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杭州过江隧道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杭州过江隧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隧道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准则及影响因素,介绍了隧道内人员安全疏散研究的一种思路和方法。设定包含最不利情况的火灾场景,然后对各种火灾场景下的烟气蔓延及人员疏散进行模拟,得到了各种火灾场景下隧道内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曲线和必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曲线;比较分析这两条曲线,得到了疏散救援通道的设置参数,给隧道消防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疏散安全性及提升其疏散效率的策略,将某一栋26层装配式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Revit建立其物理实体模型,结合火灾模拟软件(Pyrosim)和疏散仿真软件(Pathfinder)对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疏散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工况下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对安全疏散的影响,并探讨电梯协同楼梯疏散策略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结果表明:考虑火灾烟气蔓延影响下,晚上高层住宅内人员将在8 min完成疏散,超过了安全疏散允许时间6 min;电梯协同楼梯疏散时,电梯的最佳停靠层为23层,使用电梯人员比例最佳为80%,疏散总时间约为6 min,相较于仅使用楼梯疏散时,疏散效率提升了约15%,表明电梯协同疏散效果提升显著,可为高层住宅应急疏散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筑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预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作者提出了计算建筑物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一种工程方法,该方法基于火灾探测的理论和人员疏散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计算出火灾探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整个疏散过程所需的时间。这种方法概念清晰,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实际火灾中的人员疏散过程,并且简单易行,可用于实际的火灾安全工程设计和火灾安全咨询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中的人群疏散受到灾场环境、建筑结构以及人员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明确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与程度对人群的疏散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仿真软件buildingEXODUS,以某地铁车站为例,定量地研究了人员行走速度等参数对人群平均等待时间和人群平均行走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对人群疏散的影响存在着差别.即使是相同的参数,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其影响程度也可能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出口涌流能力、疏散人数、行走速度和疏散准备时间四个对整体疏散时间影响显著的参数,通过对上述参数的控制,可以提高人群疏散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隧道火灾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隧道防火设计的重要性,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是隧道性能化安全设计的首要目标。确定了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的判定条件,分析了人员逃生时所需疏散时间的组成,通过火灾时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比较分析,介绍了隧道火灾疏散设计的一般思路。结合某隧道的实例对这种性能化设计思路进行了说明,确定了某隧道疏散口间距和逃生滑梯通行能力的初步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火灾下建筑结构抗火性能和人员疏散问题是建筑火灾科学的两个重要研究内容,尽管二者最为关注的目标都与时间有关,即结构耐火时间和疏散时间,但实际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独立进行的。首先对结构抗火性能和人员疏散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从疏散范围和疏散时间两方面讨论了结构抗火性能和人员疏散之间需要满足的关系。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性能化结构抗火设计新的极限状态——安全疏散极限状态,将结构抗火性能研究和人员安全疏散结合起来,进而利用时间变量建立极限状态方程,为性能化结构抗火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最后,对未来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封闭建筑和开敞空间的道路设计中,常常忽略道路转角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目前有关道路转角对人员疏散影响的研究多是定性分析,然而对于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任何细小的疏忽都会导致在火灾和人为灾害疏散过程中的拥堵,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因此,道路转角对人员疏散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借助人员疏散仿真软件S IMULEX,定量分析了道路转角对人员疏散的作用,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并针对步行道路转角的设计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火灾最佳疏散路线的确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在现场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尽快地选择一条既安全、疏散时间又短的疏散路线,是室内人员快速、安全撤离火场的重要保障。在应用高层建筑火灾全风网网络模拟软件HRBFS模拟火灾时建筑物内烟流体积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人员的分布情况,提出了最佳疏散路线的算法。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利用电梯疏散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多,高层建筑数量剧增,其所面临的安全疏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楼梯疏散是人们常推荐使用的逃生工具,但是它存在疏散时间长的弊端。高层建筑拥有一定数量的电梯,充分发挥垂直交通的优势,已经成为“9.11”之后国际火灾科学研究的热点。事实上,在过去发生的火灾案例中,已经有许多人员利用电梯来进行安全疏散。选取某高层住宅火灾为研究案例,采用电梯疏散ELVAC模型和楼梯疏散SIMULEX模型,分析了电梯数量、人员分布等对电梯疏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楼梯和电梯相结合的混合疏散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隧道的横通道作为人员疏散的安全地带,其间距的设置在人员安全疏散中是至关重要的。以雪峰山隧道为工程实例,从人员安全疏散的观点出发,阐述了一种计算横通道间距的方法,并简述了方法的应用。首先根据特长隧道火灾特点,模拟分析特长隧道四种不同火灾场景下的典型自然疏散过程,并运用火灾模拟软件FDS4.0计算四种火灾场景在不同横通道间距情况下的危险时间,然后与相应的包含人员疏散行为特征的疏散时间相比较,得出该隧道最适宜的横通道间距为270m,并分析其经济性。其方法和结论可为特长隧道消防系统的设计、紧急疏散方案和引导指挥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Australian bushfire safety policy does not require mandatory evacuation from bushfire as practiced in North America and other jurisdictions. Australian householders confronted with a bushfire threat must decide whether they remain and defend their property or evacuat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householders’ decisions to self-evacuate can inform bushfire safety policy.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variables that motivate evacuation from various hazards, including wildfire, but factors shaping the decision processe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The Protective Action Decision Model (PADM) provide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factors influencing protective response to hazard to analyse the actions of householders affected by two bushfires. Three factors that predict self-evacuation were identified: the perception that evacuation is effective in protecting personal safety; the receipt of official warnings; and perceived threat to property. These findings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of increasing householder awareness and sensitivity to the danger posed by bushfire; the adequacy of people’s bushfire preparedn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evacuation in protecting personal safety; and the potential persuasiveness of accurate, relevant and timely official warning messages in influencing safe evacuation from bushfire.  相似文献   

12.
