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污水处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污水处理行业所采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采用基于现场总线的PC+PLC分级分布式控制形式,能够使系统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同时,将此结构进行拓展,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座自主开发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沈阳南部污水处理示范厂。在系统中采用就地操作BIU+MFP(基本接口单元+微现场处理单元)与主PLC相结合的控制结构,通过Genius Bus(现场总线)技术实现通讯处理,达到节约投资、提高系统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低C/N污水和高浓度白酒废水(HCBW)处理所面临的问题,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构建了白酒窖底废水与模拟低C/N生活污水协同处理系统,以改性海绵填料和流化床填料分别探究HCBW作为反硝化外加碳源对低C/N生活污水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绵填料协同处理系统(A1)对COD、NH4+-N、TN和色度的平...  相似文献   

3.
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污水处理工艺,但一直存在运行管理难的问题。以重庆某CRI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工艺进出水水质分析、24 h模拟过滤研究、现场活性污泥及生物强化小试研究,考察了其冬季期间的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CRI系统出水COD不能稳定达标;出水NH3-N和TP均不达标。基于此,提出了提高调节沉淀池HRT、强化前端混凝处理、优化快渗池处理单元等措施以升级改造现有工艺。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污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的控制要求,设计了一套以PLC为控制中心的控制系统。对该系统的功能、硬件配置、软件设计思想和程序结构进行了讨论,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合理、有效和可靠。  相似文献   

5.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而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能有效降解污泥中的胞外生物有机质(EBOM)并回收电能.将MFC与MBR联用,建立了一套能够有效抑制膜污染同时回收电能的新系统——MFC-MBR耦合系统,MBR的剩余污泥经MFC处理后回流.以传统MBR为对照,对耦合系统中污水处理效果、膜污染情况和污泥混合液的性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耦合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没有明显恶化,COD去除率为94%,NH4+-N的去除率为92%.耦合系统能够有效减缓膜污染的发生,清洗周期延长了28%.污泥混合液的MLVSS/MLSS稳定在80% ~ 88%,系统内几乎没有无机颗粒积累.松散结合态胞外聚合物(LB-EPS)降低了48%,使污泥混合液性质得到改善.较低的污泥比阻(2.69×1012m/kg)和标准化毛细吸水时间(1.67 s·L/g MLSS),证明耦合系统污泥混合液脱水性能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该文研发了高精度的耗氧速率(OUR)在线测定装置,测试结果可为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优化运行控制提供重要参数。研究中通过梯形图软件编程(Ladder logic programming language,LAD)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硬件控制来实现装置的研发。在河南某污水处理厂以及北京4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OUR在单个点位的变化规律以及沿程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推流式与SBR工艺类似,OUR随着污染物逐渐被降解而降低,MLVSS则变化不大,COD相对NH_4~+-N对OUR的影响更大。对于推流式工艺,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出整个曝气池的平均OUR。该装置在现场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为白洋淀淀中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提供一个优化决策方法。在对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4项预选处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估。首先从处理效果、技术性能以及经济性能三方面对各处理技术进行初级量化评估,再根据其评估数据对各项技术进行二级评估,最后结合淀中村自身特点筛选出较好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最适合白洋淀淀中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优化方案。纯水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可采用人工湿地和水解酸化+人工湿地技术,人口相对分散地区可采用沼气净化技术;半水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可采用厌氧滤池+土壤渗滤和人工湿地+氧化塘技术,人口相对分散地区可采用沼气净化技术和土壤渗滤技术。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自动控制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的选取与设汁过程作为实例,说明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自动控制方案是当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佳选择。论文对PLC自动控制方案的设计过程提出了详细的指导,将基于PLC的生产过程自动化与办公自动化进行了有机结合,为大型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设计提供了极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梯田式人工湿地(TTCW)和复合垂直流式人工湿地(IVCW)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TTCW和IVCW对生活污水均具有较好处理效果,其COD去除率平均分别为76.2%和72.6%、TP去除率平均分别为90.7%和85.6%、NH4+-N去除率平均分别为65.2%和58.8%;TTCW增氧作用明显。(2)2种人工湿地内均存在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并均存在共有的微生物种群;在湿地沿程不同位置均存在一定数量的优势种群。(3)TTCW强化了大气复氧能力,使得湿地内DO较相同深度的IVCW的高。TTCW具有较强的污染物去除能力,特别是具有高效的脱氮除磷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主要是TTCW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0.
