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分别考察了反应器启动,及不同COD/SO42-比值和硫酸盐负荷对模拟废水中SO42-去除的影响。实验在(32±0.1)℃,pH为6.06.5的条件下连续运行。结果表明:ABR经过约90 d的启动驯化阶段后,进水硫酸盐及COD浓度分别为1 500 mg/L和3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条件下,硫酸盐去除率达到了92%。固定COD/SO42-比值为2.5时,随着进水SO42-浓度的增加(1 5006.5的条件下连续运行。结果表明:ABR经过约90 d的启动驯化阶段后,进水硫酸盐及COD浓度分别为1 500 mg/L和3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条件下,硫酸盐去除率达到了92%。固定COD/SO42-比值为2.5时,随着进水SO42-浓度的增加(1 5003 500 mg/L),SO42-去除率逐渐下降,最低为60%,相反SO42-去除速率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为7.98 kg(/m3.d);维持恒定的硫酸盐浓度(1 500 mg/L),逐渐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以提高反应器中硫酸盐负荷,SO42-去除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复杂变化趋势,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 h时,SO42-去除率达到最大;随着COD/SO42-比值的提高,硫酸盐去除能力增强,且反应体系对硫酸盐负荷的耐受能力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深海热液喷口周围微氧耐压细菌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析因实验设计,探讨了培养基的水源、培养温度和生长pH等因素对喷口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初步探索了常压下东太平洋某海底喷口周围微氧耐压细菌的生长条件。样品培养10d后,对培养液中细菌量进行显微计数,实验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中的方差分析程序进行处理。统计结果显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从研究样品中获得最多细菌数的较优培养条件为:培养基水源为单蒸水;生长pH为7.60;培养温度为50℃。在该条件的培养液中细菌平均浓度达2.596×10个/m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鉴定与开发利用深海喷口周围细菌资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厌氧颗粒污泥对五氯苯酚脱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间歇培养血清瓶中,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对五氯酚脱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膏和蛋白胨显著提高了PCP的脱氯速率.添加甲酸、乙酸、乙醇对PCP脱氯速率有一定提高,丙酸和丁酸对脱氯速率没有影响.20%氢气的加入对PCP脱氯速率的影响显著.废水中硝酸盐和硫酸盐等电子受体的存在降低了PCP的脱氯速率.微生物抑制剂氯仿、青霉素降低了PCP脱氯速率,表明厌氧微生物尤其是甲烷菌对还原脱氯有重要影响.PCP最佳还原脱氯温度为38℃,最佳pH为7,低的氧化还原电位(<-200mV)有利于脱氯的进行.图5参13  相似文献   
4.
深海热液喷口微生物对矿物元素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生长在深海热液喷口周围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生长繁殖的能量来源;并就其参与的矿物沉积和浸出行为做了阐述;最后在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应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铬离子对SBR工艺活性污泥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重金属铬离子对SBR工艺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毒性作用,通过检测不同初始污泥容积指数(SVI)下SBR工艺活性污泥在不同铬负荷下的COD值、挥发性污泥浓度以及受铬离子影响的污泥容积指数(SVI),研究重金属铬离子对活性污泥的毒性作用以及对SBR工艺系统处理污水的影响。研究表明,重金属铬离子会导致SBR工艺系统出水COD升高;将铬离子对活性污泥的毒性作用按照挥发性污泥(MLVSS)铬负荷可划分为耐受范围、非耐受范围、细胞失活范围以及细胞分解范围。