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前絮凝沉淀+环境治理微生物A/O+后絮凝沉淀+四相催化氧化+活性焦吸附"组合工艺进行某市工业集中区废水处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运行稳定后COD总去除率≥90%,氨氮总去除率≥95%,处理后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2.
山海关区新民居污水治理工程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为主的工艺进行污水治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处理出水COD≤48 mg.L-1,BOD5≤9 mg.L-1,SS≤10 mg.L-1,NH3-N≤4.5 mg.L-1,TP≤0.47 mg.L-1,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用于农村绿化和农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某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104m3/d,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设计采用多模式AAO+混合絮凝+活性砂过滤工艺,尾水采用紫外线消毒.运行结果显示系统处理效果稳定,在低碳氮比进水条件下脱氮除磷效果良好.工程总投资为4900万元,直接...  相似文献   

4.
以村镇污水为处理对象,探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复合生态MST(Mini Sewage Treatment)一体化装置处理夏季村镇污水中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考察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对氮元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停留时间约25.6h,处理水量6.90m~3/d时,此时的COD去除率达87.35%,NH_4~+-N去除率达93.02%,全部出水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当保持系统平均溶解氧浓度4~6mg/L时,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出水中90%以上氮元素以NO3-N存在,说明复合生态MST工艺适用于处理村镇污水。  相似文献   

5.
孙启泉  普春燕  王宁 《青海环境》2010,20(4):192-195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5万m3d。该工程采用"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滤池(BAF池)-机械混合、絮凝、纤维转盘滤池过滤"的污水处理工艺,出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最终处理能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工业用水的水源。  相似文献   

6.
生物膜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应用生物膜技术处理野外施工作业生活污水,并研制了一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川东北高含硫天然气项目罗家8井营区试用以及在川东北气矿温泉002-H5井使用。处理后的污水监测指标显示:COD、SS、BOD5、氨氮、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等均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解决野外施工作业生活污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型混凝剂BMT对城市污水进行强化混凝处理的效果,并与常用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城市污水原水COD低于500mg/L和最佳工况下,经BMT处理后的出水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并具备替代PAC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保产业》2023,(5):83-92
<正>纳米平板陶瓷膜污水处理技术及一体化装备技术依托单位:广西碧清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工艺路线:污水经预处理后,在高污泥浓度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去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再通过无机陶瓷平板膜过滤,实现泥水分离,出水经消毒或深度处理后外排或回用。主要技术指标:进水COD≤250mg/L、SS≤150mg/L、氨氮≤25mg/L、TN≤40mg/L、TP≤4mg/L,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污泥浓度5000~20000mg/L,纳米平板陶瓷膜设备产水量18~40L/(m2·h),跨膜压差0~60kPa。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的分散式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工期短且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设施采用"接触氧化+化学除磷"主体工艺处理农村污水,出水稳定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因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我国农村得到规模化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中试运行情况,结果表明,COD、BOD5和NH3-N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且出水p H值为7.4~7.5,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该设备对集中式小水量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与其他同类设备相比,其运行成本具有明显优势,工程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针对湖北省某磷化工厂高磷浓度且含量复杂的生活污水及当地严格的排放限值要求,该工程采用了AAO+MBR+化学沉淀法工艺,主体处理规模120 m3/d,MBR膜工艺处理规模80 m3/d。工程运行情况显示,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优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总磷及氟化物等均满足环保达标要求,能有效削减排入汉江的污染物负荷。工程运营成本为1.339 9元/m3,对于沿江磷化工厂同类型生活污水的处理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集城镇污泥,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泥中铜38.7mg/kg、铅18.0mg/kg、锌127mg/kg、镉0.074mg/kg、镍9.5mg/kg。排放和农用时,重金属浓度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中的相关限值要求。计算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小于150,具有轻微生态危害,但可以作为农业肥料使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页岩气增产采出水易起泡,难以平稳蒸发脱盐的问题,利用"预处理+多效蒸发"处理方法,对井站两种不同性质的采出水进行中试,连续监测各工艺单元处理后水质及蒸发出水水质。结果表明:通过破乳混凝、催化氧化、电荷中和及除硬等步骤,能够完全消除泡排水起泡性;中试稳定运行7d,两种泡排水蒸发出水水质稳定,COD浓度<55mg/L,NH4^+-N浓度<18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Cl^-浓度<21mg/L,满足DB 51/190-1993《四川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造纸工业企业污水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标准的有关问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经研究,近日做出解释,全文如下:根据《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1),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城镇下水道的造纸工业废水,应达到地方规定的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地方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或由省级人民政府委托其环保部门制定。在未规定地方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的地区,造纸企业污水排入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在保证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前提下,可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  相似文献   

15.
倒置A2/O悬浮填料生物膜处理工艺,能有效解决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泥龄矛盾。其工艺简单、运行低耗、处理高效、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在宣汉采气作业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得以应用,适合油田作业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在来水波动较大时,出水也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6.
对常州市武进区陈巷浜、西大河浜2处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氨态氮(NH3-N)、悬浮物(SS)5项主要指标,按照《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进行了绩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2项工程的出水水质平均CODCr为42.2mg·L^-1,TN为4.3mg·L^-1,TP为0.2mg·L^-1,NH3-N为0.8mg·L^-1,SS为16mg·L^-1,5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某区块煤层气采出水水质均值为COD 170 mg/L,BOD529.7 mg/L,氨氮5.36 mg/L,氟化物6.59 mg/L,4个污染物指标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限值要求。文章针对该地区煤层气采出水的可生化性差(BOD5/COD≤20%)、氯离子含量较高等特点,采用“电絮凝+电氧化”法进行中试试验,处理后水质COD≤17 mg/L,氨氮≤0.1 mg/L,氟化物≤1.0 mg/L,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COD、氨氮、氟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指标,使该区块煤层气采出水达到GB 3838—2002标准Ⅳ类水质要求(COD≤30 mg/L、氨氮≤1 mg/L、氟化物≤1 mg/L)。应用中试试验研究成果,采用“双电+保障(过滤)”工艺在该区块建成了煤层气采出水处理示范工程,水处理站建成投运后出水水质稳定,始终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海上平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各种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并结合现场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中COD的监测,比较了各种设施的污水处理效果:生化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出水COD排放值288~728 mg/L,不满足GB 4914—2008《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一级标准限值要求;第二代生活污水电解装置处理后的COD值满足GB 4914—2008《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一级标准限值要求。结果表明:生化法处理设施对污染物处理效果不理想,不适合在海上平台使用;电解法污水处理效果好,在旧平台改造和新平台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结合广西某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A/O+填料工艺。工程实践表明,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且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污染物去除率高,操作方便,污泥量小,运行费用低,值得类似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污水排放量及监测指标的增加,某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达标要求,亟需对污水处理能力进行提升。本研究采用"活性污泥+MBR膜法"为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增加气浮、投加药剂及改造好氧池等方式对该装置的主要单元工艺进行改进。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BR一体化装置在处理进水浓度波动较大的生活污水时,运行稳定,且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标准,为生活污水的应急处理工艺的运行维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