根据谷里镇提供的水质监测资料、处理要求及现有地形条件,选用A2/O+曝气生物滤池作为该镇污水处理工程的核心处理工艺。该镇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为5 000 m3/d,污水处理工程的进水水质为pH:6~9 mg/L、CODCr:300 mg/L、BOD5:150 mg/L、氨氮:30 mg/L、TN:35 mg/L、TP:3 mg/L、SS:150 mg/L、动植物油:15 mg/L,经采用A2/O+曝气生物滤池作为该镇污水处理工程的核心处理工艺治理后,预计出水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
MSBR法就其运行功能和效果而言,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由于运行过程变量多,它属于复杂的动态系统.目前采用的PID控制模式无法找到精确的模型来描述,故将模糊控制用于MSBR工艺系统控制中,对于处理效果有关的变量进行模糊控制,用模糊控制算法对处理效果的测试进行研究,并将该模糊控制算法在MATLAB上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及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MSBR法就其运行功能和效果而言,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由于运行过程变量多,它属于复杂的动态系统。目前采用的PID控制模式无法找到精确的模型来描述,故将模糊控制用于MSBR工艺系统控制中,对于处理效果有关的变量进行模糊控制,用模糊控制算法对处理效果的测试进行研究,并将该模糊控制算法在MATLAB上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及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3.
对智能控制的适用范围及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对智能控制的3大主要分支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及专家控制系统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应用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评论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引入智能控制是一种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方法,国内在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应用研究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国内的研究及应用还处在发展阶段,应当加强。最后对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污泥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ATAD)具有反应速率快,停留时间短,病原微生物灭活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在北美和欧洲已有较多的应用实例.系统总结了ATAD系统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AT-AD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ATAD污泥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细胞、有机碳以及氮磷的转化规律,ATAD反应器运行控制参数,以及改善ATAD处理后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并介绍了基于ATAD技术的新型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研究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建立了太湖殷村港流域工业园区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评价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园区内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效率评价函数对园区内20家企业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中4家企业达到环境治理效率相对高效;20家企业的废水排放量、COD和NH3-N排放削减总量分别为3691860、217.53和14.64t/a,削减潜力较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环境绩效评价系统可为园区企业污水治理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4层10指标3方案的技术评价体系,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性能3个方面,对3种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对3种技术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电解锰废水全过程控制技术由于低廉的运行成本,较易运行,较高的锰、铬、氨氮去除率和回收率等优点使其总评分高于其他2种技术,是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胡伟  钱茂  刘广兵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417-142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建立了太湖殷村港流域工业园区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评价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园区内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效率评价函数对园区内20家企业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中4家企业达到环境治理效率相对高效;20家企业的废水排放量、COD和NH3-N排放削减总量分别为3 691 860、217.53和14.64 t/a,削减潜力较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环境绩效评价系统可为园区企业污水治理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小型点源污染的控制是提高水环境质量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关键。一体式悬浮载体生物流化床(ISCBFB)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适合中小型点源污水的处理。以公牛啤酒厂废水为试验原水进行了研究,试验期间进水COD平均浓度1 213.38 mg/L,出水平均为50.75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95.82%。进水氨氮平均浓度为22.50 mg/L,出水平均为4.31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80.99%,试验中全部出水水样COD及氨氮浓度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88)一级标准。总之,一体式悬浮载体生物流化床对啤酒废水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淀粉废水具有处理难度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等特点,属于高难度有机废水。为了有效的解决马铃薯淀粉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强化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组合好氧工艺对有机污染物质和氨氮的去除效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强化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在最佳运行工况条件下(进水温度为30℃、外回流比为2和水力停留时间24 h),组合工艺出水COD质量浓度和氨氮浓度分别在92.35 mg/L和10.28 mg/L左右,去除率分别在98.85%和86.29%左右,出水水质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说明该工艺是一种适用于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