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对扬州市区境内河流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水质较好,城区污水都排入污水处理厂且处理厂正常运行,水质达标排放,主要的污染物是有机污染物;地下水达到水质标准,由于地质原因,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硬度和总矿化度。但仍应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针对水环境现状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依靠科技进步,科学防治环境污染,控制污染源,实行达标制度,提高人们自身环保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河道"污水零直排",对十甲河、北塘河和永久河等15条河道沿线的排放口进行了排查。对于有污水的排放口实行源头截污并入市政污水管网,对于不具备市政截污条件的,就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河道。工程运行效果表明,污水就地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消除了河道晴天排污现象。  相似文献   

3.
沈杰  金伟 《环境工程》2020,38(3):92-98,115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城市受纳水体的潜在污染源,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当前面临水环境治理挑战的前提下,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城市水体后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研究,对改善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我国污水处理厂尾水和城市水环境的现状,综述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城市水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尾水排放对下游水体营养盐负荷和底栖微生物群落及功能菌的影响,以及水质水动力模型在该研究方向的应用,并根据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后续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EFDC的港口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及排污口选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乔铭  丁志斌 《环境工程》2016,34(12):147-152
污水处理厂的建立可避免污水直排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集中排放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科学规划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污口及排放标准尤其重要。以黄海北部地区某港口待建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建立水动力及污染物输移扩散模型,定量评估不同排污口位置及排放标准下,尾水对港内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港池内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排放口位于A点时,最适宜方案是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水中总有机碳(TOC)含量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调查桂林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出水、受纳水体中TOC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污水TOC去除率为73.9%~91.6%;老城区和新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水TOC含量无明显差异,但高于人口较少的西面污水处理厂排放浓度;受纳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人口密度区域>人口较少区域.受纳水体TOC质量浓度上游500m>下游500m.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5年3364座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小时级),借鉴欧盟排放标准达标评估方法,分析了不同维度条件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情况(日均值)。结果表明:按污水厂污染物全年日均值95%保证率,2015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4%、80%。从省份来看,天津、江西、河南、四川和山东COD达标率均为100%,天津、山东、江苏NH_3-N达标率分别为100%、95%和95%;从处理厂排入水体的类型来看,排入Ⅳ类、Ⅴ类水体的排口达标率较高,达到了97%以上。中国在线监测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主要为氧化沟、A~2/O、SBR,从污水处理工艺的达标率来看,氧化沟、A~2/O等工艺处理COD、NH_3-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刘鹏霄  王旭  冯玲 《环境工程》2020,38(5):36-42
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境安全意识的增强,抗生素等新兴有机污染物在自然水环境中的出现已引起广泛关注。简述了不同自然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分析了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和环境危害。分析表明:抗生素在近海海域和河流中的检出频率和浓度均高于湖泊和地下水中的值,这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以及污水排放在海洋与河流中较其他水体更频繁所致;污水处理厂出水是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出现的重要来源之一,而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厂的去除率与其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和污水处理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合理地提出黄河干流兰州段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限值,实施精准科学治污,持续改善黄河干流兰州段水环境质量,本文以兰州市城区四座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西固、七里河安宁、盐场和雁儿湾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统计四座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中水回用率、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及减排效果,分析四座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对黄河干流兰州段水质的影响,梳理污水处理厂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1)兰州市城区四座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低,介于0.86%~4.66%之间.(2)四座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于国内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去除率的平均水平,COD、NH3-N年均减排量分别为114 584.1、8 234.6 t,减排效果明显.(3)在黄河枯水期上游来水水量小、水质接近或超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目标限值的条件下,叠加区间其他入河排污口的影响,兰州市城区四座污水处理厂均按照设计规模及设计出水水质排污会对下游河段水质造成影响.因此,不能一味地追求出水水质,盲目提标改造,要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在满足受纳水体水质目标前提下,统筹考虑减污降碳.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地区,以污水处理厂出水等非常规水源补给为主的河/湖逐渐成为城市群下游河流的主导类型;以污水处理厂尾水为补给水源的湿地公园近年来亦大量涌现.在节约城市用水、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污水所携带的病原体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为评估水环境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健康风险,深入了解水体中病毒的类型以及病毒污染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认识病原微生物在水环境系统中的迁移轨迹、人暴露风险点及暴露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典型再生水补给型水体存在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借鉴同时探索污水流行病学方法,并结合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QMRA)分析,通过“污染-风险评价-风险预警”的流程,可以实现病原微生物污染全过程风险管理,为城市水环境的管理和良性运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主城区人口约40万人,城区污水排放量约14万m2/d,由城市排水管网收集后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首先排入莲花湖湿地,经湿地生态系统净化后入凡河Ⅳ类水域,最终入辽河V类水域。利用人工湿地净化铁岭城市污水,对治理辽河水流域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城市污水在莲花湖人工湿地的走向以及莲花湖人工湿地的单元构成,对湿地主要构建单元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莲花湖人工湿地净化城市污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探求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污染微生物学角度,剖析了排入星海浴场的陆源污水、医院污水和星海浴场水体的细菌学状况,并对医学院附属二院污水现状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只有对排向星海浴场的陆源污水进行截流、改道,根治马栏河污水,才能保证大连星海浴场水体的清洁.在比较三种医院污水处理方法基础上,本文提出推荐使用 NaCIO 消毒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动态变化情况可以对一座城市的废水排污去除率、城市受纳水域的污水排入情况等进行客观反映,然而传统手工监测因耗时、耗力等原因,在及时监测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水质排放情况方面有局限性,为此近年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日益增多。本文在阐述污水处理厂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组成的基础上,就其质量保证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污染是水源贫化和变劣的一个主要原因。污染物有几种分类法。按它们一般的形态,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的来源是多部门的物质生产。由于复杂的经济领域的多种原因,物质生产利用自然资源的效率很低,把98~99%的资源以二次原料、固体和液体废弃物、大气排放物等形式排入环境中,特别是排入水体中。被生活污水污染的水体也属一次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
三亚市城市污水原计划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三亚河和榆林内港。经过反复论证,在详细分析计算三亚河、榆林内港水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的基础上,研究比较了不同的排放水域、排放方式、污水处理厂数目和处理程度等22 个方案后推荐采用污水海洋处置,岸上一级处理( 预留场地以后再提高处理程度) 后离岸深水排放。现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并正在分阶段设计施工中  相似文献   