The WTC disaster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look for ways to prevent morbidity among occupants of high-rise buildings during fires.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overall morbidity resulting from the explosion and fire, and second,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case-control study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for smoke-related morbidity. The main ones include: increased age, presence of a pre-existing cardio-pulmonary condition, entrapment in a lift and prolonged evacuation time. Study results point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llowing safety systems during high-rise building fires: smoke-control systems with separate emergency power sources; lift-cars, lift-car position-monitoring systems, and lift-c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separate emergency power sources; two-way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s on all floors and in stairwells; stairwells with emergency lighting and designed for the rapid egress of crowds; evacuation systems/equipment to assist in the evacuation of vulnerable people (elderly, infirm). Also important are evacuation plans that include regularly scheduled safety training and evacuation drills.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人员疏散离散时间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疏散时间对于保证地铁车站这类复杂建筑结构内人群的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借鉴群集流动理论建立了用于计算地铁车站人群移动时间的疏散离散时间模型(EDTM),模型中的人群流动系数取值不同于传统计算公式中的常量,依据的是经典的车站人群密度与速度函数关系式。将此模型用于某地铁车站站台层,求解楼梯出口疏散人数与时间的关系,并与Building EXODUS疏散软件的模拟结果以及传统地铁车站疏散时间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EDTM计算结果与EXODUS疏散模拟结果非常接近,且比传统公式计算更为精确和符合实际情况。该计算模型可以为地铁车站人群疏散时间计算、建筑出口性能化设计,以及地铁车站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更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随着建筑设计理念及建筑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建筑超出了当前防火规范所涉及的范围,这类建筑就要根据性能化思想来进行防火设计。某综合楼为一高层钢结构建筑,采用先进的建筑理念,在建筑内部设置了很多的大空间。基于这一新颖的结构,采用性能化方法对其进行了人员疏散时间、空气升温及结构构件升温等方面的研究。其中人员疏散通过计算机疏散模型进行了研究,大空间火灾升温采用FDS软件进行了模拟,构件升温采用AN SY S软件进行了分析。结合《规范》要求,确定了火灾时合理的人员疏散时间、空气升温及构件升温。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判断隧道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Visual Basic 6.0为操作平台,在运用火灾模拟软件FDS(FireDynamic Simulator)对隧道火灾工况动态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人员行为反应规律知识库,采用适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研发了公路隧道火灾人员疏散模拟系统,对隧道人员疏散进行数值模拟和安全性判断;同时,借助AUTOCAD及FLASH模拟显示疏散过程。对一实际隧道的模拟表明了该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安永林  彭立敏  杨高尚 《灾害学》2007,22(2):128-131,136
隧道火灾,尤其是长大公路、铁路隧道火灾,往往是灾难性的。因此,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原理,对雪峰山特长公路隧道的横通道间距和车行间距进行了研究。对中等规模20 MW的火灾,按照规范建议的3 m/s的风速进行通风的情况下,先用CFD软件模拟计算火灾危险时间Tfire,然后由疏散模型中的经验公式计算人员疏散时间Tevac,比较分析不同横通道间距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同时为了避免隧道内车辆间的引燃,利用辐射换热原理,对车辆间的火灾蔓延性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为:最佳横通道间距约为290 m,最小引燃间距为6 m。考虑到建设成本的问题,建议雪峰山隧道的横通道间距改为300 m;同时,考虑到后继车辆的刹车及不同的行车速度等因素,建议特长隧道内车距最好要大于110 m;  相似文献   

17.
性能化火灾安全评估屉当前火灾科学及其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方法利用火灾动力学、热化学、安全评估原理学等确定性工程方法,针对各类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实际状况,对建筑物的火灾危险进行定性的预测和评估。以某高层建筑的维修工程为例,评估了其维修期间的火灾安全水平。通过对其维修前(满足规范要求)和维修期间(不满足规范要求)两种情况下人员疏散过程的比较,并辅以烟气运动规律的预测,得出了该建筑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