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建华 《沿海环境》2001,(10):22-23
“绿色餐具” 为何难以占据市场 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一次性绿色餐具,大多数价格比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贵l~5倍,甚至更多。造成其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一是选用的原料价格偏高,二是生产没有形成规模,有的还在试产过程中。此外,一次性绿色餐具生产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产工艺不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品性能尚不能完全与发泡塑料餐具竞争等问题。 目前替代性一次性绿色餐具主要有: 纸浆模塑餐具,是以芦苇、麦草等草本植物纸浆为主要原料,目前这种餐具全国已有生产企业几百家,具备30多亿个的年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包装废弃物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有相当比重,严重污染了环境,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制约了中国包装工业的发展,与世界绿色浪潮形成了反衬.文章首先分析了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所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过度包装、有害包装材料使用以及一次性消费三个方面,并针对从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分析了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论述了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发展的意义,并着重于从环境学角度提出一系列减少包装业所带来环境污染的环境政策的建议,希望通过这些环境政策的实施来缓解包装废弃物的污染现状,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佳木斯广力食品公司与黑龙江商学院食品包装专业教授合作开发的生物降解快餐盒于去年7月31日通过国家包装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天津)的质量检验。据专家介绍,这种快餐盒可自然降解,属无公害绿色产品。这种以秸秆粉与食品添加剂为原料制作的三种不同的餐具、包装容器、板材,采用不同的纤维长度,所用的胶和防潮、防水材料均采用可食用的添加剂。其耐温、负重性能、脱色以及砷、铅含量等指标完全符合国家TB/T2611—94行业标准。据介绍,该餐具、包装容器和板材经水泡或粉碎后,可作肥料或饲料,使用后可以自然进行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4.
国内信息     
《一次性降解餐具》地方标准即将实施 近几年来,由聚苯乙烯塑料为主的一次性餐具被大量使用,“白色污染”困扰着我们的生存发展环境。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贸委均明确提出,要禁止使用、淘汰发泡塑料制造的一次性餐用具,彻底取缔“白色污染”已势在必行。日前,由上海市经委节能办、市技监局、市标准化协会、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等有关部门及团体共同制定的强制性技术标  相似文献   

5.
禁用发泡塑料餐具 防治“白色污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发泡塑料在环境中的不降解,对土壤、水域和景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替代发泡塑料餐具已势在必行。本文叙述了替述发泡塑料餐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禁用的政策建设。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次性发泡餐具,大家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不环保"这个词汇.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曾于1999年、2005年以及201 1年三次被中国政府列入工艺落后或产品落后目录而遭淘汰.这使得一次性发泡餐具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但兜兜转转,一次性发泡餐具又即将"堂而皇之"地走入我们的生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3月28日表示,由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以及有利于节能等特点,决定将这种产品从产业结构指导目录淘汰类中删除,允许生产使用.由此,一次性PS发泡餐具被禁14年后又重获"新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各国对环境的立法和管理,国际环境贸易日益扩大,将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既给我国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会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1绿色产品、环境标志产品与国际市场。当今国际市场上对环境有利或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而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品和设备正受到极力限制和淘汰。绿色产品是对生态和环境无害、少害或可回收循环使用的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是一种印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表明该产品从生产、使用以及回收处置等整个…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国务院批准,日前国家经贸委发布了1999年第6号令,公布了第一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其中“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相似文献   

9.
梁杰桃 《环境》2009,(9):18-19
说到一次性餐具,想必浮现在国人脑海里的都是一次性塑料杯、泡沫饭盒、木筷子这些传统制品。然而,在国外,这些一次性餐具早已过时了。  相似文献   

10.
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一种在生产、制造、使用以及回收等各个环节中,对自然生态环境无污染、无破坏作用、不会引起任何不利影响的商品包装物。它包含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再次利用两个方面的含义,即‘绿色包装’既考虑到商品包装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又考虑到包装废弃后回收再利用的经济价值。“绿色包装”是人们  相似文献   

