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针对含油污泥危害性大、难处理的环保难题,以实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开展了含油污泥热解实验研究,优化了热解工艺,并对热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在催化剂加量1.2%、热解温度为420℃、停留时间3.0 h、加热速率12℃/min、N2流速为90 mL/min条件下对含油污泥进行热解,结果表明:热解油回收率 可达72.35%;热解回收油品质有较大的改善,产生的不凝气体组分可用于燃烧供热,热解残渣热值较高,可制成燃料重复利用,实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
含油污泥热解的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油污泥"无害化"为目的,考察了温度、升温速率及含水率对热解反应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热解剩余残渣率和残渣含油率越低,热解产气率越高;含油污泥中有机质发生热解反应的主要温度为350~500℃和575~625℃,若热解残渣含油率控制在3.0‰以下,热解温度选择600℃较为适宜;升温速率对热解产气率、剩余残渣率和残渣含油率基本无影响,但升温速率越快,热解反应的产气量曲线峰越向前迁移,热解反应的时间缩短;含油污泥含水率越低,则热解产气率及残渣率越高,但含水率对残渣含油率和热解反应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涪陵页岩气田油基钻屑热解技术具有油回收率高、稳定可靠、安全环保的优点,针对其存在能耗高、易结焦、回收油品质量低等工程实际问题,在充分调研现场热馏炉式连续回收处理设备的基础上,自制了热 解模拟试验装置。通过研究单因素对热解效果的影响,优选了油基钻屑热解参数,试验表明:热解终温、停留时间、升温速率、真空度对油基钻屑热解效果均有影响,其中热解温度是影响油基钻屑热解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次 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油基钻屑热解最佳运行条件,当热解温度为400℃,停留时间为50min,升温速率为30℃/min, 真空度为0.1MPa,试验未发现结焦现象,处理后的油基钻屑残渣含油率为0.29%,满足GB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农用地标准(含油率小于0.30%);热解矿物油测试分析表明热解前后矿物油的组分分布 基本一致,以烷烃类(60%以上)和芳烃类(约占10%)为主,属典型油基钻屑中总石油烃类分布,热解试验并未 破坏基础油组分,回收矿物油的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在固定床中的热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于生物质热解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研究了升温速率、热解温度两种关键因素对生物质热解产物得率及其分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产气量增加,且其中气体产品中的有效成分也在增加,焦油和半焦减少;升温速率增加,热解气得率增加,且气体中有效可燃成分增加。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含油污泥热解技术及热解实验方法,提出热解产生的残渣进行适当处理可成为具有吸附性的材料。进行了含油污泥热解正交实验,得出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升温速率,并得出最佳的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升温速率等。分析了含油污泥热解的机理,探讨了热解含油污泥制备吸附材料的活化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制备吸附材料的脱硫性和除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上层为变换催化剂B113下层为新疆伊犁南台子煤粒的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CO变换反应与煤热解的耦合作用。考察了CO变换反应水气比、煤热解温度对耦合反应的影响,研究了耦合热解所得各项产物的特性。结果表明,水气比为1.0、热解反应温度为650℃时耦合热解获得最高的焦油产量,焦油产率为16.36%,比氮气气氛下的焦油产率增加了6.66个百分点,比氢气气氛下增加了4.49个百分点;耦合热解可以得到更低硫的半焦,在终态温度为750℃时耦合热解脱硫率为92.28%;热解气体产物中氢气、甲烷、C2-C4烃类气体含量增加;焦油的羟基数量减少,脂肪烃和芳香烃增多。  相似文献   

7.
以R2O-Ca O-Si O2-F系硅渣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考察冷却速率对微晶玻璃析晶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同一化学组成的基础玻璃,析晶峰峰位发生明显迁移,析晶峰峰值温度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在升温速率α=10℃/min时,样品析晶峰峰值温度相差近40℃;基础玻璃呈现两种不同的析晶方式,即表面析晶和整体析晶。通过晶化实验发现,冷却速率对析出晶相的种类和相对比例都有显著影响,由析出晶相不同而引起的样品微观形貌也呈现巨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热解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生物质的特点及其热解的定义和热解机理,综述了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温度、升温速率、物料特性(如种类、分子结构、粒径和颗粒形状等)、滞留时间、压力等操作条件对生物质热解及其产物分布组成和特性的影响,指出了生物质热解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9.
利用HP6890型气相色谱仪进行环境空气中微量恶臭硫化物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分离效果、峰形都很好,实验采用4种柱箱初始温度及升温程序,分别由初始温度70℃升温至90℃、120℃、130℃及由初始温度150℃,最后升温至190℃,相应分析一个样品的时间依次为:130.515min、63.419min、56.359min及11.116min,样品分析时间大大缩短,可提高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0.
页岩气开采所产生的油基钻屑在采用热解法的处理过程中,为探究油基钻屑在回转窑内的温度场分布情况,采用Fluent软件对回转窑进行建模并对油基钻屑在窑内热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回转速度为0.02rad/s时,内部温度场较为均匀且物料温度较高,适宜油基钻屑的热解,转速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物料的均匀混合与升温速率;物料刚进入窑体内部时,温度有一个急剧攀升至660K的过程,其后温度变化较为平缓。结合模拟结果,选用适中的回转速度可提高油基钻屑热解温度,从而提高热解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果洛地区玛多、玛沁、达日、班玛、久治5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温度历史资料,分析了果洛地区年际、年代际及各季温度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温度变化趋势与全球及我国的温度变化总趋势一致,呈明显增暖趋势。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气候变化率分别为0.34℃/10a、0.28℃/10a、0.37℃/10a,最低温度的变率大于最高温度的变率,即夜间升温幅度明显大于白天升温幅度,气温日较差呈减小趋势。四季的温度变化与年变化一致,其中冬季升温的速率远远大于另外三季的速率,对整个年增温的贡献最大。果洛的年平均温度没有出现突变,但升温显著的冬季温度出现了突变,时间是1998年。分县情况中久治也未出现突变,玛沁、班玛1999年发生突变,玛多、达日1998年发生突变,即显著升温出现在最近10余年。上述温度变化将会对该地区的畜牧、交通、能源、旅游及草原病虫害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论述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就金属盐对生物质的催化热解展开动力学研究。以秸秆、稻壳和稻草为原料,利用热重分析仪等实验设备进行热解实验,即在对典型的生物质及生物质和金属盐的混合物进行热解特性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反应速率与各项物理因素(如金属盐种类、浓度、升温速率等)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盐对生物...  相似文献   

