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钰 《环境保护》2012,(1):56-59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可以反映过去,也可以映照未来.回顾和总结历史,把握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脉络,可以为未来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带来重要的启示.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即将召开之际,《环境保护》杂志就中国环境保护的创始和发展等问题,对中国环保事业初始和发展阶段的创始人和见证者——原国家环保局局长、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环保产业已有近50年的历史。随着1975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环保产业应运而生。近些年来,我国的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加大。“六五”期间,中国的环保投资150亿元,占GDP的0.5%;“七五”期间环保投资550亿元,  相似文献   

3.
《世界环境》2005,(5):1-1
32年前.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确定的环境保护32字方针中的“……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就体现了朴素的公众参与的思想。在之后的环境政策制定、环境立法和环保实践中.公众参与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前进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13,(14):14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拉开了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序幕,同年,《环境保护》杂志正式创刊。四十载峥嵘岁月,中国环保事业风雨兼程,有艰辛也有欢欣,从蹒跚起步到与经济发展唇齿相依,环保各个领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也收获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突出,环境形势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趋势尚未遏制,梳理四十年环保脉络,将为进入不惑之年但仍面临诸多困惑的中国环保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的特殊性在于其“基础性”。为中国环保事业和政府履行五味保职能提供法律依据和基本制度安排,是《环偶去》的特殊功能。根据这个特殊性祀特殊功能,可以将《环偶去》定位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法律,简称“环保事业基础法”。  相似文献   

6.
《福建环境》2000,17(5):2-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高度统一的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对于当前各项环保工作和今后我国环保工作的长远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省的“一控双达标”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环保事业的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怎样全面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发展道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子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为跨世纪的环境保护事业指明了前进的  相似文献   

7.
明朗的九月,迎来了《环境保护》杂志的全新改版。秉承着“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服务”这一办刊方针,我们以彰显政策权威性作为改刊宗旨。在改版的开篇,有幸邀请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振华局长做客“访谈录”,与我们共同探讨走过30多年历程的环保事业的今天和明天。在采访解局长的过程中,我能切身感受到他对中国环境现状的忧虑和操劳,也能深刻体会出他对环保事业美好未来的执著和坚定。遗憾的是,面对中国环保这个庞大而艰深的话题,繁忙的解局长能给我们的时间实在太少。在匆匆结束了此次访谈之后,我将精彩的谈话内容记录于此,与您共享。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于二00五年十二月三日正式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该文件深刻分析了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未来5—15年环保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的发布实施.对于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快推进环保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如何贯彻落实《决定》,是我们当前环保T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08,(3):F0003-F0003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7月,隶属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环境科学图书为主要出版对象的专业出版社。环境知识、环境意识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的环保事业同步成长,成立20余年来,始终以宣传党和政府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传播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为宗旨,扎扎实实地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各级党委、政府对环保工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从寒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环保工作者的腰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硬朗。人们对加快环保事业发展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对加强环保工作的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 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保障。二者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是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是环境保护融八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的真正体现,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环保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抓落实、抓实千、抓细节、抓基层,这已成为全国环保人的共识。 历史性转变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根本性调整,要求环境与经济高度融合。推进历史性转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为环保事业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现在舞台很大.你有好观点、好办法,在一些重要会议上说清楚.就能说服大家,就能为环保工作争得一席之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陈燕平 《环境保护》2006,(7B):27-31
2006年是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直属的综合研究、管理执行机构和实施国际环境技术合作、开展国际交流的窗口,十年来,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在中日两国政府、各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在中国的环保事业及区域环境合作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作用,已成为政府之间环境技术合作的典范。在7月2日的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高度肯定了中日中心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指出,继续加强中日环境合作,对于提高我国环境保护能力,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日本外务省金田副大臣、科技部靳晓明司长等中日官员也分别向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表示祝贺。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主任陈燕平在庆典仪式上全面回顾了中日中心成立的历史和十年来所进行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本文为陈燕平主任讲话的摘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单力 《环境》2005,(6):14-17
我国的环保事业起步较晚,从上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30多个春秋。经过30多年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国基本上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2012,(1):2
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和2012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胜利召开的喜悦中,2011年悄然落下帷幕,崭新的龙年即将到来.2011年是中国环境保护史上意义重大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作用显著增强.12月,国务院召开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更加强化,指导思想更加明晰,重点任务更加突出,保障措施更加有力.环保事业迎来了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13,(14):15-17
《环境保护》杂志是我国环境领域出版最早的一份刊物,杂志对环境启蒙和促进环保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值此创刊四十年之际,希望《环境保护》杂志继续努力,将杂志办得更好,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原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中华环保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曲格平  相似文献   

15.
曲格平贺词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在这收获的季节,首届《环境保护》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在此,我对《环境保护》论坛的召开和《环境保护》杂志专家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拉开了中国环境保护的帷幕,开启了中国环保事业的  相似文献   

16.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以及201 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保两会”.“环保两会”充分肯定了“十一五”环保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系统分析了当前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上升为国家意志,全面部署了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等重点工作,为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新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7.
王玉庆 《环境保护》2013,41(14):18-23
迄今为止,中国环保事业已经发展了四十年,四十年时间对于历史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中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举世瞩目。环境保护从启蒙、学步,到与经济如影相随,在发展的大潮中艰难前行,内容极其丰富,经验和教训也极为宝贵。虽然中国环保事业已进入不惑之年,但是却仍然面临着诸多困惑,梳理四十年的发展脉络,初步勾画中国国家层面环保政策制度变化的轮廓,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希望为今后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境保护四十年回顾及思考(回顾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格平 《环境保护》2013,41(10):10-17
1973—2013年,从蹒跚起步到蔚为大观,中国环境保护之路历经风雨、艰辛异常、坎坷不断,细数四十年环保脉络,有成就也有失败。作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创始人和见证者,原国家环保局局长、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对四十年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本刊将分回顾篇与思考篇进行刊登,以期以史为镜,为未来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公路交通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日新月异,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但公路交通建设往往伴随着环境的改变,甚至是破坏。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公路环保问题论述了解决公路环保问题的措施,强调达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才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2008,(6):F0003
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等相关单位: 《环境保护》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自1973年创刊以来,紧密关注国家环境大政方针、时刻关注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状况,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全国各企事业单位、环保科研机构、全国各类高校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