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南京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各项城市建设使得原先的土壤表面日益被不透水铺装所覆盖,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由于地表径流系数增大而导致的雨水径流量的增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城市建设中因地制宜的选用透水铺装,以控制城市不透水地表的蔓延。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之一——地面停车场,由于使用的特殊性,是一个可以采用透水铺装的典型区域。根据分析,对南京市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铺装能够有效减轻雨水径流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优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因此,应将地面停车场作为南京市推广透水地表的一个开端,并逐渐带动城市其它区域透水铺装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雨水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城市雨水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雨水作为综合利用的水资源有着广泛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3.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城市雨水资源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淡水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收集处理城市雨水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大规模的收集雨水难度较大,为有效合理地利用雨水资源,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本文介绍了利用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处理分散式的城市雨水并结合实际工程加以讨论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在雨水处理与湖泊水质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泊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但近年来我国城市湖泊污染严重,水质堪忧。面对城市人工湖泊的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我们对雨水、微污染湖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雨水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文中介绍了雨水利用的重要性、城市雨水污染现状及城市雨水的处理与利用方法和人工湿地净化雨水补充湖水、改善湖水水质的系统设计及湿地植物选择与景观配置。  相似文献   

5.
无锡长江国际花园雨水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楠 《环境科技》2007,20(3):23-25
以无锡长江国际花园小区为例,阐述城市小区雨水利用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为了将雨水用于绿化浇灌、道路浇洒、洗车,详细研究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技术,并给出运行维护费用和年节水量.分析表明:雨水利用可以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特性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宝鸡市市区雨水径流的水质进行测定,对其污染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城市雨水径流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为研究及治理雨水径流对城市水体的污染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马卉  程勇 《山东环境》2001,(4):41-4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济南水资源严重匮乏。有效地集蓄使用降水对缓解济南供水紧张,恢复城市生态环境将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内典型城市降雨径流初期累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以携带50%污染物负荷的径流定义初期雨水,选取累积50%污染物负荷的历时(T50)及对应累积径流深度(D50)两个参数,总结分析典型山地城市、平原城市、河网城市等6个城市17场降雨径流污染物累积特征.进一步以山地城市和平原城市为例,探讨了不同降雨强度、区域环境径流污染物累积特征及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径流污染物累积趋势完全一致但特征不同,山地城市、河网城市、高原城市和河口城市表现为初期累积,平原城市则表现为中期累积.随着雨强增大,污染物D50骤增,T50锐减.相比平原城市,山地城市不同类型污染物D50更大、T50更小,山地城市和平原城市分别截留初期7.4mm和5.2mm径流可以控制50%污染物负荷.  相似文献   

9.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分析及园区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绵城市建设是低影响发展(LID)理念的特色实践。厦门市是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之一,故海绵城市建设对厦门市生态文明和旅游城市的建设工作有重要意义。结合厦门市具体特点和LID技术特点,对厦门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作了进一步分析。介绍了厦门市某园区的LID技术应用示范,并对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高效应用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区域的海绵城市技术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城市内涝和非点源污染得到高度关注。透水铺装系统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种重要的源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洪峰流量、防治城市内涝现象、净化雨水径流污染。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园、停车场、人行道、广场、轻载道路等。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重点介绍透水铺装系统在雨水径流水文特性和水质净化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行业趋势,并对日后研究方向和未来行业领域的发展提出建议,对透水铺装系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苏州河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苏州河水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目前,各项整治措施还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也有待解决,其中一个便是苏州河沿线雨水泵站排河的雨水污染问题。本文在综合考虑上海市水环境,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苏州河沿线雨水泵站污染消减技术作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城市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水源。通过对天津市降水特征的监测分析,得出天津市降雨量较为充足且集中在6、7、8三个月份,初期径流雨水污染较为严重(路面SS和COD浓度分别为235 mg/L和131 mg/L,屋面SS和COD浓度分别为72 mg/L和53 mg/L),但经弃流初期雨水后的雨水水质较好(路面SS和COD浓度分别为93 mg/L和57 mg/L,屋面SS和COD浓度分别为30 mg/L和21 mg/L),适合作为回用水水源。讨论了在天津市中心城区内具有代表性区域的雨水利用方案,老城区内宜采用小规模雨水利用装置;新建小区宜将雨水集蓄利用、渗透与园艺水景观等相结合;文化保护区内宜将雨水有组织的快速排除,在该区域外实施雨水利用工程;公园、广场可作为大型雨水储蓄池,在少雨季节时,作为回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13.
在概述雨水回收与利用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对雨水利用的要求,探讨了在城市建设中雨水利用的几个要点,最后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雨水回用技术应用中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物质。随着城市扩大、工业化发展、人口增长,加之人们对水的认识模糊,无节制的开采、浪费,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紧缺。因此,城市节水和再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雨水污染控制初探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祖琴  李田  吴今明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5):305-307,315
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饮用水资源的匮乏,已对上海市的持续发展构成了直接和潜在威胁。在借鉴国外雨水处理利用的研究,应用成果,综合考虑上海市水环境,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现状和地区特点的基础上,对上海地区城市雨水污染及其特性,控制雨水污染措施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贺晓蕾 《环境科技》2006,19(3):30-31
徐州是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的匮乏催生了节水措施的开展。结合徐州市某居住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节水措施,分析其利用雨水资源的可行性和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内涝是全世界亟需解决的共同问题,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是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雨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对城市的内涝防治进行分析,提出内涝的治理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设施,能够减少径流雨水的产生、外排以及发挥净化作用,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种类较多,设施的控制效果及适用条件不一。为便于海绵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验收、考核及监测评估,提出了"海绵当量"的概念以及典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海绵当量的计算方法,并以北京典型片区为例进行应用验证。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优化及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水域能够孕育城市,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市滨水区是城市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城市来说,意义极其重要。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过程中,只有力求实现合理运用自然,将人工环境以及当地自然景观充分实现融为一体,城市格局才能更加完善。然而,面对城市水资源,普遍出现过度消耗现象。要想实现较为良好城市景观规划,需要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加强雨水回收。一方面,农民避免雨水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无论人工水景,还是人工灌溉,水源问题充分解决。本文针对滨水景观设计阶段,如何实现雨水有效回收利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如何因地制宜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西北黄土地区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以西北某城市新区为例,探讨了在西北干旱地区且存在大面积土地填挖方条件下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针对土壤地质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与指标,并借助Mike Urban数学模型评估了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以期为我国西北地区及填挖方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