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窑炉烟气净化和控制燃烧相结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窑炉烟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关键是要解决降低高温烟气以实现机械排烟的条件,而在采用配风形式降低了高温烟气和通过选用适宜的湿式净化技术装置解决了污染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控制窑炉燃烧,以保证窑炉的正常运行,并改善窑炉燃烧条件,使窑炉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实现环保与节能降耗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法军  赵保路 《环境化学》1993,12(2):116-120
本文用ESR自旋捕集技术,以4-POBN为捕集剂,研究了吸烟烟气处理的鼠肝微粒体体系中的自由基性质。结果发现,在吸烟烟气处理的鼠肝微粒体中,4-POBN捕集到了自由基信号,这一信号的强度随温育时间的延长及充入烟气的量增加而增强,根据其性质及ESR波谱参数分析,体系中产生了脂类自由基。结果说明,吸烟烟气刺激了鼠肝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3.
液相催化氧化吸收烟气中SO2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沈迪新  何占元 《环境化学》1993,12(2):99-104
  相似文献   

4.
燃煤烟气中汞形态分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一维煤粉燃烧炉台架上采用EPA推荐的Ontario Hydro方法 ,测量了燃烧不同煤种排放的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 ,烟气中汞以颗粒态和气态汞的形式存在 .气态汞总量在 9— 2 3 μg·Nm- 3范围内 ,主要以单质汞的形式存在 ,占气态汞总量的 5 2 %—83 % ,而二价汞占 1 7%— 48% .飞灰中汞的浓度大大超过了底灰中汞的浓度 ,表明汞在飞灰中富集 ,在底灰中分散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喷雾干燥吸收去除烟道气中的SO2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秀菊  肖佩林 《环境化学》1993,12(2):105-110
本文报道了处理量为2000m~3/的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试验的结果。化学计量比、烟气绝热饱和温度值、喷雾轮切向速度等因素,对脱硫的影响很大。试验表明,以石灰为吸收剂,当趋近绝热饱和温度值为24.5℃,化学计量比为1.2—1.8时,吸收塔的脱硫率为66—79%。而烟气中SO_2浓度增大时,脱硫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研究了栘依树抗氧化剂对香烟烟气自由基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自由基含量的香烟烟气冷凝物(CSC)对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的损伤情况.在香烟滤嘴中注入50μL0.2%的栘依树抗氧化剂溶液后,香烟烟气中气相、粒相自由基含量分别降低40.2%和28.3%,平均降低39.6%;中高剂量的实验烟(添加栘依树),与对照烟(不加栘依树)相比,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显著降低(t>t0.05),其中中剂量烟降低幅度更大;低剂量实验烟与对照烟相比,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也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t相似文献   

7.
烟气中N2O生成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瑞兰  彭美生 《环境化学》1998,17(6):542-546
采用静态法 模拟道气中对N2O生成有影响的组分NO,SO2和H2O,以及温度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O,SO2和H2O浓度的增加反反应时间的加长,N2O的生态量增加,反应温升高,N2O的生成速率下降。将实验数据用尝试法和微分法进行处理,得到如下结果在N2O的生成反中对NO,SO2和H2O均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0*10^-5,8.9*10^-6,8.8*10^-8m^3.m  相似文献   

8.
一、工程简介上钢三厂,转炉炼钢分厂的三座25t纯氧顶吹转炉,年产良锭100~110万t,主要产品为普通碳素结构钢BY2、BY3,优质碳素结构钢08,低合金钢20MnSi,所有产品为镇静钢锭、坯.二、生产工艺流程转炉炼钢的铁水由化铁炉供给,冶炼成合格钢水后,经连铸机浇注成矩形钢坯和模铸成254mm钢锭,分厂连铸比为70%,其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  相似文献   

