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环境》2009,(10):20-21
韶关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林木绿化率达72.5%,位居全省第一,被称为“地球同纬度上原始生态保存最好的绿洲”,是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韶关又被誉为“华南生物基因库”,物种资源极为丰富。同时,韶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的数量之多、品位之高、景色之奇在广东首屈一指,在全国也不多见。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韶关市高举生态旅游大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徐建华 《环境》2009,(10):12-17
长期以来,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2008年5月韶关市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后,市委、市政府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市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调研,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新机制,作出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编制了《韶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韶关市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3.
甘肃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河西走廊内陆河唯一的水源供给区和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探索打造祁连山生态文明示范区对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质量和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甘肃祁连山地区三市八县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甘肃祁连山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短板与挑战,研究提出了祁连山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核心定位、重点领域及长效机制,为探索建立祁连山生态文明示范区提供管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试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按照这一要求,只有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思想,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加强党的领导,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搞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创新。只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才能搞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创新。只有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才能搞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主要是规范人类的发展行为,这是协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研究其内涵,探讨文明建设与生态示范之间的本质关系。以建设目标、主体和过程为入手点,提出合理的文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6.
《环境》2005,(5):54-55
韶关,作为广东省的生态屏障和物种基因库,对全省的生态环境担负起了重要的屏护作用。韶关的环保工作开展得怎样,将直接决定着其屏护功能作用的发挥。在建设绿色广东的大背景下,就韶关的环保工作怎样围绕建设绿色韶关的主线来构筑韶关这道生态屏障,记者近日专访了韶关市环保局局长陈世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杭州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针对杭州的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创新体制机制等对策措施,对于杭州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与气象息息相关。以气象事业发展为切入点,探讨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公共气象服务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气象防灾减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文化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新状态下,只有拓展气象服务发展新的理念、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促进环境气象业务上新的台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优化气候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用创新机制构建气象生态文明的法制框架和宣传氛围等工作,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拓气象生态文明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宝应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围绕其农业大县和水乡特色两大生态优势,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发展生态产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等方面,开展宝应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孙钰  郭媛媛 《环境保护》2013,(Z1):48-51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勾画出未来发展的美丽中国蓝图,宣告中国开始起步迈向绿色生态文明的时代。围绕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等问题,本刊记者日前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进行了专访。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绿色革命记者: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在你看来,应该如何解读生态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种全新的文明,强调人类在追求当代发展与消费的同时,要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多年来,宽甸满族自治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宽甸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现状、制约因素进行探讨,总结了该县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保障措施,以期对该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出发,指出应从生态文明制度、意识、行为三个方面加强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并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跨入一个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加快建设与时俱进的企业生态文化,尽快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势在必行。本文从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的、建设企业生态文化的内容和措施三部分对企业生态文化建设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指导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从生态立市战略的提出与发展、生态环保机制体制创新、环境污染治理、绿色转型发展、生态文明社会行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总结了十堰市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做法,对全国同类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三个特点: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并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六个“紧紧围绕”之一进行统一部署。二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源动力和前提条件。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对8个县市区的2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和19个对照村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态文明认知度、农民环保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与期望四个部分。调查结果表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聊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申农民生态文明认知度有所提高,对照村处于较低水平。村民个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总结分析,以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社会文明建设范畴,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生态理念及价值支持,也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保证.中国自改革开放后逐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但法律保障体系框架、制度还需要完善,还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应以生态文明相关的基本法律为基础和出发点,依据生态优先、生态民主等相关原则,要从防治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层面,制定完整的法律保证制度,建立防、管、救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长期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十八大"更是对这一理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使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推进,我们便需要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形势,笔者便通过对其的总结,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并从方法、制度、规划三个方面提出见解,以求探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部通过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经典引入、全面推进,在生态省市县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08年,环保部在全国筛选了六个市(县)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其中广东省韶关市是唯一一个欠发达试点地区。韶关地处广东北部,位于粤湘赣三省交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