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生产过程中,水泥厂煤粉制备、原料煅烧等工艺环节会产生大量烟尘、粉尘。同时,由于碳的不完全燃烧还会生成少量一氧化碳(CO)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原料磨、收尘器、煤粉库以及窑尾、窑头等密闭空间内积聚,检修过程中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2.
<正>乙烯装置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以生产高纯度乙烯和丙烯为主,同时副产多种石油化工原料的石油化工装置。裂解原料在乙烯装置中通过高温裂解、压缩、分离得到乙烯,同时得到丙烯、丁二烯、苯、甲苯及二甲苯等重要的副产品。对乙烯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及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的作业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全面了解乙烯装置的职业卫生现状,确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减少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减轻作业人员职业危害接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牛红军  杨栋 《安全》2014,(5):29-31,33
生物制药是以生物体为原料或借助生物过程,在人为设定的条件下生产各种生物药物的技术。由于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等生物因子的大量使用,生物制药过程中存在生物因子扩散、溢洒或泄漏等生物安全隐患,潜在对人类和环境形成伤害的风险,造成生物危害。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们是生产胶黏剂的企业,请问,胶黏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职业危害?浙江苏宏伟苏宏伟先生:胶黏剂的职业危害已是我国职业卫生的突出问题,其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胶黏剂生产过程中的毒物依据胶种的不同可能有差异。胶黏剂生产的原料准备过程(包括除杂、输送、干燥、粉碎、混合和筛分)中可能存在粉尘、毒物的危害;此外,原料输送、粉碎、混合和筛分过程的机械运转可能产生机械噪声的危害。基料合成过程中可能产生高温和毒物的危害;混合、溶解和输送过程可能产生噪声、毒物的危害;涂胶过程可能产生毒物的危  相似文献   

5.
随着石油、化工、航运等工业的发展,静电灾害事故日益增多。由静电引起的爆炸和燃烧事故,近几十年在我国已发生几百起。 造成静电灾害的主要条件有两个;(一)存在可燃性混合气体或粉尘,而且它们的浓度处于可燃范围内;(二)有足够能量的火花放电。 人们在可燃性混合物的场所内工作,由于人体带电而产生火花放电,成为一个火源。近年来,由于化纤织物的发展,人们穿着这种服装和胶鞋或塑料鞋,极易带上静电。因为这些材料都是良好的绝缘体,电阻率在1012-1014欧姆之间。即使是天然原料如棉、毛、丝等织物,在相对湿度小于50%时,其起电性和带电性与绝缘…  相似文献   

6.
《江苏劳动保护》2013,(6):25-25
苯胺又称为氨基苯,常温条件下是无色或微黄色的油状液体,接触空气和光线后变黑,有强烈刺激气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苯胺是染料工业中最重要的中间体之一,用于多种有机颜料的合成;在农药工业中是多种杀虫剂的生产原料;是橡胶助剂生产的重要原料,用于制造系列防老剂和促进剂;还可以作为医用磺胺药的原料,也用于香料、塑料、清漆、胶片等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尤其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易燃、易爆、有毒及强腐蚀性原料,使得化工装置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的风险越来越高,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符合新形势下的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风险分析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针对化工装置事故较好的分析方法是基于故障树转换的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铁合金冶炼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原料系统、冶炼系统、辅助设施等多环节存在可能危害生产作业人员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提出了系统性防控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运输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我国面临的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运输事故严峻的安全形势,分别从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要素、编制、响应以及维护等方面进行论述和研讨,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针对构建该类应急预案过程中可能忽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提高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污泥作为建筑材料原料既能为城市建设提供建材,又能减少城市污泥污染。污泥作为建材原料需解决重金属高温挥发以及有机污染物形成的关键技术问题,利用重金属稳定技术以及水泥等建材生产过程中的高温条件(1 450℃),解决了重金属挥发和二恶英生成的问题,可实现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1.
人们已经了解饮食不当会致癌的道理,也知道使用化妆品不当可能引起皮肤过敏,但对对于穿衣不当可能影响健康还知之甚少。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所穿的服装可能造成皮肤过敏、湿疹,以及身体疲劳、神经系统症状甚至癌症。这主要是因为服装在制作过程中,为了美观,经常使用多种化学添加剂、漂白剂、柔软剂、防缩防皱处理剂、染料等。如果布料生产商、服装制作商没有按标准严格操作,这些化学物质就会残留在服装上。由于衣服紧贴我们的皮肤,人体在吸收了这些化学物质后,有些人就会马上出现过敏反应,而有些人则要过一段时间才有不良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服装生产加工企业,为确保服装产品的外表质量,提高产品档次,满足客户需求,在生产工艺中增加了一道生产工序,使用吸线机吸线,将成型服装上的线屑、毛头及灰尘吸掉。但在这一工序中,如果操作者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在使用吸线机的过程中,不注意清扫,机内花绒积聚过多,一旦电器接触不良打火,极易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13.
防护服装     
正防护服装作为个体防护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领域广泛,种类繁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防护服装产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在实践过程中,却仍存在诸如使用单位"唯低价论"、生产厂家质量控制不佳、产品设计缺乏系统性以及相关标准规范滞后等问题。为探讨我国防护服装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之路,使防护服装切实成为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体温调节,指的是在环境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体通过对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的调节来保持体内温度的相对稳定,从而实现对环境气候变化的适应。服装材料性能对人体皮肤的热调节功能产生影响。它对人的工作效率和服装穿着舒适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极少处于稳定的环境中,而是处于在各种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出入各种环境条件的动态中,了解服装材料对体温调节的影响,可以使民众知道如何获得较好的着装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在个体防护装备领域,飞行员防护服可以有效地减轻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空缺氧及高过载状况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它对提高飞行安全极为重要。飞行员防护服主要包括高空代偿服、代偿背心、抗荷服等典型产品。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衣面主体、密闭胶囊组件及服装附属部件等几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高空飞行密闭服装就是在飞行员的周围造成一座"微小加压舱",即是一种带密闭头盔的密闭飞行服装,由不透气材料制成。它把人体与周围空间完全隔绝开,人体处在此密闭空间里,由输往密闭服装内的气体对人的体表施加均匀的气体压力,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能力。多使用于长时间飞行的高空侦察机、海军飞机等。  相似文献   

17.
《江苏劳动保护》2011,(5):44-46
冶金、机械、化工、医药、水处理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液氨、液氯、环氧乙烷等低压液化气体气瓶。但是在其充装、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爆破、泄漏、中毒窒息等事故的却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国内外新建的以精乙烯和苯为原料生产苯乙烯的装置,大多采用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制备乙苯,以及乙苯负压绝热脱氢制备苯乙烯的工艺路线。此工艺路线被称为是目前精乙烯为原料生产苯乙烯最先进的工艺路线。危害因素辨识乙苯一苯乙烯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量检测需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如:活性炭采样管、QC-4型大气采样器、HP4890D气相色谱仪、7230分光光度计、PGM-7840气体检测仪、TG502气体检测仪、AWA6218C  相似文献   

19.
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的测评是服装实际使用之前的关键步骤,而出汗假人又是测试评价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必要手段。因此,本文对出汗假人在服装热湿舒适性中测试指标、测试标准和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出汗假人的测试特点,重点阐述了出汗假人测试方法的局限性。最后,本文还介绍了数值暖体假人的测试方法,对出汗假人测评服装热湿舒适性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卢望龙 《安全》2010,31(7):39-4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是指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电气设备和照明等,进行的线路敷设和电气安装以及对电气设备及线路的使用、维护等工作。由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临时性强、现场情况复杂多变且使用期限短暂,所以施工过程中不像工程用电那样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