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1,(7):71-71
荒漠化治理建立新机制 由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等组织主办的“2011荒漠化国际论坛”近日召开,论坛以“树立大自然意识,把土地完好地移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主题。以往治理荒漠化只求投入不求产出的模式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治理荒漠化必须建立新机制。治理荒漠需启动民间资本和民间力量,才有利于实现产业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得红 《青海环境》2003,13(2):55-59
根据第二次全省荒漠化监测成果,分析了荒漠化形成过程、危害及治理成效,说明了治理三江源头荒漠化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初步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荒漠-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两类实体,它们具有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特征,且绿洲寓于荒漠、并于荒漠并依一定条件互向对立面转化,绿洲化或荒漠化亦是其实例,这些现象受演替方向支配。引导两类生态系统同时沿演替轨道运转,使全局处于良性循环,对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实现持续发展将具极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前沿动态     
<正>国际动态联合国启动防治荒漠化十年计划联合国近日在巴西正式启动"联合国荒漠及防治荒漠化十年(2010年~2020年)"计划,提高世界人民对荒漠化威胁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荒漠化正影响着世  相似文献   

5.
广西石山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石化,是广西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为了促进石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采用了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广西石漠化的成因和防治对策,认为导致广西石漠化加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的、更有人为的;其治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释放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大整治力度、执行财政补偿制度等方面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6.
荒漠-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两 类实体,它们具有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特征,且绿洲寓于荒漠,异于荒漠并依一定条件互向对立面转化,绿洲化或荒漠化亦是其实例,这些现象受演替方向支配,引导两类生态系统同时沿演替轨道运转,使全局处于良性循环,对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实现持续发展将具极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中国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如何治理荒漠化成为每个关注中国命运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近日,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理事长安成信接受了《绿叶》杂志的采访,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新疆地区土地荒漠化及防沙治沙现状,以及在试验基地沙丘上进行的沙漠滴灌种植榆树试验,通过对沙漠榆树栽种模式、灌溉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及效益分析,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滴灌沙漠种植榆树模式。试验研究证明:利用滴灌技术在沙漠上种植榆树治理土地荒漠化是可行的,对新疆地区治理土地荒漠化有着重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发展程度高,危害严重.目前,新疆的荒漠化面积为104.4×10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5.25%.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影响下,新疆的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威胁到绿洲生态环境.近几十年来,新疆过度开垦和人口增长过快已经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加剧了水资源的耗用和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因此,防治荒漠化,是实现荒漠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简要论述新疆日趋严重的荒漠化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
江伟钰 《环境教育》2006,(11):39-40
今年初年2月12日,全球环境规划署(UNEP)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治理"沙漠和荒漠化".联合国大会已经确定2006年为治理"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  相似文献   

11.
窦贤 《环境教育》2006,(6):71-74
联合国大会确定2006年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为同这一主题保持一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宣布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以突出强调这一人类所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旱区的孩子     
《绿叶》2006,(6)
每年的六月份都注定与荒漠化和干旱有关,今年尤甚,因为除了例行的“6·1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以外,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也是“莫使旱地变荒漠”。六月份还注定和孩子有关,“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但是,对于那些生活在极度干旱地区的孩子们来说, 节日里最珍贵的礼物,也许只是一杯水。节日已经过去,干旱仍在继续。本刊编辑部希望通过刊发这组旱区孩子们的图片,呼吁人们珍惜每一滴水,让我们的后代有水喝。  相似文献   

13.
野骆驼是世界上骆驼科真驼属唯存的野生种,目前全世界只分布在我国新疆和蒙古国的中蒙边境地区,在世界上仅存730~880头左右,是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的野生动物,濒临灭绝。野骆驼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气候十分干旱,荒漠化十分严重,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空气非常干燥,日夜温差极大。分布区的植物也非常稀少,没有淡水,只有零星散布的又苦又咸的盐泉,大部分地区寸草不生,只有在盐泉附近长着稀稀拉拉的盐生草、沙拐枣、骆驼刺等。野骆驼能在严酷的荒漠半荒漠地区生活,对恶劣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耐饥渴抗风暴等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是动物界中任何一种动物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14.
崔培毅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112-115
随着时间的推移,塔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造成塔河中下游森林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人为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目前塔河流域森林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成为沙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第二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掠夺式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第三耕地的增加,满足不了人口发展的需求,大面积的无序开荒,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塔河中下游林地植被恢复、建设及防止退化的策略有:塔河中下游生态工程治理的原则;塔河中下游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塔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对策,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生产、生态建设并重,确保生态用水;要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正确处理林业和农业、林业和牧业以及林业和工业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薪材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大力保护、恢复、发展荒漠林草植被,大力发展绿洲林业,建立荒漠生态环境和绿洲共同支撑的稳定的生态体系;积极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和林果工程,建立较为完备和发达的生态和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侯巍巍 《青海环境》2005,15(1):33-36
土地荒漠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4年6月通过了世界第一个《防治荒漠化公约》。我国的相关法律规范也涉及到防治荒漠化的内容和措施,但由于相关法律还不完善,荒漠化问题仍十分严重,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如何防治荒漠化的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略介绍了天然纳米材料-膨润土在国内外环境保护和荒漠化治理中的应用概况及前景。  相似文献   

17.
都兰县林业建设现状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兰 《青海环境》2007,17(1):31-33
都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亚洲中部荒漠区南部分支的东端,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匮乏、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林业建设及其生态环境的治理在遏制荒漠化东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就都兰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地沙漠化的现状,成因和治理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问题。前不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一名重要官员在罗马指出,荒漠化给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十分严重,并呼吁世界各国尽最大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荒漠化使全世界每年丧失可耕地一千多万公顷,经济损失超过40亿美元。目前面临这一威胁的国家已达 110多个,涉及全球 70%的农用耕地,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造成贫困和移民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同时,该官员还指出,全世界每年至少需要10-22亿美元来解决这一问题,且至少要经过20…  相似文献   

19.
1 新疆荒漠植被的保护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老绿洲外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和扩大绿洲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新疆荒漠植被资源贫乏。北疆以“梭梭荒漠”为主,准噶尔盆地梭梭荒漠的植物区系组成为184种,隶属116属29科。南疆的荒漠植被以分布在塔里木河(包括各支流)流域的胡杨、红柳为主。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植被的植物组成约68种,隶属25科。在新疆的荒漠植被中,能构成森林的主要有胡  相似文献   

20.
在剖析荒漠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干旱区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不是系统本身的属性而是滥用资源的结果。由于系统本身的特点,传统的灌溉造林的治理模式有很大局限性,而借助荒漠植被自然建群规律,立足干当地环境资源,将是复原植被、重建退化系统、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