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冼夫人研究基地")是2010年经广东省社科联批准成立的省级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冼夫人研究基地以"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及其所形成的历史文化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内容包括:冼夫人的历史事迹和功绩,冼夫人精  相似文献   

2.
以"好心精神"为核心的冼夫人文化作为粤西地区的特色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它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以粤西4所高校为例,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冼夫人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进行调查,指出了冼夫人文化在高校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了分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融入冼夫人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广州市示范性幼儿园广府文化源远流长,它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为了深入挖掘和传承广府地方文化精粹,让幼儿了解广府文化深厚的历史内涵,从而建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以广场文化形式举办了"广府文化艺术节"大型综合活动:具有岭南特色的广府文化展  相似文献   

4.
张晓芒 《环境》2022,(3):67-69
自1998年以来,广东省就在全国率先尝试开展包括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在内的绿色创建系列工作,目前已经命名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95个,涵盖教育场馆类、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绿色创建多个类型,近年来通过举办"绿色有约""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等生态惠民活动,每年线上线下接待群众参观470多万2人次,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环境科...  相似文献   

5.
<正>7月24日,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检察院、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黄埔区分局与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建设的"守护绿色家园"检察公益诉讼教育基地正式揭牌。基地位于广东省天鹿湖森林公园内,首期已建成占地60亩,计划扩至200亩,基地内林木均为环境资源违法企业为履  相似文献   

6.
探讨广东省近几年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趋势及主动驱动因素,以期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治理等方面着手,分析广东省2000~2020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同时建立生态环境时空演变驱动因素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广东省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2000~2020年生态环境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化趋势。广东省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演变发挥着主要驱动作用,环境治理和产业结构为内外在驱动,农业生产和污染物排放为次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汪道岚  汪俊三 《环境》2001,(5):42-42
截至2001年1月底,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300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在建、拟建里程2000公里,居全国第一,到2010年广东省高速公路将达到3310公里,以广州为枢纽,连接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高速公路主骨干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使用广东省近年大范围长期连续臭氧观测数据分析了珠三角与广东省的臭氧污染特征,并使用NAQPMS模型研究了广东省与典型城市不同季节的臭氧来源情况.结果表明:2014—2016年广东省的臭氧污染局部在改善.珠三角的臭氧浓度水平总体高于粤东西北地区,广东省臭氧总体上呈现出珠三角中南部和粤东东部部分地区较高、粤西污染相对较轻的分布态势.广东省的臭氧夏秋季浓度较高,冬春季浓度较低.广东省臭氧主要来源于本地排放,夏季占比为57%,其余季节约占40%,臭氧的跨省输送特征明显.珠三角西南部春夏季臭氧本地贡献约为50%,但秋冬季仅占19%~28%.若要减轻广东的臭氧污染,建议实施臭氧消峰行动,即在夏秋季节严控珠三角地区的臭氧前体物排放,特别是珠三角中部广州、佛山与东莞等城市的排放要重点控制.同时,强化粤东西北地区与周边省份的协同减排.  相似文献   

9.
大气环境分区管理: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大气环境分区管理的理念.以广东省地区为例,利用空气质量数值模拟和卫星遥感反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气象要素模拟场、浓度要素模拟场和卫星图像解译中筛选出关键因子,形成大气环境管理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广东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持续改善区和协调发展区这3种大气环境管理分区类型.结果表明,广东省大气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区、持续改善区和协调发展区分别占16.3%、28.0%和55.7%.严格控制区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7.9%、19.3%、4.4%和12.5%,区域内应实施最严格的大气环境管理政策以推动空气质量改善;持续改善区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4%、15.8%、7.8和34.5%,区域内应实施相对严格的大气环境管理政策以保障持续稳定达标;协调发展区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7.7%、64.9%、87.8%和53.0%,区域内应实施较为宽松的大气环境管理政策以保障相对良好的空气质量.总体而言,广东省大气环境管理压力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北、粤东地区次之,粤西地区大气环境管理压力最小.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5,(8)
<正>清远市龙湾电镀定点基地于2008年4月取得原广东省环保局下发的环评批复。基地2009年开始动工建设,占地总面积为1300亩,计划接纳从事"金、银、铜、锌、镍、铬"等金属及塑料电镀为主的企业入驻,致力打造示范性环保电镀基地,创造环保与经济双赢的新局面。基地的经营模式分为土地转让和厂房租赁两种。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招商引资工作十分顺利。目前进驻基地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省四个区域的试点村庄为例,通过对村庄的饮用水源与河流湖库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分析村庄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试点村庄地表饮用水源水质优良,粤西地区试点村庄地下水源受到养殖污染。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山区试点村庄监测周边河流均为大江大河,水质状况良好。粤西地区和粤东地区监测的试点村庄河流水质均受到重度污染,主要为生活源和工业源影响。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已经逐步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2017年春节期间广东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春节假期广东省空气质量等级变化较大.除夕全省空气质量为良;初一,全省以良和轻度污染为主,粤东出现重度污染,粤西和粤北出现中度污染,可能与除夕夜烟花爆竹燃放有关;初二起,全省空气质量逐渐转为优良.首要污染物以PM2.5和O3为主.现有的NAQPMS和CMAQ空气质量预报模型在污染相对严重的初一表现较差,主要是因为数值模型未能考虑到烟花爆竹燃放等排放源的输入.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介绍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经验结论,对其所涉及的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出现"先恶化,后改善"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环境质量的变化不会自动产生,必须在环境政策的干预下才能实现.结合广东省废水、废气以及CODCr和SO2等污染物排放量及经济增长数据,构建了广东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经过"十五"以来的环境综合整治,广东省废水和废气排放总量正在并将逐渐继续下降,部分环境指标正在接近转折点.   相似文献   

