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心理因素导致误操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心理学的观点探讨生产经营企业员工在作业中因不安全心理因素导致误操作的机理.研究分析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有关人为注意的诸因素与诱发误操作的关联,以及常见的一些可以影响和诱发员工误操作的心理因素.供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者在安全管理及心理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器对人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人员操作可靠性的研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系统分析人员误操作的原因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定量分析的新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整个过程中人的操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机械、电子器件可靠性的不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取决于人的行为。当人处于不良的精神状态,就可能做出本人意愿之外的失误,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人的无意识失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水平,降低事故风险。本文提出的精神熵分析方法,以安全学原理、心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为基础提出六个评价指标,结合熵权法的计算原理。通过班组人员岗前自评的形式,员工给出六项指标的分数,并计算自己的最终得分,以此来评估员工在岗时的精神状态。管理者依据一定原则对低分项进行询问,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最终降低并控制无意识失误导致的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企业员工由于各类因素导致的健康与意外事件对社会稳定、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造成的问题,提高企业在员工健康管理方面的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首先,对企业员工健康问题的普遍表现进行分类总结与分析;其次,从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矛盾、人际关系、自身性格缺陷5方面,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影响企业员工健康及可能产生意外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员工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结果表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激发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能够减少因身体疾病、心理问题造成的各类意外事件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与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企业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许多事故中员工的习惯性违章成为了事故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什么造成习惯性违章如此之多呢?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金川公司内部供电系统的概况,对供电系统的故障、事故类型及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对降低故障率、减少一般事故、杜绝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从企业的人──机──环境的角度提出: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系统装备安全可靠性;②加强管理,使员工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这两点是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两个同等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安全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其中电气误操作事故往往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严重的后果,而造成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找出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加以实时控制,对于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了解员工的个体安全能力水平,煤矿企业从员工个体着手,将安全理念的深入带动行为上的主动,降低事故的发生。然而个体现实安全行为能力评价从根本上讲不可能获得完全信息,只能判断企业某一员工所属的灰类,因此针对员工现实安全行为采用基于灰色综合评价的灰色聚类法进行评估。将综合评估结果划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灰类,从员工个体安全行为的角度出发,对从某煤矿随机抽取的10名员工进行了维生行为能力、适应行为能力、从众行为能力、学习行为能力的评价,使用灰色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其中6人属于合格状态、4人处于不合格状态、无优秀。说明各员工的现实安全能力水平等级不高,均有很高的发展空间,应针对员工个人特点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安全认知观念的研究与决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当前石油石化企业发生的事故数据,发现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影响。为了深入了解造成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产生根源,笔者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利用系统论研究方法,得出了企业员工和管理者普遍存在的安全认知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推荐的共同安全认知观念,从观念上让员工和管理者对不安全行为形成一致的认知,并在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方面给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即在企业推行行为安全管理工具-HSE观察卡。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推行HSE观察卡,可有效提高企业员工在现场作业活动中的安全作业意识,从而避免或减少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发生率,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企业人力资源风险是由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和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善而造成用人不当或员工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或人员流失给组织造成有形和无形损失的可能性危险。企业人力资源风险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着风险。  相似文献   