11.
绿色贸易壁垒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即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社会化以及西方国家第三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兴起;介绍了这种新兴的技术性壁垒的基本形式,包括环境标准和法规、环境标志制度及其门槛提高、成本内在化与绿色补贴、包装的环保要求等;最后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一些特点作了客观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绿色包装     
《环境》1998,(4)
绿色包装,是指一种在生产、制造、使用以及回收等各个环节中,对自然生态环境无污染、无破坏作用、不会引起任何不利影响的商品包装物。它包含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再次利用两个方面的含义,即“绿色包装”既考虑到商品包装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又考虑到包装废弃后回收再利用的经济价值。“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13.
包装业是最大的污染型、资源浪费型行业之一。据统计,美国城市垃圾中来自包装行业的垃圾约占到35%或以上,而日本的这个比例则高达45%,欧共体国家的包装垃圾也占到城市垃圾的30%-50%。我国至今尚没有较为可靠的统计资料,但据估计至少也在15%以上。并且,这个比例值还在呈继续上升的势头。发达国家很早以前就曾对包装提出“绿色”要求。但包装的本身具有“非绿色”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使用的一次性上。另外,包装材料主要为玻璃、尼龙、塑料、纸张、不锈钢等,它们要么是难降解型材料,要么就是浪费资源型材料。国外包装材料“绿化”情况较好的,主要着眼于对包装垃圾的分类回收与重复利用这一环节上。我国受回收利用技术、公众意识以及政策执行不力等原因的限制,大量的包装垃圾尤其是塑料包装物未经无害化处理而被遗弃,成为困扰城市、损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包装材料不能很好的回收利用的另一原因是我国包装工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不合理,包装材料和包装制品都还没有达到规包装企业,还是包装制品加工企业,均以中小企业为多,他们在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时都不太可能把包装垃圾的分拣、回收处理和再循环利用纳入计划之列。不能规模化生产还导致另一个问题的出现:这些中小企业往往...  相似文献   

14.
绿色包装材料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较为详尽地论述和介绍了绿色包装及绿色材料的内涵,从可降解包装材料、包装纸、可食性包装材料、天然生物包装材料和陶瓷包装材料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绿色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绿色包装材料是绿色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问题与环境密不可分,采用绿色包装材料是2l世纪包装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5.
晓理 《环境导报》1997,(4):31-33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正舍弃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而代之以经济与环境相协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此为背景,全球绿色产业及服务市场迅速成长,世界各国迅速掀起了绿色革命的浪潮。1工业产品向绿色制造发展工业界逐渐认识到工业生产对环境质量的损害不仅严重影响企业形象而且不利于市场竞争,直接制约企业的发展。一些被称为“夕阳产业”的重污染产业正走向没落;有利于环境的“朝阳产业”和产品则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共体国家都已投入全球性绿色制造行动,并确定…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与包装废物回收利用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即由“资源产品废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模式)的制约,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资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如我国的煤都-辽宁省抚顺市),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如日本足尾铜山开采的环境破坏、我国小秦岭金矿乱采乱挖导致的重大环境、资源破坏等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为基础,对肇庆市饮品店频繁使用的一次性聚丙烯(PP)塑料杯、PP淋膜纸杯和聚乙烯(PE)淋膜纸杯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碳足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量化。通过生命周期评价分析法衡量产品“从摇篮到坟墓”对环境的影响,基于碳足迹量化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等不同阶段排放的温室气体。研究发现,PE淋膜纸杯对环境的冲击最小,此结论可为肇庆市双碳目标及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提供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8.
降解塑料     
所谓降解塑料,即在一般塑料原料中加入增强其降解功能的降解母料,既能使其在保存期内及使用过程中满足一般塑料的性能要求,又能在一次性使用丢弃后,在一定条件下(如阳光、微生物、温度、湿度等)分子发生降解,化学结构发生重大改变,由降解前的大分子变为降解后的小分子,如有机酮、酸、酯等含氧化合物。这种降解母料,一般是由改性淀粉(或含有氮、磷、钾的其它化合物)、添加剂(如光敏剂、热敏剂、催化剂、自动氧化剂等)及通用树脂经特殊工艺加工制成。降解塑料按其不同的降解环境条件或加入不同的降解母料来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9.
川笙 《沿海环境》2001,(12):26-26
塑料的问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我们惬意地接受“白色革命”带来的欣喜时,却又被“白色污染”潜伏的危机所烦恼。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它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包装、一次性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餐具杯盘,农用塑料薄膜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塞物,塑料饮料瓶、酸奶杯等等。这些普通塑料制品废弃后上百年不腐烂、不降解,形成的垃圾重量轻、体积大、数量多,有的满天飞舞高挂树梢,给治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其实很简单:只要使用一种被称为“绿色…  相似文献   

20.
资源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呈现出新的绿色战略趋势,产品的环保性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21世纪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再制造产业已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产业,通过对回收的产品进行再制造,会大大减少对环境不利的影响,例如,可以减少废弃物,而且可以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制造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再制造生产是指对回收的废旧产器进行拆卸和清洗,对某些零件采用高新表面工程技术及其它加工技术进行翻新和再装配,使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性能等得以恢复和重新利用的过程,再制造生产统筹考虑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再制造策略,以资源和环境为核心概念,优先考虑产品的可回收性、可拆卸性、可再制造性等环境属性的同时,保证产品的基本目标(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等),从而使退役产品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的情况下重新达到最佳的性能,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再制造产业实现重新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材料、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无疑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再生的一种有效保证,从环境角度来估计,再制造一产品所需能源是生产一新产品所需能源的1/5至1/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