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国AERMOD模型与中国大气导则推荐模型点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美国AERMOD模型和中国大气导则推荐模型一般浓度公式,通过大气稳定度和扩散参数的确定、复杂地形处理和对流条件下污染物扩散等原理方面的比较认为,AERMOD模型优于大气导则推荐模型.以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2个试验场Clifty Creek(平坦地形)和Lovett(复杂地形)的数据资料为比较数据,分别用AERMOD模型和大气导则推荐模型计算SO2小时质量浓度,在Pasquill 6类稳定度下用相对偏差(FB)、预测值与观测值的比率(RHCR)及图形法(Q-Q图)等进行模型比较,结果表明:在RHCR和FB中,AERMOD模型除个别值外,其他均好于大气导则推荐模型;而大气导则推荐模型存在接近或大于模型可靠性界限0.67(0.66和0.74),说明其可靠性比AERMOD模型差;图形法比较中,强不稳定和不稳定下AERMOD模型明显好于大气导则推荐模型,而大气导则推荐模型预测值明显偏低,其他稳定度下结果相差不大.研究认为:在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条件下,AERMOD模型点源预测值均优于大气导则推荐模型,并从原理上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王栋成  王勃  王磊  邱粲 《环境工程》2010,28(6):89-93
基于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复杂地形大气扩散模式的规定,对比研究AERMOD、CALPUFF、ADMS模式在流场模拟、地形处理思路和浓度预测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系统地提出了复杂地形条件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结合案例分析三模式预测的区域最大落地浓度及分布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复杂地形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做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AERMOD大气扩散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ERMOD模型是美国环保局和美国气象学会联合开发的一种大气扩散模型,它采用了最新的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扩散理论,替代ISC(Industrial Source Complex)模型成为美国的新一代法规模型,该模型已被列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推荐模型之一。国内外针对该模型开展了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AERMOD模型与其它大气扩散模型的对比研究和评价;AERMOD模型运行所需气象数据的模拟以及AERMOD模型在某些领域中的具体应用。AERMOD模型较我国旧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推荐模型更能反映污染物的实际扩散规律,但由于目前该模型系统在国内的应用不算广泛,而且该模型本身也一直在不断完善当中,因此,为验证它的可靠性、合理性及实用性并确定其预报准确率,建议在该模型推广应用到一个新的地区或城市之前应当经过模型评估过程。  相似文献   

4.
污染源调查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主要对比分析了08版与93版大气技术导则中污染源调查的异同点,提出现阶段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源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气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就实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污染气象分析与大气影响预测脱节的问题,对污染气象分析应注意的要点提出探讨与建议,使污染气象分析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该地区的实际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6.
CALPUFF模型在近场复杂风场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附录中推荐的CALPUFF模型及AERMOD模型对贵州某煤化工项目中污染因子PM10、SO2、NOX小时浓度最大值进行预测,并利用t检验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CALPUFF模型在近场(大气评价范围小于50 km)复杂风场条件下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模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大气混合层高度求算偏低;稳定条件下大气扩散计算结果不合理;模型未考虑非扩散因素影响(干湿沉积、化学转化);非正常排放模型在小风、静风条件下计算结果偏大;熏烟模型计算的不可操作性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8.
毛恒青  谢考现 《环境科学》1997,18(6):19-22,30
利用在山东各地进行的多次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大气扩散试验结果,对不同垫面的大气扩散参数做对比分析,讨论下垫面的变化对大气扩散参数的影响以及大气扩散能力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关系,试验均采用平衡法进行。结果表明:不同地形下的大气扩散参数有明显差异。与国际扩散参数值相比,山区比平原高0.5-1级,平原地区与国标基本一致,工业区模向扩散参数与国标基本相当,垂直扩散参数1个级别以上;沿海地区横向扩  相似文献   

9.