9.
吸烟烟气对鼠肺细胞膜的损伤和茶多酚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香烟气相物质作用鼠肺细胞膜为模型,用脂肪酸自旋标记物5-DOXYL和16DOXYL分别研究膜浅层和深层的动态性质受气相烟的影响,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气相烟对膜脂的作用。结果发现,在实验的气相烟流量下,香烟气相物质能引发鼠肺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并且使膜浅层的流动性增大。但对膜深层的动态性质没有明显的改变,如果在鼠肺细胞中预先加入粗晶态或粉态茶多酚。则肺细胞的过氧化和膜的动态性质改变受到抑制,而且这种抑制作用与茶多酚浓度呈量效关系,而茶多酚本身对膜浅层无明显作用,但对膜深层的流动性有一定影响,而且两种茶多酚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0.
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卷烟烟气样品经环己烷超声提取、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后 ,再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多环芳烃的回收率在 80 %以上 ,检测限在 8— 10 0 pg之间 ,本方法测定的每支卷烟主流烟气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在 8 9— 4 5 4 8ng·支 -1之间 壳聚糖改性醋纤滤嘴对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有较好的截滤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综述了国内烟气脱硫技术及设备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引进国外全套烟气脱硫技术装置对国内用户所造成的巨大经济压力,提出走转化高新技术发展国内烟气脱硫技术的道路,介绍了国内外脱硫技术与国内技术相结合,在天津市重点工程项目上实施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去除香烟烟气中亚硝胺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沸石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催化去除亚硝胺的功能.使用沸石添加剂和/或微波辐射预处理,可将香烟侧流烟气中致癌性物质亚硝胺的含量降低约50%,主流烟气中降低60-90%,能有效地减轻吸烟对于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一步法烟气浸锰-脱硫的工艺参数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一步法烟气浸锰-脱硫的新工艺,考察烟气流量、烟气SO2浓度、吸收时间、液固比及浸出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烟气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并运用溶液化学原理,对SO2及Mn2 在溶液中的组分进行了计算,研究Mn2 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的机理.在吸收液pH值5-6时,锰主要以Mn2 形态存在,Mn2 的存在强化了从HSO-3开始发生的SO2氧化反应.采用菱锰矿为原料,能有效地脱除含SO2烟气中的硫,在实现烟气脱硫的同时自动调节溶液的pH值,并可从浸出液中回收高价值的硫酸锰.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仅一步吸收过程,取得了锰浸出率85%,含SO2烟气脱硫率70%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磷诱发氧化破坏苯环结构的反应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磷诱发氧化是一种有效的氧化新技术,对许多结构稳定的污染物有明显去除效果,本文针对四种典型苯基衍生物,初步考察了反应过程中原始物的去向。实验结果表明:因气液相接触条件的不同,苯环的三个双键可同时被打开生成乙酸,并进一步氧化到甲酸;或者只打开一个双键,生成共轭小分子羧酸。  相似文献   

15.
在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模拟净化实验中,采用氯化镉作为气态重金属的发生源,模拟改性钙基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动态吸附,并对重金属入口浓度、吸附温度、吸附剂投加量以及烟气组分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反应温度对镉的去除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去除率下降;(2)钙基吸附剂对Cd的去除率随着Cd入口浓度的增加而降低;(3)吸附剂投加量增加,去除率随之增加,但当加入量达到100g以上时,去除率不再变化;(4)HCl气体的存在能促进Cd的吸附,SO_2气体的存在则抑制Cd的吸附;(5)随着吸附质CdCl_2初始浓度的增加,钙基吸附剂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并趋向平衡,且与活性炭相当.  相似文献   

16.
利用GA-BP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燃煤汞排放预测模型,确定煤中汞含量、煤的发热量、煤中硫含量、煤中氯含量、挥发份含量、排烟温度作为输入矢量,元素态汞、氧化态汞和颗粒态汞3个因素作为输出参数,通过对20个燃煤锅炉汞排放形态的测试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结合实际测试数据和预测数据对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对3个样本进行验证,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实际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训练与预测的精度都是符合汞排放预测实际要求的,预测精度达0.895,分析表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可对燃煤汞排放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重金属汞(Hg)等污染物都能对人体健康及周围环境产生危害.本文综述了臭氧法应用于烟气净化的研究进展、工业应用及反应机理,探讨了臭氧同时脱硫脱硝脱汞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臭氧发生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臭氧应用于烟气净化进行了经济性分析,认为臭氧法脱除烟气中的多种污染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监测论证了锅炉烟气湿式碱法脱硫净化装置耗碱量与锅炉实际二氧化硫排放速率的关系,分析了净化器循环水pH值变化与锅炉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之间存在着定量关系,并推导出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9.
烟气脱硫菌株的筛选与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烟道气中SO2的微生物转化方法,为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进行了烟气脱硫菌株的筛选和影响烟气脱硫效率有关因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菌株中,5-2-1菌株的脱硫效率最高.培养12 d后,脱硫率达67.20%,与单一菌株相比,混合菌株有更好的脱硫能力;重金属、有机物、氟化物质对菌株脱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液中添加Fe3 、Mn2 不仅能促进菌株生长,还能提高生物菌株的脱硫能力;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影响生物菌株脱硫能力大小的因素顺序为:Fe3 >Mn2 >联苯>SO2 浓度>Cr3 >pb2 >pH,通过F显著性检验得知,Fe3 、Mn2、联苯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0.
城市煤气对SO2的催化还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明  王树森 《环境化学》1990,9(4):76-80
进行了用城市煤气将SO_2催化还原为元素硫的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在250℃下实现近于完全的反应是可能的,对影响还原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