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芒 《环境》2023,(4):31-33
<正>在淤泥间扎根生长,在海浪中坚守矗立,数以万计的红树成长为一片片“海上森林”,构筑起一道道“海陆防线”。随着近年来宣传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红树林的生态价值日益被人们重视,不仅我国将其视为“国宝”,在全球范围内也掀起了保护红树林的热潮。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7月26日确立为“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2022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将“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定为全球主题;  相似文献   

2.
特别数字     
《环境工作通讯》2009,(3):70-71
我国资源节约产品认证颁证逾5000张;今年水利投资超800亿元;2008年检出不合格商品9.92万批次;2008年156个“两高一资”项目审批受阻;未来30年中国海平面将上升130毫米;  相似文献   

3.
简讯     
国土资源部:今年改革征地制度严查违规用地;国家能源局: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国家林业局:积极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水利部:我国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环保部:2010年有望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4.
吴扬 《环境》2001,(12):19-20
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环保投资总量逐年增加。“六五”期间为166.23亿元,占GNP比例为0.5%;“七五”期间为476.42亿元,占GNP比例为0.69%;“八五”期间为1306.57亿元,占GNP比例为0.73%;“九五”期间全国计划投资额达到CNP的1.3%,2001年以后,中国的环境投资将期望达到GNP的1.5%以上。就是说,目前  相似文献   

5.
政策发布     
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以硬指标确保硬约束;我国今年将建上市企业环境信息通报制度;《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发布;国家发改委制定印染行业准入条件;“绿色贸易”政策限制“双高”产业。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同能源发展规划,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将占到全部一次能源的10%,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有牢将达到15%。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日前在参加“2008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论坛”时作出上述表示。他认为,从中远期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主要的新增能源;而从远期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重要的主流能源。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4年,国家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深入探讨长江经济带城市“两山”关系和生态文明实现路径,本文以2015年和2019年我国生态文明数据为基础,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关系出发,通过四象限模型提出了“和谐共生”“绿色贫困”“拮抗发展”“金色污染”4种“两山”关系状态. 研究表明,“和谐共生”和“绿色贫困”是目前长江经济带城市“两山”主导的关系状态,2015—2019年“和谐共生”状态不断增加,“拮抗发展”状态明显减少;从产业发展路径角度看,全面均衡发展型是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实现中最有效的路径,绿色创新驱动型、绿色转型升级型和生态价值实现型均发挥着相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再次申奥,将“绿色奥运”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体现了我国三千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精髓——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中国能源经济递推动态CGE模型,分别模拟了改善我国整体经济能效、单独提升不同品种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仅提升高耗能行业能效的回弹效应,同时模拟了2012~2020年我国能源回弹效应的变化趋势及对我国实现“十三五”节能目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存在能源回弹效应,整体经济的能源回弹效应在36%左右;全社会整体能效的提升更有利于我国节能,能效改善有利于我国减少煤炭使用但可能导致部分行业电力消耗的反弹;2012~2020年我国的能源回弹效应呈缓慢上升趋势,如果不配套相关措施我国“十三五”能效改善目标的实现将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提出“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集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正在发生转变,循环经济模式将逐步得以确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托于“低成本”,有学者将其称之为“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但近年来,“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15,43(10)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约合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口一年的口粮;我国有超过2亿个城镇家庭,每年待机耗电量超过260亿千瓦时,相当于近1/3个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达15%左右,城市供水每年流失超过2000个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量;我国居民生活垃圾中40%是包装物,其中一半左右是塑料制品……从“舌尖上的浪费”到“水管上的流失”,再到“商品的过度包装”,一些惊人的浪费正发生在不经意间,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为广泛传播和弘扬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5月11日,环境保护部将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践行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12.
环境监测要适应实施总量控制的需要济南军区环境监测中心站许长友,唐新德“九五”期间,我国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总量控制,力争2000年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995年的水平。这是基本控制我国环境恶化加剧趋势的关键性措施,是实现我国“九五”环保目标的...  相似文献   

13.
要闻     
“两会”委员呼吁:职业病防治亟须加大力度;石化企业要特别注重节约和环保;李毅中:安全事故将制定赔偿办法;我国危化品伤亡事故大幅上升去年造成266人死亡;我国今年将在七成省市建立应急救援机构。  相似文献   

14.
环境资讯     
《环境》2005,(7):80-82
广东与德国巴州再话省州合作;电子垃圾回收法有望年内出台;我国将启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北京确定绿色GDP试点方案;我国逾1/7陆地国土被“自然保护”;我国西部生态环保5年投入1100亿元;长江上中游推广“生态修复工程”;我国七大流域防洪规划全面成形;专家预测:中国2030年将进入缺水高峰;百家企业倡议承担环保责任;第三届“保护臭氧层贡献奖”评选活动启动;《鹿特丹公约》6月20日对我国生效;欧盟敦促欧洲国家清理海滩污物;全球基因污染事件记录网正式启用;全球1/5鸟类将消失在地平线;烟气脱硫市场中国将居全球之首。  相似文献   

15.
简讯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已决定参加一九八五年三月至九月在日本国东京筑波举行的国际科技博览会。博览会的主题是:“人类居住环境和科学技术”。为了配合这次展览的举行,国家科委贸促会决定在八四年十二月中旬在北京农业展览馆进行预展。城乡建设环保部环保局正在积极筹备。我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美国东西方中心环境与政策研究所于1984年9月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国际学术讨论会”。美国等一些国家的专家们介绍了“在评价和规划中经济估价的作用及应用”;“以效益角度估算环境质量的价值-理论、方法与实例”;“EAPI环境经济评价方法提要”;“用多种话动经济——环境质量模型制订地区性发展规划”。我国一些学者也介绍了“回收法烟气脱硫的损益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军用车辆自然环境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对军用车辆影响和我国自然环境特点,探讨了我国军用车辆自然环境区域的划分方法。通过对各典型严酷自然环境地区的特点、现象及对车辆性能影响研究,分析并确定了各典型严酷自然环境地区的原则和划分标准;利用“主导环境因素”、“地区特征值”和“区划指标”等新概念,将我国军用车辆使用地区划分成严寒、湿热、高原、沙漠、近海5类地区的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环境资讯     
《环境》2005,(6):96-99
广东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年内提高到95%,我国将大力推进物种安全监督管理,第11个“世界荒漠化和干旱日”,2010年我国ODS生产和消费量可为零,生态破坏一年吞食我国GDP的15%,……  相似文献   

18.
期·页“七五”基本估价和“八五”任务·”一曲格平2一2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对国务院《关 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的说明”··“·”·”,”·“·····”·“·“··一张坤民2一4对我国环保投资及政策的基本分析和 评价···”···”·”·”·”·”····“··”…曲格平4一2,5一2如何利用国际环境浪潮推动我国的环 保工作”·”·”·“·”·“··”·“···一曲格平6一2,7一2“七五”期间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 进展·““·“·“···”··”“··”·”“··“·”一王扬祖7一41990年中国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9.
大量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通过总量分析提出了到本世纪末我国环境保护总目标:“控制住污染发展的趋势,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届时,我国经济将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人口将超过12.5亿,要实现环境保护的总目标,经济—人口—环境在总量上处于怎样的平衡状态,无疑对环境决策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是《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课题总报告的一部分,从总量的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口—环境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大气污染严重危害的认识,促进了大气环境监测的采样方法和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已于1981年成立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前不久又将环境背景值调查列为“六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这足以说明我国领导对环境科学的重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能源构成将仍以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