对BAF U段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6.5~13.0 h条件下,SS和COD的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其去除率分别达91.6%和83.6%以上;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主要集中在BAF U段,该段对氨氮的去除占总去除率的70%以上;BAFU段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过程中可以出水TSS浓度(708mg/L)作为该段反冲洗的终点。  相似文献   

4.
李纪华  王正芳  郑正 《环境工程》2012,(Z2):41-43,129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借鉴给水滤池工艺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以炉渣为填料采用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了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启动状况,考察了启动过程中COD、NH4+-N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74m/h、回流比150%、气水比为3∶1的条件下,COD和NH4+-N分别在35d和45d内得到了有效地去除。其中,COD出水浓度降到30mg/L以下,去除率稳定在85%以上;NH4+-N出水浓度降到10mg/L以下,去除率稳定在6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炉渣作填料的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启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产甲烷颗粒污泥与硝化污泥混合物作为接种污泥,在Anammox-UASB反应器中实现反应器的启动与稳定运行。考察了缩短HRT及进水基质浓度变化对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缩短HRT能有效提高系统处理能力,但HRT过低会导致处理效果降低,本研究得到的最佳HRT为6 h,此时TN去除率76%,TN容积去除负荷最高,为1.82 kg/(m~3·d)。进水基质比例与浓度对Anammox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当进水中NH_4~+-N与NO_2~--N两者比例约为1且浓度均为500 mg/L时,系统处理能力最佳,TN容积去除负荷为1.55 kg/(m~3·d),且去除率为77%。  相似文献   

6.
紫外光降解高浓度氯苯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紫外光降解作为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生物预处理的可行性,系统考察了其对高浓度氯苯气体的去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所考察的影响因素包括紫外光波长、进口ρ(氯苯)、空塔停留时间和气体相对湿度等.结果表明:复合254和185 nm波长紫外光照射对氯苯的去除效果优于单一254 nm波长;紫外光降解反应器的进口ρ(氯苯)在2 300~2600 mg/m3,空塔停留时间为27 s时,对氯苯气体的去除率可达40%,继续延长空塔停留时间对氯苯去除率的提高作用有限;进口ρ(氯苯)在150~3 000 mg/m3时,氯苯去除速率随进口浓度单调增加,当高于3 000 mg/m3时,氯苯去除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增加气体相对湿度可以提高紫外光降解反应器对氯苯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4组不同NH4-N浓度的曝气生物滤池,分析滤池在7个曝气比条件下对海水养殖外排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启动阶段,生物膜成熟期随NH4-N浓度的升高而缩短,高NH4-N浓度滤池的生物膜成熟期较其它三组滤池缩短了10 d左右。滤池启动成功后,在相同曝气比条件下,随NH4-N浓度的升高,4组滤池对出水NH4-N的平均去除率由81.1%降至73.3%;高NH4-N浓度滤池的出水NO2-N浓度与其它三组相比增加了10倍,最终达到2.6 mg/L。随着曝气比的逐步增大,4组滤池对出水NH4-N的平均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在曝气比为10:1时平均去除率达到最大值(88.2%)。本研究表明,选取4 mg/L的NH4-N浓度,维持曝气比10:1是生物滤池运行的理想条件:生物滤池启动周期较短,出水NH4-N去除效果达到最佳且NO2-N浓度较低,从而实现对海水养殖外排水的最佳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行设计的生物滤池反应器去除地表水中的氮,考察了HRT、水力负荷和氨氮负荷对生物滤池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TN去除率随水力负荷的增加而下降,氨氮去除率无明显变化,水力负荷小于1.2 m3/(m2·d),TN去除率达到54%以上;在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4.52~17.44 mg/L条件下,HRT为10 h时,生物滤池对氮去除效果较好;当HRT为6 h,进水氨氮负荷增加到0.048 kg/(m3·d)以上,氨氮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和31%。  相似文献   

9.
以麦秆作为好氧反硝化碳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室内试验装置,研究以麦秆为碳源和反应介质的生物反应器在好氧条件下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影响因素和效果。结果表明,以麦秆为碳源的反应器启动快,反硝化反应受温度及水力停留时间影响大。28℃时N的去除量约33℃的3倍。当室温为(27±1)℃,进水硝酸盐氮浓度为50mg/L、水力停留时间56.85h时,反应器对氮的去除率在94.64%以上;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时,氮去除率<50%。同时反硝化反应受pH值和进水NO3--N浓度的影响。当pH值为6.7时,N的去除率最高,达90%以上。反硝化速率与NO3--N浓度显著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分别考察了反应器启动,及不同COD/SO42-比值和硫酸盐负荷对模拟废水中SO42-去除的影响。实验在(32±0.1)℃,pH为6.06.5的条件下连续运行。结果表明:ABR经过约90 d的启动驯化阶段后,进水硫酸盐及COD浓度分别为1 500 mg/L和3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条件下,硫酸盐去除率达到了92%。固定COD/SO42-比值为2.5时,随着进水SO42-浓度的增加(1 5006.5的条件下连续运行。结果表明:ABR经过约90 d的启动驯化阶段后,进水硫酸盐及COD浓度分别为1 500 mg/L和3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条件下,硫酸盐去除率达到了92%。固定COD/SO42-比值为2.5时,随着进水SO42-浓度的增加(1 5003 500 mg/L),SO42-去除率逐渐下降,最低为60%,相反SO42-去除速率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为7.98 kg(/m3.d);维持恒定的硫酸盐浓度(1 500 mg/L),逐渐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以提高反应器中硫酸盐负荷,SO42-去除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复杂变化趋势,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 h时,SO42-去除率达到最大;随着COD/SO42-比值的提高,硫酸盐去除能力增强,且反应体系对硫酸盐负荷的耐受能力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