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兵 《世界环境》2004,(5):46-48
“乔治”一只生活在南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地龟,又叫鞍背龟(Gal a pagos)加拉帕戈斯龟。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仅存的一只鞍背龟,它一死这个物种就算灭绝了,所以生物学家目前都忙着给它找伴侣…… 乔治是1971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平塔岛上被发现的,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30多年了,但再也没有发现另外一只与乔治同种同属的鞍背龟,所以人们为它起了个名字叫“孤独乔治”(Lonesome George),它目前生活在圣克鲁斯岛的“达尔文研究站”里。说起“孤独乔治”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当时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演员乔治·格贝尔,他有一次做电视节目时一再称自己是“孤独乔治”,由于他是著名的演员,这句话在美国十分流行。当人们发现最后一只鞍背龟时,一致认为“孤独乔治”最适合它,所以后来它就有了这个名字。 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厄瓜多尔西部的太平洋中,以拥有巨龟等珍奇动植物而闻名,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加拉帕戈斯群岛一度被巨龟所占据,这种被称为加拉帕戈斯的巨型陆地龟,已经在此生存了几百年。成熟的  相似文献   

2.
加拉帕戈斯群岛以它美丽的海岛风光和珍贵的动植物被厄瓜多尔  相似文献   

3.
艾莉 《地球环境学报》2021,12(3):333-338
人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的稻子、麦子、小米这些作物,算得上是第一次农产品全球化的主角.新石器时代的亚洲先民们不仅驯化了这些本来野生的植物,还在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中互通有无,把它们的种子撒播到整个欧亚大陆.长路漫漫,艰辛的路途中,还有无法抵御的气候环境变化.一起来看看中亚的这次超级大旱,如何影响了跋山涉水的脚步.  相似文献   

4.
<正> 和(苏联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对太平洋东南部沿东太平洋隆起轴—巴乌埃尔海渊(巴乌埃尔海盆的地壳深大断裂)—加拉帕戈斯-契利隧起剖面线分布的含金属沉积物的沉积速度以及它们的放射性组分和其它化学组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世界环境》2015,(3):10-11
<正>5月16日,回迁藏羚羊已经开始在可可西里地区活动。藏羚羊主要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近日,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地首批待产雌藏羚羊已成功穿过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等通道,正在向"大产房"可可西里卓乃湖进发。本次迁徙活动比历年平均提前10余天,是可可西里10年来最早一个藏羚羊产仔迁徙季。  相似文献   

6.
<正>非洲森林象——这一处在危险中的物种,进食水果并通过排泄,在广袤的热带森林迁徙中,对超过100种植物的播种都有贡献,因此常被形容为"园丁"。然而,非洲森林象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根据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和巴西农业研究公司共同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除了播种机这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5,(12)
<正>从广州到阳西溪头,从南渡河到纪家镇。咸咸的海风拂面,感受一次候鸟的迁徙。我弓着腰,匍伏前进,用镜头记录下它们,希望看到照片的朋友能同我一起感受候鸟迁徙的感受,理解生命的坚持与信守。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还能够看到鸟儿成群的迁徙,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还能再看到鸟群飞翔。  相似文献   

8.
全球大气降水的氢同位素组成存在海拔效应,这种海拔效应被继承在不同海拔高度生长的植物叶蜡中,并被很好地保存在地质记录中,这是氢同位素应用于古高度研究的基础。随着GC-TC-IRMS分析技术的发展,有机质氢分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源于植物叶蜡的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在环境重建中的应用备受关注。本文概述了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示踪海拔变化的原理、影响因素(降水、植被类型、环境参数等)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在示踪海拔高度变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解释地质记录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与定量重建海拔高度时,需要对一些影响氢同位素—高度关系的因素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正> 引言 加拉帕戈斯扩张中心是一条位于东太平洋赤道正北、从西经83°延伸到西经101°的洋中脊。该洋中脊中心部分(靠近加拉帕戈斯群岛)比该洋中脊两端浅(水深分别为1500m和2800—3300m),该中心的玄武岩在化学成分上与洋中脊较深部分的玄武岩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中心部分的玄武岩富含少量元素钾和轻稀土元素La和Sm,人们把这些差别归因  相似文献   

10.
5月12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世界候鸟大会就候鸟的生存危机向人们提出了警告。大会执行秘书长罗伯特·赫博沃斯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候鸟为了适应全球变暖,已经开始改变它们的迁徙习惯和线路,在北方,一些候鸟甚至放弃了迁徙。  相似文献   