14.
"渔歌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音乐价值、民俗文化价值。通过对粤东、粤西地区"渔歌"文化进行现场采风,对"渔歌"的发展与传承进行了研究。在简述中国传统"渔歌"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演唱谱例从内容、曲调、歌词三方面对粤东、粤西两地"渔歌"文化特征与艺术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从人才发展、衍生产品、现代科技等探讨了"渔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17,(6)
<正>国内首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国内首批四个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地方标准,率先在国内完成"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技术的应用、评估研究与项目示范,在"高手如林"中摘得国家印刷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项目,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珠三角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多份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文件......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09,(3):81-81
广东省广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冷藏业、肉类贸易业、养鸡业、养猪业为主导的大型农牧企业。公司通过了ISO9001和HACCP认证,是广东省较大的肉鸡出口基地、鸡苗出口基地和冷冻肉类供应商,成为了广东省肉类食品供应骨干企业、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企业、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强势企业。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之"军坡"活动,遍及岛之南北,一般认为因古代杰出俚人首领冼夫人而生,且其各个环节均有与冼夫人可以对应的传说存在。然而,考之文献及结合田野调查可知,至今盛行的"军坡"活动,本源于元明以来民间之关王"装军"习俗,用之于关王会活动。明初冼夫人信俗被纳入官方礼制,且在明中后期黎瑶之乱的影响下,冼夫人信俗在海南日渐盛行,加之当地官员、乡绅的大力参与引导,"装军"信俗渐与冼夫人信俗结合,形成了更加系统的军坡活动。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产生量大,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采用清单分析法分析了近20年(1999~2019年)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情况,并分析了农业生产投入强度、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农业面源污染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0年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总负荷下降6.08%,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污染负荷增幅分别为-11.88%、 4.99%和26.17%,耕地化肥和农药投入强度分别上升112.19%和60.38%.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最高的地区,其次分别是粤北、粤西和粤东地区.畜禽养殖是COD的主要来源,化肥和畜禽养殖是TN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是TP的主要来源,且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占比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不同区域的污染物来源存在一定差异,粤西、粤北和粤东地区COD和TP主要来源是畜禽养殖,TN的主要来源是化肥;珠三角地区水产养殖业成为TN和TP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广东省面源污染负荷总量下降主要源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人口比例减少.总体而言,广东省面源污染存在时间阶段性变化与空间差异,应当采取全面治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广东省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为研究对象,从规模、结构、增长、文化细分、产业概况等方面分析了广东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政策环境、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民间融资等金融支持的状况。研究结论表明尽管广东省文化产业在规模上位居全国前列,但受到地区和细分行业发展不均衡、品牌文化产品数量不足、增长乏力等制约因素的桎梏,亟需构建包括政策扶持、融资体系、服务体系、融资策略等多方面的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0.
煤炭资源储量与生产能力的时间关系与空间关系决定了煤炭基地的发展阶段及演变路径,如何识别煤炭基地的发展阶段和资源枯竭水平,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论文设计了煤炭基地发展阶段的识别模型,阐述济宁煤炭基地发展的时间路径,以资源剩余储量比重为核心,以产能规模、服务年限等指标为辅,定量识别济宁煤炭基地的生命周期,刻画各阶段的关键指标与主要特征,重点识别资源枯竭的时间点;基于空间视角,从煤矿井、煤炭产能与产量、资源枯竭程度等角度分析煤炭基地的内部空间分异;从时间-空间视角,综合分析济宁煤炭基地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包括过去、目前与未来的各种情景。研究发现,济宁煤炭基地形成了明显的生命周期,1958—1995年为起始阶段,1996—2010年为成长阶段,2011—2020年为成熟阶段,2020年进入枯竭阶段,目前进入煤炭开采高峰期,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80年代济宁煤炭开采呈现从两个核心区(兖州煤田和滕南煤田)向四周进行持续扩张并随后逐步萎缩枯竭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