15.
选取遂宁市城区五河即联盟河、明月河、开善河、米家河和渠河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对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对水体近几年的水质变化趋势和主要超标因子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河流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影响,不能达到景观水质要求,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总磷。水质随季节变化明显,枯水期水质较差。近几年河流水质逐年改善,逐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文章在分析了水体水质变差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三亚市城市污水原计划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三亚河和榆林内港。经以反复论证,在详细分析计算三亚河、榆林内港水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的基础上,研究比较了不同的排放水域、排放方式、污水处理厂数目和处理程度等22个方案后推荐采用污水海洋处置,岸上一级处理(预留场地以后再提高处理程度)后离岸深水排放。现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并正在分阶段设计施工中。  相似文献   

17.
关于废水中氮和磷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水中存在的氮和磷一旦排入天然水体,就会造成藻类繁殖和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将氮和磷从废水中有效去除是非常必需的.本文从污水处理厂提高脱氮除磷的工艺出发进行研究,对进一步强化仅通过生物作用去除氮、磷的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深度处理单元加入到污水处理厂中,减少出水指标和对地表水的影响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环境控制单元污染物入河量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资料不全且无法进行试验的地区,为了估算污染物进入目标水体的负荷,需要充分利用易获得的数据.使用污染源普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同时考虑距离对污染物入河过程的影响,来估算水环境控制单元内的污染物入河量.大辽河水环境控制单元营口段是以城区污染为主的城市水环境控制单元,以大辽河水环境控制单元营口段为例估算控制单元内污染物入河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污染源普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在根据距离考虑入河系数的情况下能够较准确的估算出污染物入河量,可以为后期进行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城市规划管理者提供制定减排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分析了南京市浦口区城南河污染治理期间污染物含量的时间演变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城南河的整治工程开展以后,试点地区的水质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黑臭现象得到了控制,河道周围环境明显好转,晨起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以污染物CODcr、NH3-N为例,这两种污染物自2013年1月之后下降趋势非常的明显,CODcr在2013年6月至9月期间已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NH3-N在2013年6月至7月期间也达到Ⅳ类水体标准,可见污染整治工程的效果是较为明显的。但是,在2013年8月以后污染情况又呈现出轻微的加重趋势,这表明我们要加大污染整治的力度,推进城南河污染治理工程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20.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受纳水体,将对受纳水体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探讨溢流污水的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溢流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比较深入,技术比较成熟并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国内对于溢流污染的处理技术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介绍了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溢流污水处理技术以及后续的消毒方法,并简单确定了几个处理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最后对我国的溢流污染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