11.
在村镇建设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植物配置对区域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会产生一定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外来植物容易产生的入侵风险和危害.为掌握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村镇建设中外来植物组成、分布和生态风险,选择某河谷型村镇,在其建成区和非建成区布设了49个样点,调查与分析了外来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及地形因素影响,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了37种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结果表明:①该河谷型村镇共发现植物276种,隶属于99科230属.其中,外来植物37种,隶属于18科32属,草本植物种数最多,占外来植物总数的64.9%,外来植物中有22种来源于美洲.②外来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400~650 m之间.外来植物种数与入侵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海拔、乡土植物种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海拔对外来植物种数影响最大,贡献率为68.7%,入侵强度和乡土植物种数的贡献率分别为12.4%和9.6%.③37种外来植物中入侵风险等级为高级的有13种(占35.1%),包括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 L.Cronq.)、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土荆芥(Ysphania ambrosioides L.)等,入侵风险等级为中级和低级的分别为13种和10种.研究显示,该河谷型村镇外来植物分布受海拔和乡土植物影响,低海拔地区外来植物较多;入侵风险等级为高级的外来植物有13种,建成区和非建成区分布相差不大.研究结果可为该河谷型小镇对入侵风险等级为高级的外来植物进行生态风险防控和乡土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距离云南丽江县城150多公里的金沙江峡谷中,有一个令植物学家惊叹称奇的活的植物标本园,被称为“横断山区天然植物园”。植物园在横断山系云岭山脉东侧的丽江县鲁甸乡新主村格尼瓦山上,地理位置在东经99°30′,北纬27°23′之间,滇藏公路支线丽(江)维(西)公路从旁穿过。是一个面积3.2平方公里的山箐,山尖海拔3700多米,箐底海拔2700多米,高差1000多米。这里山峦起伏,地势陡峭,溪涧纵横,树木葱郁,自然景观优美迷人,令人心旷神怡。对于植物、园艺专家来说,到这里便欣喜若狂,不忍离去。因为这里汇集了众多的珍稀濒危植物,甚至一些国内外学者认为已经绝迹的植物,也在这里发现了。一棵胸径4米、高10余米、树龄3500多年的铁杉树王,使人突发思古之幽情;一片株高仅2厘米的微型木本植物徽金腰,就人联想到植物  相似文献   

13.
沿着莫哈韦沙漠东部的一条现代气候剖面,实验测定了土壤环境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现代气候和植被的关系。即使所有海拔上的植物组合都具有类似的同位素组成,土壤CO_2和土壤碳酸盐的δ~(13)C值也要随着海拔的增高和植物密度的加大而降低。一些因素(包括成土方解石与石灰岩方解石之比率的差异、过去植被的差异)被认为可以解释这一趋势。然而,在植物稀少的莫哈韦沙漠,成土碳酸盐的δ~(13)C值受植物密度和生物活动的差异的控制。这一关系可能为评价过去的植物密度(只要这些植物的同位素组成是均一的)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九岭幕阜山濒稀植物的保护现状、区系结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本区保存有国家保护植物32种,这些植物分布类型多样。特有现象显著,区系起源古老。它们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500m的阔叶林内,具有明显的地理局限性和生态脆弱性。人为对阔叶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导致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保护濒稀植物最重要的是要确实保护和恢复本区良好的阔叶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张郁晖 《环境》2005,(12):36-37
治理禽鸟之疫,全球在行动 德国汉诺威大学植物地理学学院的Gian-RetoWalthe教授,在研究全球变暖引发的生态变化模式时指出:蝴蝶、鸟类可以轻易地飞越国界,迁徙到新的栖息地,它们是全球变暖和生态环境改变的最敏感的指示物种之一(《New Scientist》,2003.3).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让我们用来检验近几年频发的禽鸟疫情背后,承托的禽鸟生态圈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紫外光对几种水生植物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宏文  史绮  曹阳  钱锟 《环境科学》1993,14(4):74-77
通过测定被照射植物分解过氧化氢后放出氧气的体积,确定植物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满江红,浮萍和水花生3种植物受过量紫外光不同时间照射,CAT活性都明显升高。但活性峰值因植物不同而异,即满江红的CAT峰值出现在被照射72h后;浮萍的CAT峰值出现在被照射24h后;水花生则出现在被照射8h后。撤除过量紫外光照射后,3种植物的CAT活性逐渐降低。说明过量紫外光对3种植物的CAT活性有刺激作用,同时又使植物体组织受到损害,最终导致植物的CAT活性降低,而且不同植物对过量紫外光的效应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原生植被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长江口九段沙湿地的原生植被,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植被多行无性繁殖;植物种群数量少,同一种群中多同生群植物;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群落演替的原生特征明显;植被的相对密度大、生物量高,植物中多属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植物,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在特性;九段沙原生植被在上海市、江苏省的部分地域的空气质量改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湿地植被一旦得以生态型开发利用,有利于营造一个鸟类栖息、觅食的乐园,可减缓浦东国际机场迁徙鸟类活动的压力。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九段沙原生植被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旅游踩踏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地区植物根系真菌群落的影响,在梵净山海拔1100,1500和2000m处设置极重度踩踏区、重度踩踏区、中度踩踏区、轻度踩踏区和未踩踏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植物根系真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晶杯菌科(Hyaloscyphaceae)、皮盘菌科(Dermateaceae)、小蔓毛壳科(Herpotrichiellaceae)和球囊霉科(Glomeraceae)为优势科.中度踩踏区或轻度踩踏区植物根系真菌具有较高丰富度和多样性,旅游踩踏、海拔、旅游踩踏和海拔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植物根系真菌群落组成.海拔、旅游踩踏、根组织密度和叶生物量显著影响植物根系真菌丰富度,Shannon指数受海拔、旅游踩踏、比根长、根碳含量和叶生物量的显著影响.旅游踩踏、海拔、土壤全碳、土壤全磷、根碳含量、平均根直径、叶生物量和叶碳含量显著影响植物根系真菌群落结构,其中土壤和植物根叶碳磷含量对塑造真菌群落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域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同时,它们对水环境的适应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的生态分布受一定的生活条件制约,在不同地带的水域往往具有各自的代表种和特有类群,可以反映出各个地带的植物区系特点和水域条件。利用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这一特性可以摸索出监测、评价湖泊水质的方法法和指标。本文就洱海水质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调查研究,探讨利用水生维管束植物监测我省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2007,(5A):56-56
5月12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世界候鸟大会就候鸟的生存危机向人们提出了警告。大会执行秘书长罗伯特·赫博沃斯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候鸟为了适应全球变暧,已经开始改变它们的迁徙习惯和线路,在北方,一些候鸟甚至放弃了迁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