火电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为基础,分析了实际工作中火电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相关评价标准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规律,提出了正确划分火电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改进方法,为规范开展环评工作的范围和深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栋成  林国栋 《环境工程》2010,28(4):105-110
基于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有关规定,结合大气环评实践案例,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与探讨,提出等级划分原则性技术要点,进一步探讨了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在环评中的理解和执行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做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ADMS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庭  舒型武  肖怀德 《环境工程》2011,29(3):120-123
针对目前环评工作中常见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确定方法的技术难点,提出利用ADMS模式改进确定方法,并比较几种计算方法的优劣,提出结合实际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进行确定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现状和模糊综合评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依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实际,提出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并给出评价方法,步骤、结合实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某燃气热电项目大气影响预测为例展开建设项目工程实例研究,展示了大气预测情景模式、预测网格点的设置和相应地形和气象等参数的选取,从科学性、工程性、可操作性等多方面考虑,提出了在实际预测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参数选取的技巧和方法。为大气影响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为今后深入开展大气影响预测评价工作提供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任玮  代超  郭怀成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8):2400-2408
本文引入降雨、地形因子(α、β)对经典的输出系数模型(ECM)进行改进,基于1999~2010年云南宝象河流域气象、水文、社会经济等数据,利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IECM)对该地区(位于滇池的东北部,绝大部分在官渡区内,西北部少部分在盘龙区内)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结果显示,2008年宝象河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所占比例(分别为74.2%和68.0%)要显著高于点源氮、磷污染的所占比例(分别为25.8%和32.0%).氮污染中,不同非点源的贡献率依次为土地利用类型>大气沉降>农村生活>畜禽养殖;磷污染中,不同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为土地利用类型>农村生活>大气沉降>畜禽养殖.宝象河流域的非点源氮污染比例要高于整个滇池流域,非点源磷污染比例与滇池流域较为接近.与实际观测值比较,IECM对TN、TP负荷的估算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5%和-6%,ECM对TN、TP负荷的估算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54%和17%.这表明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IECM)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为滇池流域的污染(尤其是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气气溶胶对气候与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大气气溶胶对气候与环境生态系统影响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大气气溶胶的排放状况、大气气溶胶对气候系统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以及大气气溶胶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做了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6.
伯鑫  傅银银  丁峰  刘梦  徐楠  刘加刚 《环境工程》2012,30(5):71-76,99
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大气环评工作采用估算模式(SCREEN3)来确定评价等级,而进一步预测模式AERMOD的实际预测结果与SCREEN3的估算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新一代估算模式AERSCREEN耦合了AERMOD的相关内核(AERMOD、AERMAP、BPIPPRM),能快速计算污染源在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下的浓度结果。为了解不同估算模式的差异,采用平坦地形、不同下垫面、不同污染源参数条件下的案例,对比估算模式AERSCREEN与SCREEN3的计算结果,并分析估算模式与AERMOD预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CALPUFF空气质量扩散模型模拟了三明市2011年气象场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场,利用监测值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表明了模型的适用性;并基于三明市现状污染源,建立大气污染物传递系数矩阵,结合线性优化模型分别测算了三明市现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新标准下的大气环境容量,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三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尚有较大的环境容量,但是需要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特别是工业和机动车尾气产生的氮氧化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the major design parameters of an involute hob on deviations of the hob tooth profile. Desired and actual hob tooth profiles are considered. The desired hob tooth profile is given as the line of intersection of the generating surface of the involute hob by the rake face. The actual hob tooth profile is a certain linear approximation of the desired profile. To evaluate deviation of the actual hob tooth profile with respect to the desired profile, the maximal deviation of the profiles from each other is used. This deviation is measured along the pitch line of the involute hob.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computation of the deviation is developed. Using the commercial software MathCAD/Scientific, numerous computer codes are developed. Analysis results reveal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 major design parameters of involute hobs on hob accuracy.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the hob rake face is determin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deviations of the actual hob tooth profile from the desired profile.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reliable ways are proposed for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involute hobs in actu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张晓春  陈卫平  马春  詹水芬  焦文涛 《环境科学》2012,33(12):4167-4172
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的有效识别与危险性评估对区域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快速评估的方法,本研究将系统安全工程学中的经典半定量方法可能性-暴露-后果评估法(LEC法)与管理咨询工程中的经典定量方法德尔菲(Delphi)法相结合,应用于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评估,给出了大气环境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风险源暴露于大气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大气环境事故后风险源的不可控程度C和风险源的危险程度D的量化评估的分值标准.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北方某大型煤炭港口的案例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大规模煤炭露天储存场所中存在的风险源和堆料机、装船机、取料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源是该港口区域的主要大气环境风险源.评估结果有效性检验表明,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的特征和危害程度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风险源的快速有效识别与评估可为区域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