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5,(2):45-46
王某2001年9月初受聘于某物业管理公司(非公有制企业),双方订立试用期合同。王某从事保安岗位,工资每月500元,合同中约定公司不承担王某各项社会保险费。王某工作后从一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宣传的社会保险政策中得知,用人单位应当自录用之日起为职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试用期满,陈某向公司提出要求:公司与其续签劳动合同,为自己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并要求公司补缴试用期间各项社会保险费。公司同意与其续签劳动合同,但以双方在试用期合同中有约定为由,拒绝为其参加社会保险。公司的这种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2.
问:苏某到一家酒店工作。酒店和其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约定试用期5个月。3个月后,苏某顺利通过试用期。单位为苏某办理了养老保险,并告诉她以前因为是试用期,所以她的社会保险就从2012年12月办起。请问:试用期间,单位应不应该缴纳养老保险费?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 原告振兴公司于2009年2月向被告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申请为企业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并缴纳工伤保险费。社保机构告知振兴公司,缴纳工伤保险费同时应一并办理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的参保手续,否则不予办理工伤保险。振兴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行为违法,判令被告在法定期限内为原告单位职工办理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4.
申请人朱某于2012年9月10日到被申请人T公司工作,双方当事人签订《合作协议》,约定申请人朱某任设计院院长,年薪人民币40万元,每月发1\12,试用期3个月,每月发1\12的80%,试用期满补齐,按福州当地标准办理社会保险等。2013年4月15日,因被申请人丁公司未为申请人朱某缴纳社会保险费,申请人米某提出与被申请人T公司解除劳动关系。2013年4月16日,申请人朱某与被申请人T公司结清工资。2013年6月5日,申请人朱某向罗源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  相似文献   

5.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8,(2):33-33
问:2005年10月张某应聘山东省菏泽市某建筑公司工作,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提出,如果职工本人不要求办理社会保险,单位每月多付200元工资作为补偿,以后公司对社会保险事宜概不负责。张某同意了公司的建议,于是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工资1200元(含社会保险费200元)。2006年1月张某在工作中从三楼坠下摔致重伤,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 李某系某公司职工,2008年2月入职,签有5年期劳动合同。工作期间公司一直未为李某办理缴纳社会保险,经多次提出缴纳社会保险未果后,李某遂于2009年10月自行从公司离职。离职后公司将李某记为旷工,并多次电话、信件催促其回单位上班,李某均拒绝。2009年11月,李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科学》2010,(8):46-48
案情简介 孙某于2009年1月到某公司任文员,每月工资1200元。孙某工作期间,该公司没有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社会保险。2010年1月20日,孙某以公司没有依法办理社会保险为由提出辞职,同月25日办理完毕交接手续离开。2010年3月,孙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决某公司支付2009年2月至12月期间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9,(2):56-57
问 职工刘某,于2007年12月份在上班期间擅自离岗,外出处理私事。在行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非因工死亡。因单位没给刘某办理社会保险,故刘某亲属向用人单位要求非因工死亡待遇,单位认为,刘某上班期间擅自外出,违反公司规章,造成非因工死亡,且肇事方作出赔偿,故单位不再承钽责任。请问单位是否应向死者家属支付丧葬费、一次性救济费?  相似文献   

9.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13,(11):60-61
试用期内,单位可与患病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吗 今年6月中旬,王某与一家食品加工公司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并约定了5个月试用期。劳动合同中还载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公司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到2个月的时候,王某因男友与她分手而感情受挫,一度情绪不好、有时精神恍惚,虽禾明显影响工作,但也因去医院看病请假两次(各半天时间)。据此,单位怀疑其可能患有精神病,便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的作法有法律依据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劳动科学》2009,(7):50-53
案情介绍 案例一:陈某系某科技公司员工,2007年5月到该公司工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社会保险,于2008年6月因病死亡。其妻子于7月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科技公司:支付因未与陈某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补偿未办理社会保险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案情] 原告李某为光华劳务公司职工,光华劳务公司未为原告办理社会保险.2007年11月李某受光华公司指派到被告机械公司从事清洁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人 《安全与健康》2009,(11):38-38
小王应聘到某建筑公司,公司在待遇方面提出如果职工坚持要求办理社会保险的话,从职工工资中每月扣除350元。小王等觉得还是多拿点工资好,至于办不办社会保险,也没什么关系。于是双方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中第五条规定每月工资2000元(含社会保险费350元),对社会保险事宜公司不予负责,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金湖县某商贸有限公司是由国有企业金湖某商场改制而来的,原有在职职工148人(包括内退7人)。2001年5月劳动保障局了解到,该单位改制后未能及时理顺劳动关系,未按规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障的变更登记,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障费数额。金湖县劳动保障局及时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但该公司仍只与几名股东和几名后勤管理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而对仍以该公司名义对外经营并纳税的柜组承包人员及其帮工拒不办理劳动合同的签订手续,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县劳动保障局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该单位作出了下列处罚决定:(1)未按规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对该单位处以1000元罚款;(2)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的变更登记,对法定代表人处以2000元罚款。  相似文献   

14.
问:孙某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根据劳务派遣协议新签的—佶员工,公司把孙某派遣到某单位工作(孙某是经过某单位通过面试招聘的)。现在某单位要给孙某设定试用期。请问,对劳务派遣工可否设定试用期,如果可以,那么是由派遣单位设定还是由用工单位设定?孙某在试用期间若被证明不胜任工作,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唐某于2006年8月2日投诉某托运公司,解除其劳动合同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没有支付在职期间的加班工资,没有依法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受理后,经查,唐某反映情况属实。遂于10月份作出了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工资937元和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的行政处理决定,并依法送达了托运公司。监察支队又电话通知了唐某,告知其去单位领加班工资,并缴纳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10月17日,支队向唐某送达了查处结果告知书。唐某坚持要一份行政处理决定书,支队没有提供。唐某则以此认为监察支队行政不作为,向省劳动保障厅申请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非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能擅自变更、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和三十二条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觉得用人单位各方面不尽如意或者其他原因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应配合单位办理辞退手续。如果用人单位无理阻…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们村的陈某半年前失业,再找工作时身份证丢失,找到工作后跟单位讲明了此事。在集体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时,因新的身份证尚未办好,陈某便用同乡的身份证办理了参保手续。后来陈某在工作中被绞断了一根手指。她能否认定为工伤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某投资公司在网上招聘职工,要求应聘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徐某到该公司应聘后,因该公司实行录用职工先签订劳动合同,开展工作,然后公司审查个人资料,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就会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为此,投资公司先与徐某签订了《试用期劳动合同》。两个月试用期后,该公司与徐某签定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第3条约定:徐某应具有证券、基金执业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19.
本刊在去年第10期《单位申报工伤保险社保机构能否要求同时办理其他社会保险》一文中,认为被告经办机构拒绝为原告用人单位办理工伤保险的行政行为应属违法,笔者持有不同意见,在这里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20.
<正>案情回顾2007年1月1日,原告王宏祥受雇为被告宝鸡市通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简称通达公司)的货车司机,与通达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期限为1年。合同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合同约定,通达公司应为王宏祥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但是,通达公司并没有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