13.
基于搭建的热解实验平台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分别进行了加热温度与停留时间对含油钻屑热解产物的影响实验,总结了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停留时间延长,均可使固相与液相产物的颜色加深;与此同时温度升高,H_2的产生率逐渐增加;CO_2的释放呈现单峰形式,随着反应的进行,释放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温度在350℃以下时,CO_2的产生量几乎为零,含油钻屑只发生初级的脱氢反应;当反应终温较低时,停留时间对H_2、CO_2的产率与固、液两相产物回收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塔河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而开展实验,以热解残渣的矿物油值为依据对热解过程进行评价,同时考察了热解工艺的油品回收问题,对比分析了回收油和原油的物化性质,确定了塔河油田含油污泥热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解温度500℃,热解时间30 min,此时残渣中矿物油最低值1 764.89 mg/kg,油品回收率62.3%,回收油品质显著改善,热解残渣矿物油含量符合GB 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将热化学与浮选法结合,应用于油泥的处理.在处理工艺试验中重点考察了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充气量等因素对油泥清洗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60℃、搅拌时间30 min、搅拌强度2 250 r/min、充气量0.2 L/min时,采用热化学浮选法对油泥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油泥中的残油量仅为2.8%.  相似文献   

16.
城市剩余污泥制备吸附剂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碳污泥吸附剂.通过对比不同活化剂活化效果,并对影响活化产物吸附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3mol/L的ZnCl2为活化剂,活化温度为550℃,固液比为1:2.5,热解时间2h,制备的活性碳吸附剂吸附碘值为317.4mg/g,活性炭吸附剂比表面积为232.526m2/g.采用制备的活性碳吸附剂处理模拟废水COD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污水污泥低温催化热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下,经污泥低温热解残留物催化作用,污泥低温催化热解产物的产率及特性。结果表明,与无催化剂相比,污泥低温热解所得的液体产率、油品产率、气体产率等明显增加。油品最大产率所需温度从440℃降低至400℃,油品最大产率从20.5%增加到24.5%,油品的品质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IEC 60945标准湿热试验中升温和加湿试验方法的合理性。通过根据湿热试验的基本原理和IEC 60068-2-30、IEC 60068-2-78以及GB/T 2423.3、GB/T 2423.4等相关国际、国家标准中湿热试验的具体试验方法,分析IEC 60945中湿热试验的试验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显示,IEC 60945标准中湿热试验的试验方法与IEC 60068-2-30、IEC 60068-2-78标准的操作顺序不同,试验结果也不相同。基于此,可有如下结论:IEC 60945标准中湿热试验的试验方法中升温和加湿的先后顺序与交变湿热的作用机理相悖,建议将试验方法的操作顺序修改为在低温条件下将试验箱内的相对湿度升到不小于95 %,待箱内相对湿度达到95 %以后,在3 h±30 min内将箱内温度由25 ℃±3 ℃升至40 ℃±2 ℃。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四川地区采气废水经低温蒸馏处理后的水样作为研究对象,其氨氮的质量浓度为51.6mg/L,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较为系统的探讨了曝气量、温度、pH值等相关因素对吹脱法去除采气废水中氨氮的影响。此外,在大量的试验数据中选取了较为适宜的处理条件,进行了一系列验证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曝气量为2L/min、pH值为11、温度为80℃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吹脱法处理采气废水中氨氮能够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0.
H2O2/Fe^2+氧化偶合混凝法处理干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前  李义久  李树平  倪亚明 《四川环境》2001,20(1):13-15,20
本文研究了H2O2/Fe^2+氧化偶合混凝法处理印刷电路板厂干膜废水。讨论了包括过氧化氢浓度、亚铁离子浓度、pH值、时间和混凝pH值等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浓度为457.0mg/L、铁离子浓度为400mg/L、氧化pH值4.0、反温度为40℃、反应时间180min时,COD去除率达84.7%,出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