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安徽沿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了论述;把地下水分为地下热水、饮用矿泉水和一般地下水.该文进一步展示了开发利用地下水有利于开发性农业的发展,同时提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根据铁岭市地下水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结果,从水文地质单元因素、自然和人为因素、水资源量和行政分区因素以及地下水水质因素4个方面,初步构建了铁岭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进而提出了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治理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地下水环境影响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在矿区建设生产前必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合某拟建整合灰岩矿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实例分析,确定了保护目标、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矿坑涌水量的计算、预测评价方法的选取等关键技术,以期为相似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期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结合四平市地下水赋存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述了监测区内由于不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而产生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削减、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油气田开发地下水环境监管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国家相继出台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地下水环境监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分析了油气田开发存在的主要地下水环境风险:采油污水回注/回灌风险,油水井固井中套管损坏等造成的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油水管道泄漏风险,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渗漏风险。提出了在面临新的地下水环境监管形势下,油气田开发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应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并将其纳入HSE信息系统管理;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控制体系;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防范地下水污染;加强开发项目前期地下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与防控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对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流域内水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在分析天水市地下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地下水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在当今全球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开展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列举了关于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方法,包括环境示踪剂方法、研究地下水及其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指标、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等;综述了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典型区域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水位、含水量、补给量、排泄量、泉流量、水温、水质、水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矿化度等的影响;提出了在气候变化下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若干对策,包括关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减缓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充分利用灌区地下含水层的调蓄作用以及定量化研究气候变化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现行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行的地下水资源法律调控现状进行了深入评析,提出了强化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调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开发利用程度差别较大.本文论述了近年来该省地下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桓台县是华北平原的具有代表性的高产粮区,长期集约化的农业耕作模式,导致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大幅上升,威胁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为更好地保护地下水,降低农业生产对地下水的污染,在2007年春季对桓台县323位农民进行了地下水保护意愿调查,分别对农民农业生产环保意识、改善地下水污染的意愿和农民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农民担心地下水污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仅少数的农民了解不合理的农业耕作会导致地下水的污染;大多数农民乐意接受新型环保肥料,但是接近一半的农民表示当地缺乏农技人员的指导;多数农民表示愿意加入农业生产协会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但是农民对于农业所造成的地下水污染责任意识不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状况越高的农民地下水保护意识越强,越容易接受改善农业生产模式,责任心相对也较强。建议在桓台县加大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宣传和投入力度的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健全地下水水质监控与监管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广西地下水基本现状,分析广西地下水污染成因及地下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健全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完善地下水监测站网规划,建立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从整体规划广西地下水的使用与治理;加大资金投入,重视地下水科学研究5点污染防治建议,为今后广西地下水开发利用及污染防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9):4-4
规划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讨论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会议确定: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现象,人为因素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减少污染源的数量、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是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有效途径。按照国家环保部要求,通过污染源筛选以及对典型危险废物处置场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和监测,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掌握了背景、常规、特征污染因子污染状况及污染物分布时空规律,来判断周边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和影响,为制定相应配套的污染控制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环境新闻     
正东北地下水超采严重专家呼吁勿蹈华北覆辙据统计,松花江-辽河流域2016年供水量为698亿m~3,其中地下水供水量318.7亿m~3,占总供水量的45.7%。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234.6亿m~3,超过全区地下水补给量的60%,部分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已经超过补给量,出现了明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早期报废的原因错综复杂,而含铁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早期报废问题常常比一般情况更为突出,本文对含铁地下水取水构筑的进水面上的腐蚀与沉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供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层次分析法在民勤绿洲地下水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了解区域的地下水功能状况,从而为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本文用层次分析法对民勤绿洲的地下水功能进行了评价。全面分析了该区域的地下水供水资源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17.
依据输水前后地下水埋深动态来评估孔雀河应急输水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输水显著减小了距河岸0~300m范围内的地下水埋深差异;地下水对应急输水的响应迅速,在输水结束后1周内地下水埋深趋于稳定;输水对地下水的横向影响范围超过垂直河岸300m;输水对地下水位的抬升效果显著,上游普惠区段抬升2.54m,中游尉犁区段抬升3.18m。输水后上游普惠区段平均地下水埋深8.05m,达到了荒漠河岸林胡杨和柽柳生存的地下水埋深阈值;中游尉犁区段平均地下水埋深为11.69m,天然植被仍无法有效利用,因此孔雀河生态输水必须持续性、常态化已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生活垃圾的处置一直以填埋为主,垃圾填埋承载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尤其是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会对地下水造成砷、汞污染。为了解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砷、汞污染水平,在北京市5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布设采样点,采集36个地下水样品,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分析了地下水砷、汞含量特征。结果表明,36个地下水样品砷浓度范围0.41~4.82μg/L,汞浓度范围0.024~0.121μg/L,北京市典型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样品不存在砷、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长输油气管道穿越河流隧道施工中可能产生大量施工涌水,其影响范围内会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大。文章以某天然气管道长江隧道穿越为例,根据隧址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计算隧址区涌水量,分析长江盾构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河流隧道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隧址区原有的地下水径流及排泄条件,会导致突涌水发生,对地下水产生较大影响。据此提出了河流隧道施工前做好地下水预探、采取注浆堵水或井点降水法施工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为河流隧道建设过程的地下水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树恒 《青海环境》2005,15(4):162-165
文章根据地下水调查的水质分析和动态监测资料,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柴达木盆地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在一些局部地区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其中,可直接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盆地戈壁砾石带前缘地区,不可直接利用的地下水(咸卤水)主要分布于盆地中心地带,地下水污染呈点状或线状分布于人口密集的城镇及与工矿企业排污相关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