11.
人的可靠性分析:历史、需求和进展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人的可靠性分析 (HRA)是人机工程、安全科学极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发展很快 ,尤其将认知科学与人的失误的研究相结合 ,从失误模型到计算方法都更加与现实情景相吻合。笔者介绍了HRA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的第一代HRA计算方法及其特点 ,并且就HRA在我国核电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重点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赞助的中国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项目 ,其成果对于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和提高我国核电厂人员可靠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低功率和停堆工况下人的错误操作引起的人误事件,是电站风险的重要根源之一,应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并找出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笔者根据低功率和停堆工况下人误事件的特点,通过对5种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比较,选择了SPAR -H作为人误事件定量化分析的方法;以停堆工况下的抽水过多事件为实例,对该事件中包含的3个人误事件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给出了定量化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及实例应用的结果表明,SPAR H作为低功率和停堆工况下HRA分析方法是合适的,符合该工况下人误事件的特点,同时SPAR H过程简单,有利于电站人员进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统计数据表明,系统的可靠运行不可忽略人为误操作造成的故障,该故障发生率有时甚至超过设备本身导致的系统故障发生率。将人为因素与设备自身因素造成的系统故障进行对比,分析人为因素造成系统故障后的特点,可得出人为因素的可靠性参数。根据解析法和模拟法的相关理论计算考虑人为因素的可靠性指标,可以看出考虑人为因素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运行特点,便于相关人员采取对策,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人员可靠性分析及人员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人员可靠性在系统可靠性计算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人因失误事件的分析及其管理也成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加有效、准确地进行人员可靠性分析和人因失误事件的管理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建立一个人员可靠性分析及人员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为人员可靠性分析和人因事件管理提供一个有用的计算机辅助工具 ;再者通过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员可靠性数据库 ,以便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笔者简述了该系统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实现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人因可靠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以某制药企业人因失误事故原因统计为依据,在S O R理论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重点强调作业者的特征和所处环境,特别是强调作业者所遵从的规则、文化、态度和目标,设计了制药企业人因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最后对某制药企业生产线工作人员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其人员的安全管理提出意见建议,从而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人因保障。  相似文献   

16.
医疗器械产品是一类直接关系到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产品.长期以来,医疗器械产品的使用安全性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医疗器械产品设计中进行人的可靠性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医疗事故.但是,这方面的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从医疗器械人的可靠性方面人手,定性及定量的分析人在使用器械时的可靠性问题.用SHEL模型来定性的分析医疗器械中人的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用故障树方法及概率树对具体的多功能医用手术床进行定量分析;用第二代可靠性分析方法-CREAM解决定量分析的主观性问题;最后提出建立医疗器械人的可靠性数据库.以此为医疗器械产品设计提供了人的可靠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Human errors during operation and the resulting increase in operational risk are major concerns for nuclear reactors, just as they are for all industries. Additionally,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together with probabilistic risk analysis is a key element in reducing operational risk.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human reliability using appropriate methods for the probabilistic represent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human error to be used alongside probabilistic risk analysi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perational risk of the reactor operation. We present a technique for human error rate prediction and standardized plant analysis risk. Human reliability methods have been utilized to quantify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human errors, which have been applied extensively to nuclear power plants. The Tehran research reactor is selected here as a case study, and after consultation with reactor operators and engineers human error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adequate performance shaping factors assigned in order to calculate accurate probabilities of human failure.  相似文献   

18.
矿井提升机的安全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矿井提升机是井下作业提升物料和人员的关键设备 ,素有矿井咽喉之称。安全、可靠与高效是提升机设计与分析的基本准则与要求。笔者概要分析了矿井提升机的安全可靠性 ;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点 ,并对各子系统中相对薄弱环节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探讨。以上科研成果 ,为提升机械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安全科学中的人为失效理论与实践问題,即理论上研究了作为一门独立的人为安全学的基本范畴及框架,实践上分析了北京铁路分局某站近30年的事故情况,还探讨了减少人为事故对铁路安全运输的意义、作用及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20.
Automatic process control and control room operators supervision/intervention in an emergency are of critical importance in major hazard industries. These combined operator and automatic actions are defined in Detailed Action Plans (DAP). A framework has been proposed for analyzing the reliability, and hence the likelihood of success, of DAPs. The Reliability Block Diagram technique is utilized for modeling the reliability of integrated automatic-operator emergency actions. The focus is on incorporating operator's operational and cognitive errors in the process/equipment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this purpose, the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method SPAR-H is utilized. The proposed framework was used for analyzing emergency response DAPs of a real process plant in order to check and improve its applicability.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esented framework facilitates the DAP assessment process by performing Task Analysis, modeling the detailed tasks as well as reliability analysis, thereby uncover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designed DAPs. Besides, it provides a very effective, transparent tool with insight into improvement areas and directions for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DA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