耐受范围铬负荷低于约30 mg Cr3+/gMLVSS,此范围内铬离子对于活性污泥的毒性作用不大,不致于导致系统出水水质变差;非耐受范围铬负荷在约30~65 mg Cr3+/g MLVSS,在铬离子作用下系统出水COD值明显高于对照系统;细胞失活范围铬负荷在约70~100 mg Cr3+/gMLVSS范围内,SVI大幅下降,微生物部份死亡和失活,出水COD尽管有一些下降,但与进水COD相比差不了多少;细胞分解范围铬负荷在约100 mg Cr3+/gMLVSS以上,微生物大量死亡,部分死亡细胞分解,系统出水COD值因微生物的死亡分解而超出进水COD值,受铬离子影响的系统SVI值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一种经济、简单的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获得一定浓度和纯度的D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破解细胞壁与细胞膜是获得基因组DNA的前提,而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分离是获得高质量DNA产物的关键。目前,主要采用的破壁方法有:冷冻研磨法、溶菌酶法、EDTA测等,这些方法一般采用复杂的裂解液体系,并借助蛋白酶K和RNA酶的帮助来获得高质量的抽提产物。由于细胞裂解体系不仅配制十分麻烦,而日部分药品有毒操作危险性大,此外部分药品及相关酶试剂价格昂贵。本文充分利用DNA在不同温度下自身可变性与复性的特性和在高盐与高温条件下蛋白质能够变性并沉淀。以无菌的SDS(c/c=20%)和NaCl(c/c=8%)的混合液作裂解体系,在沸水浴中破壁膜并使得部分的蛋白质变性和DNA变性并得到初步分离;随后在60℃和72℃水浴中使变性的DNA复性和重新凝聚,同时让RNA、蛋白质和细胞壁碎片等杂质降解或沉淀,从而获得高质量的DNA产物。  相似文献   
7.
三氟氯氰菊酯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三氟氯氰菊酯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三氟氯氰菊酯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三氟氯氰菊酯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三氟氯氰菊酯在猕猴桃中消解较快,在套袋果实的半衰期为3.88d,安全间隔期为14d;在不套袋果实上的半衰期为3.81d,安全间隔期为17d,属于易降解农药(T1/2<30d).使用浓度为1:1000水溶液与幼果期均匀喷施一次,28d后样品中检测出三氟氯氰菊酯残留远低于欧盟关于三氟氯氰菊酯的农残限量(0.02mg/kg).  相似文献   
8.
UASB和EGSB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了实验室规模的2L EGSB和UASB反应器中培养的厌氧颗粒污泥在不同基质中的比产甲烷活性、辅酶F420含量和胞外多聚酶物含量,结果表明,EGSB反应器颗粒污泥在葡萄糖上的比产甲烷活性、利用乙酸的甲烷菌和产氢产乙酸菌的活怀和胞外多聚物/含量高于UASB反应器颗粒污泥,而UASB反应器颗粒污泥中利用甲酸和氢的甲烷菌的活性以及辅酶F420的含量较EGSB反应器颗粒污泥更高,辅酶F420可以指示同种  相似文献   
9.
嗜酸微生物生态学与矿物生物浸出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嗜酸微生物存在的环境、生态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以及温度、氧对嗜酸微生物的影响.总结了嗜酸微生物群落间存在竞争、捕食、共生、合作等相互作用关系,这对理解矿物的生物浸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嗜酸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解主要基于传统的纯菌培养分离技术,但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研究手段,将纯菌培养分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是研究嗜酸微生物生态的有效方法.认为理解嗜酸微生物生态学规律,将有利于开发新的微生物矿物加工技术,我国有必要加强浸矿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表1参24  相似文献   
10.
在LB培养基的基础上,对P.phragmitetus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发现P.phragmitetus所产絮凝剂的表达与菌体呈正相关,且倾向于在碱性条件(pH=7.5)下生长和产生絮凝剂。选择察氏培养基为基础发酵培养基,发现P.phragmitetus产絮凝剂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4∶1。以该菌所产絮凝剂粗品和脱色剂双氰胺甲醛树脂对模拟的活性染料废水进行联合处理。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40μg/mL,脱色剂用量为100μg/mL时,脱色率达到90%。相对于传统化学处理工艺,该联合处理工艺所需脱色剂和絮凝剂用量都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